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理財不審慎 恐發債輕率妄加稅|汪敦敬
在網上見到一個網紅的分享,內容大概是這樣:「你看這個人民幣是100元紙幣,我現在把它摺成飛機的樣子,我賣出去105元,我便賺了五元的加工費,這就是市場成交的運作,我賺了五年塊錢,但是有些人把這個飛機賣95元,你說是甚麼原因?是他傻嗎?還有一個可能,這張錢是假的,他才會賣95元,對吧?」
十分諷刺,以上的描述令筆者想起香港今天的房屋政策,現在政府對房屋政策的態度仍然是維持打壓樓價的情懷,一方面覺得年輕人買不起樓,想樓價便宜一點,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另一方面,又會嚴正告訴公眾和發展商,政府「大把貨」及「大把地」,這本來也無可厚非的!或者過去數十年來市民都是渴望政府這樣做的,但是我們要明白樓宇是一種商業產品,我們必須要服從市場規則,筆者認為政府是很有誠意想做好房屋政策的,而且已經得到不少成績,我擔心的只是政府忽略了市場事實,就是發展商用甚麼動力去投地!?
發展商的建築成本其實是反映通脹的,而成本中當然亦有息口的負擔,如果兩年前樓價在較高位的時候,加上這兩年的息口和通脹之後,到了現在仍有不少發展商是表示會虧本的,當下樓價更比兩年前便宜了兩、三成,如果再加上比兩年前更貴的建築成本(過去3年不少建材每年漲幅逾6%)和息口(即使減了息,現時與逾2年半前比較,美國息口仍高約4.5厘,商業貸款不同住宅按揭有CAP位,大家可以理解到當時是遠高於現在不少企業貸款利率是6至8厘起),除非確定樓價上升,否則並不容易找人去做肯定蝕本的生意。如果這個是自由市場,筆者相信仍有發展商不怕去搏的,因為自由市場會調整、物極必反,但是現在政府告訴人「everything under control!我有大量貨!」那建屋發展的勝算何在?
筆者想引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附件三「關於土地契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中方要求英方在1997年前餘下的日子每年批出土地發展物業不可以多過五十公頃,因為中央擔心起得太多,令到供求失去平衡!供求平衡其實是一個藝術,是確定要在同一時空裡面需求和供應能夠並駕齊驅活躍運作,這是不容易亦不容低估的,筆者認為政府必須要及早清楚這個現實,如果不弄清楚,就會浪費了未來幾年的時間,樓花地皮難以令到政府收支平衡,後果就是我們可能會發過多的債,將香港未來會成為一個「繁盛但借貸高的窮城市」!更差的情況就會是在舉債過分之後就會改變稅制,改變稅制會改變香港的結構性優勢,將香港由「低稅自由港」變做「高稅港口」,或者可能會徵收一些如「消費稅」等令到香港的消費競爭力進一步低迷!
【財經專欄】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