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將全面推升台海氛圍
近日許多人都想起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在2014年時的話。
那時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克里米亞危機,基辛格在美國媒體上發表了一篇文章《To settle the Ukraine crisis, start at the end》,其中段話是這樣的。
「關於烏克蘭問題,我們討論太多的是非此即彼的較量,烏克蘭要麼站在東邊要麼站在西邊。但是對於烏克蘭而言,要想生存,就不能倒向任何一邊或成為對抗另一邊的馬前卒,而應該成為雙方的橋樑。」
基辛格也曾在電視中受訪表示,「我們(西方)需要一個結果,使我們看起來不顯得軟弱。俄羅斯需要一個結果,不讓他顯得受到羞辱。如何能找到這兩者的交集?」
把基辛格這些話挖出來的不只是內地媒體,亦有台灣媒體。面對近期俄烏之爭,兩岸都不約而同聯想到台海。大陸網友笑稱「台灣小心了」,台灣分析則分為兩大類:一是強調自身與烏克蘭不同,對美國更有價值,二是認為台灣該更明白平衡中美關係的重要性。
這兩類都有共同的立場:都將美國視為安全屏障(只是有一方認為要與中國大陸妥善溝通)。台灣比烏克蘭幸運的是,政治人物再反中也格外謹慎。但需要明白,不論台灣像不像烏克蘭,烏克蘭危機將同步使台海氛圍,產生變化。
烏克蘭危機與台海局勢,兩者被綁在一起這種「議程設置」,自2014年之後就開始,經過這一次只會更強化。不管是美國還是台灣,以後碰上選舉或是任何偶發性事件,美國政府被追着問「如果中國也像俄羅斯一樣出兵台灣,到時美國要不要實際派軍隊去」;台灣政府被追問「是否有足夠信心美國會出兵幫助台灣」,都是必然的。
同時中國大陸此次關注着俄羅斯及後續動態(包括局勢演變、歐美製裁等),無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深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於中美台三方而言,往後都會有一次次壓力測試:比如解放軍軍機飛入台灣空域架次又創單日新紀錄,或是其他軍事動作。就算髮生的事件本身並不敏感,也會使人們再次想起此次俄烏衝突。
值得台灣注意的是,從2014年之後烏克蘭的大轉向,使其與歐美產生更緊密連結,2021年美國通過《烏克蘭安全夥伴關係法案》,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再到拜登(Joe Biden)如今的明確表態「不會派兵到烏克蘭,因為這次面對的是俄羅斯,不能再有一次世界大戰」。
這一脈絡形同是美國對烏克蘭從「可能會出兵幫助」的「戰略模糊」,到烏克蘭如今孤軍奮戰的「戰略清晰」。
可以聯想——若台海問題在往後不斷加壓,到哪一個程度,美國會需要明確表態「是否為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全面熱戰」?美方此刻,是否看着烏克蘭,也在思索這個問題?
所以不論如何,烏克蘭危機都將使中美台三方思索台海局勢,也會在往後的兩岸氛圍中成為一劑催化劑。
回歸到台灣民意層面,此次台灣對烏克蘭展現出巨大的同情心,亦不滿「為什麼烏克蘭不能選擇自身要跟北約還是俄羅斯好」。甚至質疑,若烏克蘭真的保持中立,俄羅斯就不找麻煩了?
民意在乎人權,媒體報道自然不能忽略戰火中的基層百姓。但與此同時,也更應當從中看到「政治」與「國家利益」等現實詞彙所代表的意義。許多事情牽涉到的不只是人權,而是小國在殘酷的國際秩序中的生存智慧。
在這生存智慧中,許多時候「自由選擇權」,只能停留在老百姓嘴巴里說說的情緒層面。
在政府官員層面,要承擔的更多。其所思所想,不能停留在「網民也是這麼想的」。否則選一個微博網民執政就好,何必選一個領導者?
無奈民選領導者總是不遺餘力製造出一個個夢幻泡泡,討好多數選民。這種夢幻泡泡一旦哪天被戳破,傷害最深的就是民眾。台灣政治人物近日不斷為烏克蘭祈禱,但一個真正負責的領導者該想的是,台灣人不能承受烏克蘭人所承受的苦痛。
不能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台灣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