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班農拒不認罪背後 美國兩黨中期選舉博弈白熱化
作為2020年總統選舉後的首場重大政治測驗,2022年中期選舉將於11月8日舉行。由於執政的民主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都只佔微弱優勢,此次中期選舉的爭奪戰異常激烈。特朗普(Donald Trump)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各地利用他在黨內的影響力為共和黨候選人站台拉票,與此同時民主黨在抹黑污名化特朗普及其幕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民主黨的政治盤算
8月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突擊搜查海湖莊園發現11套涉密文件後,9月21日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宣布,以民事訴訟方式起訴前總統特朗普及其家人, 指他們在最貴重的資產上涉嫌商業詐騙,以取得稅務優惠等。
班農(Steve Bannon)曾任特朗普的高級顧問。9月8日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和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布拉格(Alvin Bragg)召開新聞發布會宣佈,班農和「我們築牆」(We Build the Wall)組織的領導人,以在美墨邊境修隔離牆為藉口,從全美數千名捐贈者處眾籌到逾1,500萬美元資金。
其起訴書指出,「我們築牆」組織領導人和班農通過「隱藏和偽裝」,向第三方實體轉賬,將大量資收入自己囊中,「欺詐了曼哈頓居民」。其中,班農個人或收取逾100萬美元,被控3項串謀罪、2項洗錢罪和1項策劃詐騙罪。
此前2020年8月,美國聯邦檢察官曾就修牆欺詐等罪名對班農提起過指控。不過,特朗普在2021年1月任期末赦免了班農。而這項赦免並不能阻止州級指控。紐約聯邦法官10月4日宣佈,班農2023年11月開始受審,就是指上文所說曼哈頓檢察官對其提起的洗錢、共謀、蓄意欺詐指控案。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是,此番對特朗普和班農的起訴都是在紐約州進行的。紐約州一直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政治勢力範圍上屬於民主黨。對特朗普以及班農所代表的極右勢力,民主黨的政治精英們是極為反感的。在紐約州起訴特朗普和班農,很難說和美國的兩黨政治鬥爭無關。
從時間點上,2020年大選後的過去兩年,針對特朗普和班農的調查並未中斷。對特朗普涉嫌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的調查幾乎貫穿始終。班農2020年8月曾因修牆欺詐等指控被逮捕。2021年國會參眾兩院就班農藐視國會罪名反覆表決和折騰。2020年彼時民主黨不是不清楚班農會被特赦,2021年民主黨政府不是不清楚班農會因藐視國會被定罪。但是班農藐視國會罪直到2022年7月才被定罪和宣判。民主黨一直希望製造特朗普以及其幕僚有罪的輿論印象,製造輿論審判事態。
此番特朗普的海湖莊園2022年8月被突擊搜查,特朗普及家人2022年9月被指控商業欺詐,特朗普35名盟友的住宅9月被聯邦調查局突襲搜查,班農2022年9月被紐約州以修牆欺詐提起訴訟,越臨近選舉事態越密集,一連串動作為2022年11月中期選舉造勢的用意相當明顯。
極右翼不會坐以待斃
特朗普將海湖莊園被搜查稱之為抄家,說這是將美國的司法系統作為攻擊武器。對於被紐約州總檢察長起訴,特朗普口口聲聲稱這是政治迫害。
在9月8日班農被傳訊當日,美國民主黨控制的媒體幾乎一致使用了「Surrender」為標題,渲染特朗普曾經的「親密戰友」,掌握特朗普政治內幕消息的人「自首(或者投案)」了。民主黨此番宣傳,不僅打擊了特朗普任期修建美墨邊境隔離牆的「政治遺產」,還向外界展示了特朗普競選團隊一盤散沙的氛圍。
不過,班農對於相關指控一直報以不認罪的態度。9月8日當天獲無保而釋在離開法庭時,班農說,「這都是胡說八道,他們永不能讓我閉嘴」,「這是美國執法部門一個更廣泛陰謀的一部分,目的是阻撓美國總統拜登的對手」。
特朗普雖然輸掉2020年大選,但是他仍獲得7,400多萬張選票。超7,000多萬人支持對特朗普來說是重要的基本盤,共和黨在2020年大選後仍然力保特朗普,也在於看中了這7,000萬支持者。
特朗普是民粹政治、右翼政治的集大成者。班農作為特朗普2016年總統競選團隊負責人,被認為對特朗普當年成功當選做了很大貢獻。雖然他擔任特朗普「軍師」——白宮首席戰略師時間並不長,在2017年8月就離開了白宮。但是不少認為班農才是特朗普「真正的大腦」,特朗普所表現出的極右翼色彩,多半出自班農的傳授和調教。班農在成為特朗普的政治顧問之前,是美國極右翼媒體網站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的執行董事長。
特朗普和班農的言論都可能在極右翼群體中引起共鳴,讓部分群體質疑審判的目的與合法性。2022年中期選舉之前,特朗普班農等極右翼團體不會放棄反擊的機會,利用拜登民主黨的法律攻勢,大肆渲染政治陰謀,公器私用,煽動挑起極右翼民眾的憤怒。特朗普利用右翼為自己爭取政治利益,班農則寄希望於背靠右翼勢力為自己開罪。
不論中期選舉結果如何,從美國兩黨的競選博弈中可以看出,社會的撕裂與媒體所主導的輿論分裂正在美國加深。美國以學界為代表的不少人士憂慮正在發生的系統性問題,他們不希望「自由民主」繼續被現在的政治與政客操弄,並呼籲媒體恢復客觀公正,不能再帶有濃烈的黨派色彩。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呼籲可以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