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結果反映政治大勢
馬來西亞選民用選票集體表達了對貪腐政治的唾棄,但也無法割捨種族特權,顯示民主政治改革進程還在艱難推進。
(本文為《聯合早報》11月21日社評。)
一如多方在選前所預測,在11月19日投票的馬來西亞第15屆大選,無法產生單一政黨或聯盟贏取簡單過半的112席以組織政府。最大在野陣營希望聯盟(簡稱希盟)獲得81席,國民聯盟(簡稱國盟)意外贏得比預期更多的73席,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領導的國陣則以30席慘敗收場。
面對懸峙國會,希盟和國盟得爭取東馬砂拉越政黨聯盟(簡稱砂盟,取得22席)與沙巴人民聯盟(簡稱沙盟,取得6席)的支持來組織政府。儘管沒有穩定的執政多數,馬來西亞選舉結果還是反映了幾股政治大勢,有助於觀察未來的發展動向。
巫統在2018年大選被推翻後,因2020年的「喜來登事件」導致的一系列政治動盪而恢復執政地位,但是黨內卻分裂為官職派和官司派,內鬥不休,沒有機會好好反省2018年下野的教訓,積極改革黨內腐朽的權錢政治和裙帶文化。這次大選的慘敗,顯示馬來西亞選民明確唾棄巫統所代表的貪腐政治。同樣遭選民懲罰的,還包括引發至今政治亂局的「喜來登事件」始作俑者。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高級部長阿茲敏敗選;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因得票率不足,失去按櫃金,所領導的祖國行動陣線和鬥士黨全軍覆沒。
馬來西亞18歲自動登記選民制今年1月16日正式實施,約580萬名18歲以上國民自動成為選民,當中約120萬是18歲至20歲的年輕人。選後分析認為,他們對巫統不滿,可又擔心馬來人權益遭侵蝕,因而轉投主張馬來人權益的國盟,乃至高舉宗教身份認同的伊斯蘭黨。伊斯蘭黨(簡稱伊黨)獲得史無前例的44席,成為國會最大黨,而且還走出傳統的北馬和東海岸,在華人居多的檳城和符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先進國」標準的馬六甲都有所斬獲。伊黨下來會如何影響馬來西亞的世俗政治,值得仔細觀察。
數百萬名首投族的政治表達,部份呈現為對舊政治文化的否定。除了巫統和國陣的失敗,97歲的馬哈蒂爾以按櫃金(編按:即選舉保證金)被沒收的恥辱下場,終結一生多姿多彩的政治生命,以及85歲的巫統元老東姑拉沙里,以163票的微差失去了連續擔任48年的國會議席,都像徵了馬來政治格局的大洗牌,以及自2018年「變天」大選後馬來西亞政治變革的延續。
國盟和伊黨的大勝,則是本屆大選的另一重大主題。馬來選票一方面唾棄巫統和國陣所代表的腐敗,另一方面支持主張種族和宗教認同的國盟和伊黨。代表馬來人權益的巫統,傳統票倉多集中在鄉村選區;提倡多元主義的希盟所獲得的馬來選票,則主要來自城市中產。馬來選票的城鄉對峙,可能成為主導今後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動力之一。對於非馬來族群,這會加重他們在政治上被邊緣化的焦慮。
半島馬來選票延續巫統下台後的分裂狀態,甚至進一步碎片化,使得東馬政治勢力左右馬來西亞權力分配的「造王者」角色得到強化。由於國盟和希盟都公開表示不準備與對方合作組織政府,雙方如今都得爭取砂盟與沙盟的支持。因此,東馬政治人物不但很可能會在下屆政府裡,擔任包括副首相在內的更多更重要內閣職務,兩州從聯邦政府爭取更多自治權的概率也會大幅提升。
雖然在疫情起伏中舉行大選,一些選區也因為季候風暴雨影響了投票,但大選過程基本波濤不驚,在幾乎所有選區都出現多角戰的激烈競爭下和平順利舉行,沒有發生重大爭議,展現了馬來西亞民主政治日漸成熟的一面。馬來西亞選民用選票集體表達了對貪腐政治的唾棄,但也無法割捨種族特權,選後又出現懸峙議會,一時無法組織政府,顯示馬來西亞民主政治改革進程還在艱難地推進。新一屆政府在成立後如何回應民意,將影響馬來西亞政治今後的發展。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