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歐盟通過4年500億援助 只夠幫烏克蘭「吊鹽水」?
2月1日以援助烏克蘭為主題的特別歐盟峰會召開之前,齊集布魯塞爾的各國領袖本來都預計要「通宵」說服一直阻礙4年500億歐元援烏預算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豈料在歐盟各國擬威脅中止對匈援助之後,歐爾班同德法意三國領袖等人經過短暫會面,在峰會開展一小時之後就同意通過撥款,讓各界大感意外,有歐盟國家領袖甚至抱怨他們跑來布魯塞爾是白走一趟。
匈牙利為何急轉軚?
這一次,慣常以否決權為籌碼向歐盟各國爭取利益的歐爾班,並沒有得到什麼收獲。在其援烏撥款中,歐盟只加入了兩年內可能重新審視撥款的條文,沒有答應歐爾班每年重審、成員國皆可再否決撥款的要求。同時,歐盟依然以法治等問題扣起了大約200億歐元的對匈援助,沒有像去年12月般以100億援助「收買」歐爾班接受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
歐爾班的空手而回,是出於歐盟政治的轉變。一方面,他在歐盟價值上的「盟友」波蘭法律與公正黨(PiS)政府已被踢走,換上了親近布魯塞爾建制的前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當總理,因此,歐爾班就失去了能夠阻礙歐盟其餘26國集體使用「核選項」暫停匈牙利投票權的關鍵一國。
另一方面,雖然斯洛伐克去年選出了親俄總理菲佐(Robert Fico),然而經他兩個月執政之後,菲佐的國內親俄言論與他的對烏政策明顯出現分歧:他曾表明不會對烏輸送武器,更聲言烏克蘭完全受美國影響,要求烏克蘭對俄割地求和,但一離開斯洛伐克,菲佐又挺烏起來,在去年12月的歐盟峰會拒絕同歐爾班一起公開反對援烏,跟從歐盟主流支持烏克蘭入盟同對烏援助,在本年1月底訪問烏克蘭之際更同意讓斯洛伐克企業繼續供應烏克蘭武器。
歐爾班一直期望菲佐能成為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歐洲夥伴,但明顯事與願違。
同時,雖然歐盟各國都有右翼和極右政治勢力崛起的傾向,在本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可能大有斬獲,但今天的歐洲極右共主明顯是援烏立場明確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歐爾班也很難寄望極右在烏克蘭問題上會靠向他的一邊。
在2024年11月美國大選臨近之際,歐爾班也公開支持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表明如果有特朗普執政就不會有俄烏戰爭,惹來拜登(Joe Biden)當局透過美國駐匈牙利大使的高調批評。特朗普10個月後的確有可能勝選,但今天在白宮掌權的還是拜登。歐爾班的提早表忠,使其國際形勢更為孤立。
而說到底,匈牙利經濟高度依然歐盟援助,後者佔其GDP 3%,要單獨跟歐盟主流唱反調,並沒有足夠底氣。因此,雖然歐盟各國停止對匈援助的口頭威脅要落實起來並不容易,但歐爾班最後也決定了不做徒勞無功之事,輕易地就讓500億歐元援烏撥款過關。
400億財政空洞:杯水車薪
但這500億歐元,對烏克蘭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有勝於無。在俄烏戰爭開打之後,烏克蘭所有政府收入幾乎都用在國防開支之上,其他日常開支只能依靠西方的財政援助、舉債或「印銀紙」。從其2024年預算來看,烏克蘭的全年赤字將達至接近400億美元的水平,當中有近300億需要來自歐洲同美國的財政援助--自2022年開戰以來,歐美的財政援助就佔了烏克蘭所得整體財政援助的大約七成。
根據烏克蘭政府的期望,歐盟這500億歐元中有180億要在2024年支付給烏克蘭(當一部份是資助,一部份是貸款)。但另外超過百億美元的財政空洞,還需要美國的資金來填補,否則歐洲除了這500億歐元撥款之外,各個國家還需要透過雙邊框架增大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
事實上,在此前歐盟500億未獲通過、至今拜登提出的600億美元援烏依然被國會共和黨人攔阻之時,烏克蘭已推出了多項應急辦法,包括對烏克蘭的銀行收取一次性的暴利稅、將原該撥給地方的開支收歸中央,並加大國內借貸。分析預期,如果進一步的財政援助未能送到,烏克蘭就有需要「印銀紙」應急--烏克蘭去年經濟增長預期達5%,通脹也從年初26%跌至5%左右的水平,「印銀紙」將會再度推高通脹,使穩定下來的經濟再陷險境。
目前,特別是在美國援烏撥款遙遙無期之際,美國正在遊說歐洲及其他G7國家去被凍結的俄羅斯3,000億美元左右的在外資產動手,將之沒收用於財政和軍事援助烏克蘭。不過,德、法等國堅決反對。歐盟唯一願意做的,就是將俄羅斯大約2,000億歐元的資產所生出的利息收益用來援助烏克蘭,各國近日已為此達成協議,預計在本年開始實施--去年相關收入為44億歐元,這可算是能夠幫補一些。
還有軍事援助上的缺口
更嚴重的是,財政援助並不能直接在戰場上支持烏克蘭,而軍援從來都不是歐洲的強項--美國對烏克蘭而言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國家」。雖然本年德國已倍增其對烏軍援金額至80億歐元左右,但此數遠遠不及美國至今累計的大約470億美元軍援。
根據歐盟方面的說法,歐洲國家本年已承諾的軍援總值大約200億歐元,而歐盟也正在研究歐盟層面上大約200億歐元的集體軍事採購,最終將會用來援助烏克蘭。但歐洲在軍事援助上始終有嚴重缺失。例如其在去年3月提出一年內輸送100萬枚155毫米炮彈的承諾,到去年12年就只實現了30萬枚;而德國也始終不願向烏克蘭輸出射程可高達500公里的金牛座(Taurus)巡航導彈。
沒有美國進一步的援助,即使本年烏克蘭的目標只是在戰場上力保不失,也將是困難重重。
日前訪問跟法國一樣同樣有較完備國防工業、能獨自生產戰鬥機的瑞典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就再次高舉歐洲自主,聲言歐洲不能依然在大海對岸的強權,「無論美國決定如何」,歐洲必須盡一切努力去保衛和支持烏克蘭。
說和做,在馬克龍身上,往往有重大距離。今天的4年500億歐元,其實只相當於歐盟同時段GDP的不足0.1%。(相較於言論空泛的馬克龍,愛沙尼亞一直呼籲各國每年提供GDP的0.25%來援助烏克蘭。)
這500億,對烏克蘭而言,只能算是「吊鹽水」般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