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跌上車人更少 上車階梯缺口不斷生產劏房族|汪敦敬

撰文:汪敦敬
出版:更新:

樓價太高,當然不是好事,但樓價跌下來,就一定是更好的事嗎?樓價高上不到車,當然不是好事!但請問樓價跌是否代表多了人上到車呢?

事實上每次樓價下跌,港人都憂心忡忡!甚至許多時出現百業蕭條!事實上,樓價下跌,買樓的人更少!只有很少人可以享受到平價時段!大部份人都在樓價跌的時候等待樓市再次起動才肯下定決心去入市,不少最後都望門興嘆!大多數人錯過了入市的原因是因為「怕」,是「怕」買了之後樓價再下跌;另外一些人是因為「貪」,想樓價再跌多一點才買,結果也是錯過了,所以樓價跌是不可解決普遍人上不到車的問題!因此每次筆者聽到有官員對樓價下跌表示沾沾自喜,認為樓市問題正在改善,我都會有點心寒!

許多人不知道,所謂將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以七三比去分配發展,其實等同是一個超高地價政策,即是實際用三成的私人賣地去支持七成的公營房屋,但當然樓價跌到現在水平,在跌的過程之中,其實息口與每年大概6%建築成本的通脹,已經和現在的樓價差不多了,即是說地價已經蒸發了,到了現在賣地成績慘淡,原本是七三比去分配發展已「計唔掂數」,可能是一個胎死腹中的高地價政策。大家包括政府都應該明白其實私樓和公屋等資助房屋在同一個「命運共同體」裡面!私樓死,公營房屋亦失去了生命之源!樓市發展得健康,政府施政才有充足的經費!有些官員說得輕鬆,說可以發債!這種態度才令筆者感到更心寒,發債不可以解決問題,只是逃避問題,最終要公私營房屋共同體的生產鏈得到健康發展,問題才解決,在這拖延的過程裡面發債是一個「沉沒成本」(sunk cost),無論拖幾長時間也好,最後要理順私樓價格健康才能令到香港財政健康!

有人就說香港太倚賴房地產了,應該開發其他稅項!追求不依賴是一個理想,開發其他稅項亦可以去研究,但是大家要面對現實,香港是一個大都會,猶如一架核能推動的航空母艦一樣,想用核能以外的其他能源去推動,幫補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想替代房地產的財務功能,起碼在未來十年、二十年都是過於天真!

香港房地產,一榮萬物俱榮!一枯萬念俱灰!有如80至90年代在樓市向好之下,平衡到其他上車階梯也健康才是正確之法!樓市可以逐步上升,草根可上到公屋、公屋居民上到居屋、居屋給予到住戶機制上到私樓、私樓可以樓換樓換三房、三房業主可以換優質屋苑,優質屋苑可以換上初級豪宅!樓價升,但人人上到車,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現在用的九成按揭保險正暗地裡造成一班人上不到車!因為其用了商業原則去審批,會衍生出了一班夾心中的夾心,加上入息要求的屏障,增加了審批按揭不合格的人,他們抽居屋亦不容易,也沒有資格申請公屋,當這群人不斷聚積,加上我們又遇上了西方在網上灌輸的「攬炒文化」,港人又怎會平靜?我們應該用徹底的方法,徹底的方法其實一向有存在,就是重啟置業資助貸款計劃,即是給真正從未置業的港人低息借貸首期的上車機會!徹底解決問題是很重要,因為不徹底會製造更多夾心中的夾心,即是上不到公屋、抽不到居屋、又過不到入息要求買私樓,已經因為不徹底解決而聚積二十年了!而他們很多正正是住劏房人士,要解決劏房問題,讓他們上車才是上上之策。

【財經專欄】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