劏場慘蝕經典 400萬買30萬沽 地皇廣場「自救」靠Food Court!
「劏場」往往予人「死場」的感覺,是磚頭投資者的「英雄塚」,但有一班業主就「自救」成功,將「劏場」翻生,變身成美食集中地。
荃灣地皇廣場的一班業主,不甘「攬住一齊死」,決意團結搞「聯租」,最終成功以「美食廣場」﹙Food Court﹚突圍而出,人流大增,最新出租率達99%,租金增加1成多。這群業主,更帶頭成立了香港首個「劏場聯盟」,結集5 個劏場的部分業主,大約1,100間店舖,助同行「自救」。
「劏場聯盟」發起人、盛滙商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根興表示,過往劏場店舖出售後,業主要「靠自己」找租客收租,最後因業主只求租出,租客組合奇怪,慢慢變為「死場」,投資者見財化水。他指以地皇廣場為例,曾試有一個劏舖,以400萬元買入,最終以30萬元沽出。李根興強調劏場要「翻生」須發揮群體力量,如成立業委會,以更改原業主委派管理公司,推行聯租協議等「自救」方法。
「自救」後租值增加10%以上
「劏場聯盟」成員包括:荃灣地皇廣場、荃灣荃立方、屯門壹號總站、大埔大日子、北角城市金庫、元朗又一新城等。其中一個成功例子正是荃灣地皇廣場,地皇廣場業主之一王榮梅表示,於2014年買入地皇廣場一個劏舖,但當時商場人流差,生意慘淡,並開始慢慢接觸到其他業主,發現與當時購入時的情況有出入。她指到2015年時發現情況再持續下去,也不可行,直言「一係大家攬住一齊死,一係一齊大家努力點,睇下點搞好個場!」於是,王聯同場內160名劏舖業主,約7成業權,每人夾萬多元,成立了「地皇之光有限公司」,開始為地皇廣場「變身」,並進行「聯租」。
她表示一開始亦碰釘,將聯租的劏舖租予百貨公司,但當時零售業寒冬,最終只做了3個月就結束生意,未能帶旺商場。其後,他們再接再厲,王表示公司在百貨公司離場後,即着手嘗試設立「美食廣場」,當時劏舖業主合共投資逾百萬元,重新裝修一樓,並為租客提供宣傳推廣,鼓勵他們「多開門」營業,增加商場人流。她稱現時人流增多後,接近所有聯租的劏舖已出租,租值介乎3,000元至30,000元,較「自救」前增加了一成多。王榮梅總結道,劏場的面積太小,業主各自為政的話,未能做到任何效果,最終慢慢就會走向「死場」。
荃灣荃立坊亦是「自救」成功例子之一,荃立坊業主之一兼業委會主席黃桂春表示,即使商場是蚊型場,但只要劏舖全數營業,租客反映是「有錢賺」的。她指為了令租客覺得商場值租,更推出「創業計劃」,鼓勵租客創業和維持穩定的營業時間。多舉齊下,黃桂春稱聯租的劏舖出租率已由5成變成8成。
翻生後劏場租客 一個月已收支平衡
地皇廣場租客之一、水晶屋創辦人張乙家直言,由工廈搬至劏場,因工廈主要客源為星期一至五,而商場有額外周末的人流,加上營業時間更長,在「拉長補短」下,商場租金或更優惠。
他續指,即使租「死場」租金或更平,但他們只能依靠自己原有客源,而地皇廣場有美食廣場吸客,帶來更多生意。水晶屋創辦人劉依庭補充,該商場對租客更有宣傳上的支持,如地面的大廣告位,以及樓梯間的小型廣告位,只是象徵式收取每月百多元。
張表示,現時在地皇廣場租了13間劏舖,租金接近4萬元,雖然貴工廠大廈逾一倍,但過去一個月已收支平衡,生意額達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