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衝突跟中國有什麼關係?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自今年4月15日蘇丹衝突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紛紛從蘇丹進行大撤僑行動。4月27日,中國海軍也出動了052D驅逐艦進行「撤橋行動」。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人口4600萬,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里,是非洲大陸最大的國家之一,但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均年收入僅為750美元。2019年,蘇丹軍方推翻了前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建立過渡軍事委員會管理國家。

蘇丹衝突實質就是軍方集團內部衝突,而最尖鋭的矛盾在於布爾漢(Abdel Fattah Abdelrahman al-Burhan)想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正規軍統一權威,收編快速支援部隊(Rapid Support Forces,簡稱RSF);但後者的領袖達加洛(Mohamed Hamdan Dagalo)卻想保持其武裝組織的獨立性,確保兵權在握。由於雙方勢均力敵以及均有外部支持者,蘇丹動亂可能走向長期化,並將會對中國產生一系列中長期影響。

一是中國能源投資企業遭遇潛在風險。據商務部最新的對外投資合作指南介紹,2011年南蘇丹獨立前,中國累計向蘇丹投資超過200億美元,用於建設石油項目和非石油的援助項目。蘇丹三分之二的原油出口到中國,曾一度是中國第六大海外原油進口來源國。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蘇丹石油出口總量65%出口中國,而且中國投資佔了蘇丹共和國海外石油投資的75%。具體來看,早在1995年,應蘇丹政府的邀請,中國石油企業到蘇丹參與石油工業開發和建設。

圖為2023年4月26日,鏡頭下中國解放軍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在蘇丹港停泊,協助進行疏散與撤僑行動。(Reuters)

經過十餘年努力,中國石油企業幫助蘇丹建成了年產2600萬噸原油的三大油田和年處理原油500萬噸的喀土穆煉油廠,形成了體系完整、技術先進、規模配套的一體化石油工業體系,一度使蘇丹實現了石油自給自足,盈餘出口。其中,中石油除了尼羅河公司和喀土穆煉廠,還有大慶油田分公司、長城鑽探、東方物探、工程建設公司等9家企業在當地開展石油相關業務。中石油在蘇丹、南蘇丹先後有10個投資項目,同時擁有6座加油站和1座成品油庫。此外,1996年,中石化也進入了蘇丹,有多家企業在蘇丹從事勘探開發等業務,如2010年蘇丹六區管線建設工程。

二是中國與俄國存在地緣政治衝突跡象。俄羅斯的僱傭軍集團瓦格納(Wagner Group)與蘇丹RSF關係密切。《國會山報》一篇報道稱瓦格納集團自2017年開始為蘇丹的RSF提供高級培訓,與之交換情報。作為回報,瓦格納集團通過RSF獲得達爾富爾、青尼羅河以及蘇丹其他地區幾個金礦的控制權。俄羅斯和RSF合作的另一重要領域是蘇丹港軍事基地。RSF為俄國在蘇丹港修建海軍基地提供便利。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前一天,達加洛率眾訪問俄羅斯,開啟了RSF與瓦格納集團關係的新階段。內戰爆發後,4月2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瓦格納集團向已成為蘇丹叛軍的RSF部隊提供攜行式防空導彈,以協助發動政變,維護俄國在非洲地區的硬實力和戰略利益。

而中國與蘇丹政府走得更近,與俄國存在一定的地緣政治衝突。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後來一帶一路,當國際社會對支持恐怖主義和極端伊斯蘭的巴希爾政權孤立的時候,中國迅速趁虛而入,發展了跟巴希爾政府的友好關係。實際上中國與現在的蘇丹政府領導人布爾漢的交情也不錯。2022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雅得會見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習近平指出,中蘇是患難與共的好朋友、好兄弟。同時,由於在蘇丹存在大量的投資利益,中國基本上會偏向政府方面的布爾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投資方式。

即便在戰爭開打前,蘇丹地區對人道與救援的需求就已是有史以來最高水平,但自4月以來爆發的內戰,又使得糧食、醫療品、水及燃料再次極度短缺。(Reuters)

三是中國紅海全球戰略佈局面臨調整。蘇丹是非洲重要的戰略國家,位於「非洲之角」與紅海交通要道,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口優勢。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位於非洲東北部和西亞阿拉伯半島之間,海西北面通過蘇彝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藉由曼德海峽同亞丁灣相通。非洲之角位於非洲東北部,是東非的一個半島,狹義指肯尼亞和烏干達以北、白尼羅河以東,直到紅海、亞丁灣和印度洋岸之間的地域。

正是地理位置、海上石油運輸要道、反恐戰爭前線等關鍵事項,決定了紅海和非洲之角在當今全球地緣政治與衝突中的顯著作用。其中,吉布提作為連接地中海、大西洋、紅海和印度洋的一個地理中心,成為中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也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協議上的重要節點。在西方地緣學者看來,圍繞紅海出現的地緣政治利益正在形成一個直接涉及埃及、土耳其、蘇丹和厄立特里亞的新的衝突陣線。

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其它角色,如阿聯酋、沙特、美國、卡塔爾、以色列、俄羅斯、中國。蘇丹的衝突可能導致邊界、安全、水資源等方面的爭議和摩擦惡化或引發新的衝突,對紅海沿岸國家關係、石油運輸安全保障和國際反恐怖主義鬥爭形勢產生蝴蝶效應,改變中東、波斯灣、亞丁灣和非洲之角的地緣政治格局,進而影響中國在紅海一帶一路等方面的戰略佈局。

最終分析結論:

由於蘇丹局勢可能走向長期化,將會對中國的全球戰略佈局產生一系列中長期影響,包括能源投資企業遭遇潛在風險、與俄國存在地緣政治衝突跡象以及紅海的戰略佈局面臨調整等。因此,全面評估蘇丹局勢,及時調整相關戰略佈局,防範中長期風險迫不及待。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5月29日的「每日經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