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癱瘓補給效果未顯 普京是否準備「核冒險」?
當地時間10月8日上午6時07分,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又稱刻赤大橋)發生爆炸,火海瞬間吞沒橋面與行駛車輛。
據俄媒《塔斯社》表示,事故已致3人死亡,並讓鐵路橋面的火車暫告停駛,同時導致下方的公路橋面部分崩塌。俄羅斯國家反恐委員會在事發之初指出,事故起因是一枚汽車炸彈爆炸波及周遭,連帶導致前往半島方向的運油列車7節車廂起火。事發至今,尚無任何國家與組織正式認責,但出於各式原因,烏克蘭成了外界推測的最可能嫌犯。
首先,事發不久後,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於Twitter公開發文,稱「克里米亞、橋樑,是個開始。所有非法的東西都應該被摧毀,所有被盜的東西都必須歸還烏克蘭,所有俄羅斯佔領的東西都應該被驅逐」,遭外界懷疑是就大橋爆炸一事間接認責。
▼更多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現場以及事發後有關方面進行維修的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此外,愛沙尼亞外交部長雷因薩盧(Urmas Reinsalu)亦表示,烏克蘭應是幕後執行人,且不排除是因普京7日剛過完70歲生日,故其刻意選在8日動手,「我相信烏克蘭應該計劃很久了。」雷因薩盧同時補充,「愛沙尼亞當然對此表示歡迎,並祝賀可能支持此次行動的烏克蘭特種部隊。」無獨有偶,烏方媒體《烏克蘭獨立新聞社》(UNIAN)、《烏克蘭真理報》(Ukrainska Pravda)亦援引各自的消息來源,稱「大橋爆炸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所為」。
當然,烏克蘭並不正式承認上述指控。波多利亞克又於8日稍晚在Twitter發文稱,引發爆炸的卡車來自俄羅斯南部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爆炸是誰做的還不明顯嗎」,並指控俄方自導自演,目的是替俄羅斯國防部未來的南線失利找藉口。然不論爆炸究竟是何方所為、抑或僅是各種陰錯陽差所致的意外,外界更關注的,是大橋爆炸對俄烏戰況的實質影響,以及普京會否因此升級打擊措施。
克里米亞大橋並未「癱瘓」
從地理結構來看,克里米亞大橋橫跨刻赤海峽,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全長19公里,是鐵路、公路兩用橋,擁有四線車道與一條雙軌鐵路,運輸量十分可觀。故在平日裡,此橋是克里米亞民生物資的重要輸入管道,也是運送軍事物資的重要動脈;俄烏戰爭爆發後,克里米亞便是憑藉此橋的驚人運載量,成為扎波羅熱(Zaporizhzhia)、赫爾松(Kherson)等南部戰線的補給大後方,運送裝甲和燃料的車隊往來其上、絡繹不絕。
正因如此,在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新聞傳出後,不少分析皆斷言「俄軍重要補給線癱瘓」、「赫爾松戰線後勤吃緊」。平心而論,上述敘事雖有一定道理,卻要受兩大關鍵因素制約:橋樑的毀損程度、其餘運輸通道的存在。
首先是橋樑的毀損程度,此次大橋雖因事故而受損,卻尚不到「癱瘓」階段。一來其公路橋面擁有四線車道,而爆炸僅導致兩線車道部分崩塌,故俄方基本上在完成現場調查、排除二次爆炸的可能後,便讓公路橋面恢復了通車,只是駛經大橋的汽車與公交車須經「全面的安檢程序」,加上可通行線道有所縮減,運輸效率確實有所下降,故俄羅斯已宣佈重新開通克里米亞與俄羅斯之間的航行渡輪,協助疏運。
二來,爆炸導致大橋的雙軌鐵路一度停駛,但俄方已在勘查後全力搶修,並宣佈8日晚間便能重新恢復通車。此一表態,不乏俄方為求穩定民心、淡化恐慌氛圍的維穩用意,卻也可見鐵路的受損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嚴重。而後根據負責克里米亞、俄羅斯之間鐵路服務的運營商Grand Service Express表示,克里米亞大橋的鐵路橋面確已恢復運行,兩列火車已在當地時間8日傍晚駛離克里米亞,預計前往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火車將經過克里米亞大橋」,Grand Service Express在 Telegram上如此表示。
至於是否存在其餘運輸通道,答案自然也是肯定。爆炸發生後,俄羅斯國防部迅速表示,南線部隊正通過亞速海沿線的陸地走廊和海路運輸,來接收必要的軍備物資與補給;加上眼下大橋已恢復通行,嚴謹來說,並沒有出現南部戰線「補給瞬斷」的現象。
而在克里米亞一方,其本就有囤積戰備與民生物資的習慣。以燃油為例,其現時儲備便可支撐15日用量,再加上鐵路運輸已恢復,預計不會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此外爆炸發生之初,克里米亞曾祭出新規,限制民眾購買雜貨與燃油,以免引發市場混亂,然在兩個小時候,限制禁令便逐一取消,應是大橋恢復通行的連動結果。
綜上所述,克里米亞大橋確有損毀,但離「癱瘓」仍有不小的距離;正如事故確實可能影響南線俄軍的補給,但其真實效果或許並不顯著。簡言之,爆炸畢竟不是導彈攻擊,威力還是要打點折扣。
俄羅斯如何應對
而相較於軍事效果的「不如預期」,事故背後的政治博弈或許更加耐人尋味。
首先,假如爆炸事故是人為所致,則其顯然是對俄羅斯領土主張的一次挑戰。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批准了《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2020年前社會經濟發展聯邦綱要》。根據綱要,俄羅斯將在克里米亞投資7,000億盧布(約合200億美元)以助力當地發展,修建克里米亞大橋便是項目之一。2018年5月16日,克里米亞大橋正式通車時,普京親自駕駛重型卡車通過大橋,展現了對克里米亞四年治理的自豪,同時表露「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的強硬姿態。
如此背景脈絡,讓不少分析認為,此次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可能觸發俄羅斯「國土受襲」的紅線,導致普京急速升級戰爭,甚至不惜動用核武。然此一推論聽來合乎邏輯,卻同樣要受現實框架的制約。
平心而論,克里米亞確是俄烏戰爭下的政治紅線,如若此地失守,便等於俄羅斯2014年以降的戰略挹注一夕歸零,莫斯科必會掀起政治的驚濤駭浪,普京亦有可能為求權力穩固、避免政權遭到反噬,而選擇打出「核冒險」底牌。
然而,這畢竟是極端情況,眼下烏軍仍在赫爾松戰線上推進、尚未攻入克里米亞,情況還遠未到失守的悲慘境地;且若只是「國土受襲」便要動用核武,則克里米亞的俄軍設施早在8月便三度被炸,彼時烏克蘭雖未直接承認,反應卻與此次十分類似,意即通過各種方式側面暗示「我的傑作」,同時歡欣鼓舞、舉杯慶賀。若俄羅斯真將「國土受襲」當作「核冒險」的觸發條件,早在8月就會動手,又怎會有今日的克里米亞大橋爆炸?
歸根結柢,還是因為使用核武可能危及政權存續,非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以及烏克蘭「打死不認」的緣故。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不論其是否真的策劃並執行8月的3次襲擊、以及此次的克里米亞大橋爆炸,選擇以極度模糊的方式「認責」都是相對安全的策略,一來可以取悦內部的反俄民意,二來可以保留反駁空間,例如此次波多利亞克的兩則Twitter。
弔詭的是,對於想避免直接「核冒險」的普京來說,烏克蘭的這種表現也並非全無益處。畢竟對其來說,眼下核威懾的最高目標,仍是迫使北約放棄軍援烏克蘭,從而促使基輔坐上談判桌,而非真讓核彈寶劍出鞘、決一死戰。在此情況下,不論8月的3次襲擊、此次的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是否真是烏克蘭所為,只要基輔大方表態「犯人是我」,則普京的決策空間必然會受強硬派的核武喧囂擠壓,從而失去迴旋餘地。
當然,不準備「核冒險」不代表不會升級打擊烈度,例如轟炸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作為報復等;而此次迴避「核冒險」,同樣不代表「核冒險」永遠不會假戲真做。眼下俄軍欠缺關鍵的勝仗,如若烏軍持續推進,俄軍又只能潰退、萎靡不振,則俄羅斯的政治安全恐會日漸折損,長此以往只要普京研判不「核冒險」的垮台風險高過施行「核冒險」,其恐怕就會鋌而走險。只是眼下的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或許還不到那一地步。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Q&A】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造成何種實際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疏運效率,也迫使對南線的軍事補給暫時改道,但尚不到癱瘓程度。
除了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故外,烏克蘭還可能執行那些對克里米亞的攻擊?
8月以來的俄軍軍事設施三次被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