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烏克蘭的「戰略分歧」:澤連斯基為何堅持消耗戰?
雖然香港夏天依然炎熱,但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已進入秋涼的時節,意味着烏克蘭在本年6月初發動的夏季反攻已經進入尾聲。在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訪問華府之後,《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澤連斯基訪問揭示烏克蘭和美國的戰略分歧」的文章,主要講述澤連斯基在美會見記者時依然強調要收復(現已變成廢墟的)東部小城巴赫穆特(Bakhmut),與美方主張集中軍力向南推進截斷俄軍在亞速海以北通往克里米亞「陸橋」的首要目標相左。
美國和烏克蘭的戰略分歧並不是首次出現。去年11月烏克蘭重奪第聶伯河西岸赫爾松市(Kherson)一帶之後,美方對於烏軍遲遲不願越河往東進擊已表達過不滿,如今更有論者認為正是此等猶豫給了俄軍一個冬天時間來佈下嚴密防線,造成此刻反攻停滯的局面。
烏克蘭此前長期堅守巴赫穆特,與瓦格納集團僱傭兵互相消耗之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亦曾直指巴赫穆特的符號性意義大於戰略和行動意義。在今天對於烏克蘭反攻進展遲緩的軍事分析當中,烏軍防守巴赫穆特損耗有戰鬥經驗兵力,導致反攻前只能派新兵接受西方訓練和反攻前線只能重用新兵,也是主流意見之一。
澤連斯基這一次訪美「求援」之行,雖然得到了拜登(Joe Biden)當局公布價值3.15億美元的新一輪軍援,而且媒體也廣泛引述美國官員消息指拜登已同意向烏克蘭輸出可在海馬斯多管火箭炮(HIMARS)上發射、射程高達300公里、有超卓速度的ATACMS地對地飛彈,但華府對於烏克蘭的援助能否維持下去的前景卻是陰霾滿佈:不只拜登8月上旬起提出的240億美元援烏撥款遲遲未獲國會通過,在眾議院共和黨內部的預算衝突之下,只值3億美元的常規援烏款項也有被扣起的可能。拜登自己也表明華府持續支持烏克蘭只能依靠國會決定。
對於美國政界(特別是共和黨內)的疑慮,澤連斯基在會見國會議員時未能提出具體的「戰勝方略」,卻只能以其訪美前後的反攻進展來說明形勢依然對烏有利。在訪美前一周左右,烏軍連日多次攻擊俄羅斯黑海艦隊船隻,損毀了至少三艘軍艦,並再破壞了一台位於克里米亞的S-400防空大砲。同時,烏克蘭也在巴赫穆特以南的兩個小鎮取得進展。澤連斯基在華府會見記者時就承諾會在年底前重奪巴赫穆特,以及兩個他沒有公開名稱的城市。
然而,這一種看似藥石亂投的打法,卻是美方憂慮所在。不過,澤連斯基就表明其行軍有「全面計劃」。
而對於寒冷天氣來臨將使反攻中斷的預估,澤連斯基以至其他同期受美國媒體訪問的烏克蘭官員都異口同聲表示,烏克蘭在冬季也會繼續攻勢,明顯是要反駁本月即將離任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此前表明烏軍只餘數周反攻時間的說法。
為何澤連斯基在此等逆風之下,依然不願順從美國軍方支持的反攻策略,嘗試集中一點突破,而是分散佈陣在至少4個前線戰場之上,跟俄軍打一場跟發動反攻前差不多的消耗戰?
跟俄羅斯打消耗戰,驟眼看來是瘋子的行為。俄羅斯人口是烏克蘭三、四倍,其戰備生產已經進入了類戰時狀態,政府開支投放近三分之一在國防之上,其坦克生產能力比西方預計高出一倍(達每年200架),彈藥生產成本低西方十倍、產量高出七倍(愛沙利亞官員說法),而且正在本地化伊朗自殺式無人機的生產。西方軍事分析界的最新共識,也表明俄羅斯已從戰爭初開的失敗汲取教訓,不會再像當初那般錯漏百出。
反觀烏克蘭,除了經濟大挫之外,願意主動從軍的人員幾乎用盡。雖然烏克蘭在無人機、無人艇、改裝飛彈等軍事層面有明顯的創新,但澤連斯基自己也承認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烏克蘭將會戰敗。在西方援助規模有下跌的風險卻沒有上升的空間之際,跟俄羅斯打消耗戰當然是愚蠢之極。
在華府會見記者之際,澤連斯基就透露出為何消耗戰不是瘋子行為的背後邏輯。他聲言,相對於烏克蘭會在冬天維持攻勢,普京(Vladimir Putin)卻必需「暫停」,因為「他真的損失了人、損失了專業軍隊,他們都死了。」
澤連斯基的邏輯很簡單:持久的消耗戰要比拼的不是交戰雙方所擁有的資源,而是交戰雙方願意為戰爭付出的資源。如果比對雙方擁有的資源,烏克蘭未戰先敗;但如果比對的是俄、烏雙方願意為戰爭付出的資源的話,烏克蘭卻未必沒有勝算。
其中關鍵在於動員的問題:在烏克蘭國內,就算成年男子不願主動參軍,被動員也算得上是為國家存亡而戰的光榮任務;但在俄羅斯,動員卻是一種不得民心的政治賭博,因此普京去年9月面對烏克蘭反攻急速進展之際才不得不短暫落實遲來的局部動員,其後也只能靠在偏遠地方上的「微動員」、私人軍事公司的招募、囚犯投軍、提高參軍年齡等間接手段補充失去的戰鬥力。
儘管俄羅斯能迅速建造有力的防線,並且繞過西方制裁加大軍備生產,但沒有人力支持,這場戰爭還是不能打下去的--澤連斯基訪美期間,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受美國專訪之際,就強調烏軍在南方戰線如何消耗掉一個俄軍旅、迫得俄方要派空降軍填補的事態。
澤連斯基的消耗戰,是一個關鍵抉擇。如果他相信美方集中軍力突破那一套,他將會「不成功便成仁」。相較之下,賭普京不敢再大型動員而進行持久的消耗戰,其短時間內失敗和成功之間的界線並不清晰,成敗需要長時間驗證,當中的風險較低,也保留未來改變戰略的空間。
不過,在這個關鍵抉擇之下,俄烏戰爭結局來臨之日大概還未出現在地平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