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沙特出席合作峰會 學者:中阿向美發出「另有選擇」訊號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將於星期五舉辦,預計中國代表團將與海灣國家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簽署幾十項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資的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包括與沙特簽署價值300億美元(約2,336億港元)的協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12月7日)到訪沙特阿拉伯,出席兩場與阿拉伯國家間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受訪學者指出,在中美和美沙關係緊張之際舉辦的峰會,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共同向美國發出訊號,表明他們除了西方還有其他選擇。
中國外交部周三宣佈,習近平是應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邀請,於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這是習近平自2016年以來首次訪問這個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
習近平抵達利雅得後發表書面講話說,他在訪問期間將同薩勒曼國王和穆罕默德王儲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規劃中沙關係發展方向。
沙特官媒沙特通訊社說,習近平此行表明了兩國領導人加強雙邊關係和戰略夥伴關係,以及為共同利益投入政治與經濟勢能的強烈意願。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將於星期五(9日)舉辦,預計中國代表團將與海灣國家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簽署幾十項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資的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包括與沙特簽署價值300億美元的協議。
學者:中阿向歐美表示 能在西方以外找到合作夥伴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高級研究員潘睿凡(Raffaello Pantucci)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希望藉此機會吸引對方投資,但此時舉辦峰會的首要意義,是向歐美國家發出訊號,展現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能在西方以外找到合作夥伴。
習近平此行正逢美國和沙特關係陷入低谷。2018年沙特流亡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被害事件給美沙關係蒙上陰影,今年來的俄烏戰爭和油盟減產政策,更對維持數十年的美沙夥伴關係造成衝擊。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也尚未走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及美國加強對中國晶片打壓的低潮。
中國央視報道稱,習近平乘坐的專機周三進入沙特領空時,四架沙特空軍戰機升空護航。專機降落在利雅得哈立德國王機場時,機場鳴放21響禮炮,沙特禮賓護衛機還在空中拉出象徵中國國旗的紅黃兩色綵帶。相比之下,今年7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沙特時,是飛抵西部城市吉達(Jeddah)。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張登及分析,習近平此次出訪是繼9月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後,領導人外交正常化的延伸。對於阿拉伯國家而言,則可以藉由改善與中國大陸關係試探美國反應。「不管是美國回頭『加碼』,還是大陸進一步擴大投資,對中東國家來說,都是不賠本的生意。」
比利時布魯塞爾管理學院客座教授伯頓(Guy Burton)則認為,儘管美沙關係正處於低潮期,但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並沒有打算放棄美國這個傳統夥伴,與中國的接觸更多集中在經貿投資層面。「美國和中國在中東有一些共同利益,華盛頓和北京都希望維持該地區的秩序和穩定。如果這次峰會有助於實現這些目標,那麼對中美雙方都有好處。」
中國是沙特原油的最大買家,採購量約佔沙特石油出口的四分之一。但伯頓預計,此次中阿國家簽署的協議不僅涵蓋能源領域,也將涉及金融、科技、房地產、醫療保健等領域。這符合阿拉伯國家一直推行的經濟多元化戰略。
中國外交部本月初發表《新時代的中阿合作報告》,闡明願以首屆中阿峰會為契機,充實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格局,攜手建構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由中國主導的上合組織也將沙特、卡塔爾等中東國家列為對話夥伴,被視為上合組織「西擴」的標誌。
張登及研判,美國在中東地區持續戰略減碼,令上合組織的西擴「水到渠成」。
習近平出訪期間,除了中阿是否會簽署大宗能源或基建合同,雙方是否會發表聯合聲明,以及聲明如何措辭,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如果聲明中提到支持國際政治體系多極化,或是國際秩序改革,就表明阿拉伯國家同意中國對目前國際局勢的看法,而不是美國堅持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這將是一個重要訊號,表明中東的政治地圖有進一步鬆動跡象。」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