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造」俄羅斯債務違約 誰又被算計了?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歐美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又蜂擁而至。

背景是「布查事件」——西方媒體拍下了多名平民裝束者曝屍街頭的畫面。烏克蘭指控俄軍在佔領位於基輔市西郊的城鎮布查期間殺害了大量的平民。俄羅斯予以否認,並向安理會提交了烏方造假搞宣傳戰的證據。

任何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必須受到強烈譴責並承擔應負責任,這不僅是國際社會的共識,這也是為什麼堅決反對生亂生戰、堅持勸和促談的原因之一。然而,美國非但沒有勸和促談的任何表示,反而準備通過增加對俄制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加劇俄烏間的緊張對立。

美國逼俄羅斯違約幾乎無代價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4日宣稱,禁止俄羅斯政府通過其在美資銀行的賬户償還美元債務。何解?即是美國一方面凍結俄羅斯的美元儲備,與此同時也不允許俄羅斯用這些美元還債。

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代理銀行摩根大通已經處理了五次俄羅斯外幣債券的息票支付,但在尋求美國當局的指導後,摩根大通拒絕處理到期的另外兩筆支付——一筆價值5.524億美元的債務支付,以及當天同時到期的一項2042年的主權美元債券,票面金額為8400萬美元。目前,還將有30天的寬限期。

此前,俄羅斯央行在美國的外匯儲備被凍結,但美國還是允許俄動用這些儲備進行還債,畢竟,債主是美國人。但美國改變了主意。此舉意在迫使俄羅斯要麼耗盡剩餘的美元儲備和新的美元收入,要麼將面臨主權債違約。美國的最新舉動,顯然是一種極限制裁,意圖將俄羅斯逼入絕境。

烏克蘭局勢:圖為2022年3月29日,聯合國總部內,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提亞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時,讀出名為《外交出了什麼問題》(What's Wrong with Diplomacy,暫譯)一書的選段。當時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聶本齊亞正在發言。(AP)

其實,此前俄羅斯政府就表示,所有債務都將被償還,但由於烏克蘭境內的戰事導致俄羅斯遭到制裁,萬一因此無法以美元支付,就會以盧布支付。但問題在於,俄羅斯可以逼迫歐洲國家必須用盧布買天然氣,因為天然氣是歐洲剛需;但俄羅斯債務不是剛需,投資者肯定不願意收盧布。如此操作就是要逼到俄羅斯違約,從而嚇跑所有投資者。完全將俄羅斯隔絕於金融體系之外。進而使得盧布貶值和購買力下降。

俄羅斯的債券主要由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企業等機構投資者持有。美國財政部此舉甚至不再考慮債主的感受,就是赤裸裸逼俄羅斯違約。

也看到不少媒體指「這將是一場巨大的違約」、「將是其自1998年以後首次出現債務違約」(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隨後出現國內債券發生違約),甚至也有報道指「將標誌着俄羅斯自1918年布爾什維克不承認沙皇債券以來首次對外幣債券違約」。

所言不虛,但一些真相需要清楚。首先,俄羅斯政府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負債。「俄羅斯堡壘」戰略的內容之一,就是要建立莫斯科的資產負債表,主要通過外匯儲備和一些黃金,然後保持低債務水平。俄羅斯去年的國內債務約為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俄羅斯的外債約為1,500億美元,其中只有450億美元實際上屬於俄羅斯政府。其他大部分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盧克石油(Lukoil)、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等俄羅斯企業。根本不至於引發俄羅斯版「雷曼危機」。

外界將雷曼兄弟因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佈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事件,稱之為「雷曼時刻」(Lehman Moment)。(GettyImages)

而如果俄羅斯債務違約又會怎樣?評級機構將下調發生違約債券的評級和俄羅斯的長期外匯評級,對於俄羅斯政府和企業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債務成本將會大幅提高,或者無法從國際市場上借到錢。但當前的情況是,俄羅斯已經實際上被排除在全球金融市場體系之外。比如摩根大通早就宣布將於3月底開始,將俄羅斯企業及政府債移出其所編撰的債券指數。如此,債務違約的實際影響已經沒那麼明顯。

可以說,美國 「人造」了一場債務違約,而事實上,債權人有損失,但損失有限;而債務人,也已經無所謂違約影響。

歐盟真刀真槍 通脹已破7.5%

美國都不允許俄羅斯用美元還債,逼迫俄羅斯「歷史性」違約了。歐洲也不能落後。4月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歐盟將推出第五輪制裁俄羅斯的措施,一攬子措施包括六個方面:

3月10日,在法國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法國總統馬克龍(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中)等步入會場。 (新華社)

歐盟將對來自俄羅斯的每年價值40億歐元的煤炭實施進口禁令;禁止與4家俄羅斯主要銀行進行交易,包括俄羅斯第二大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VTB);禁止俄羅斯和俄企經營的船隻進入歐盟港口,同時還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公路運輸公司在歐洲經營;在關鍵領域實施進一步價值100億歐元的出口禁令,主要為先進半導體、機械和運輸設備的行業;禁止進口來自俄羅斯的一批具體產品,價值55億歐元;還將實施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包括禁止俄羅斯公司參與歐盟的政府採購,以及撤走所有歐盟或成員國對俄羅斯公共機構的財政支持。

歐盟的制裁可謂是「真刀真槍」。回頭看,從烏克蘭戰爭開始,美歐發起對俄羅斯制裁至今,美國多在金融領域「舞刀弄槍」,歐盟則多在貿易領域紮紮實實的下功夫。而須知,俄歐的貿易關係,每一次歐盟的動手,其實都是對自己「下重手」。

德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就發出警告:今年民眾收到的年度能源賬單隻能部分反映最近大幅增加的能源成本,因為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暴漲主要發生在今年年初,這意味着對於許多家庭來說,明年賬單上的數字才是真正挑戰。

什麼在發生變化?在制裁發生之前,從俄羅斯通向歐洲的輸油、輸氣管道是六條,能源出口到歐洲佔40%。北溪二號修通後,加上原來的出口量,俄羅斯通過管道運輸的石油、天然氣,未來將佔到歐洲市場超過80%。也就是說,歐洲能源市場基本上被俄羅斯佔領了。

而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暫停了北溪二號的開通,歐洲紛紛制裁,把俄羅斯輸往歐洲的能源大幅度降低了。歐洲能源進口無奈只能選擇美國。須知,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液化天然氣,它的價格是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3倍以上。換句話說,歐盟的能源市場瞬間就被美國「綁架」了。美國再高的價格,歐盟都只能接受,可謂借「雪中送炭」的名義「趁火打劫」。

一定程度上來說,細思極恐。當美國還需要從中東進口能源的時候,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科威特戰爭,背後幾乎也都是能源之戰,爭奪的是能源供給側。而此次則爭奪了能源需求側。

1991年5月,科威特,消防員努力撲滅燃燒的油井。 (視覺中國)

經合組織(OECD)算了一筆賬,歐洲經濟受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由於俄烏戰爭,會導致歐洲經濟損失1%-1.5%的經濟增長;而俄羅斯不僅是能源出口國,其與烏克蘭也都是糧食和化肥的出口國家,推動了歐洲食品的大幅度上漲,3月份歐洲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7.5%,是2000年歐元區成立以來最高的通貨膨脹。如此高的通貨膨脹,將導致歐洲經濟損失2%-2.5%的增長。兩部分合在一起,今年歐洲的經濟增長會損失掉3%-4%。

此外,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預估,烏克蘭戰爭造成50年來「最大的供應衝擊」,戰爭給歐洲造成的經濟損失正在加大,戰爭削弱了歐元區的信心。

在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分佈中,歐元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美元抗衡的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SWIFT的現金轉賬中有37.82%是用歐元進行的,這是2013年2月以來,歐元的全球支付佔比首次超過美元。而根據SWIFT最新2022年2月的報告,美元在國際支付佔比為39.9%,歐元支付佔比為36.56%。

隨着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全面制裁的展開,歐元也隨之走低。在外匯交易市場上,市場關注的重點是歐元跟美元的匯率會不會跌破1這個心理關口。

回顧歷史,無論是科索沃戰爭,還是格魯吉亞戰爭、烏克蘭危機,都發生在北約與俄羅斯地緣戰略的明爭暗鬥之下。這些衝突和危機無一例外都發生在歐盟的家門口,任何家門口的衝突和危機必然都會威脅到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歐盟在政治和安全上依賴於美國和北約,而只能被動的追隨美國,無論最終在政治利益上誰是獲益者,但由戰爭帶來的大量難民,制裁的經濟後果都必須由歐盟國家來承擔。

這次的俄烏衝突給歐元,給歐盟經濟帶來的影響無疑會超過過去任何一次危機。歐盟提出的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對自身傷害非常之大,甚至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一定程度來說,更像是一種情緒化下盲目做出的選擇。這種情緒化的激烈反應,歐盟國家是否有多問一句,誰將會成為這一切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