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還是妥協? 聯合國五常制止核戰聲明的真實成色
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五國政府及外交部門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了一份措辭相近的文件。
文件首先強調「避免核武器國家間爆發戰爭和減少戰略風險是我們的首要責任」,進而「申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由於這種直接把核戰爭風險擺上前台的措辭並不多見,加之這也是這是五國領導人首次就核武器問題發表聲明。這份文件也很快在短時間內成了國際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大國間看似默契的現狀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這份五常一致簽署的文件的目的是簡單的,它的多數內容是基於《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這一基本國際秩序而來。聯合國五常暨「五個核武器國家」簽署文件的目的也是由此而來。
由於原計劃在2020年舉行的,每五年舉辦一次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因新冠疫情惡化已一路順延至2022年8月。在中美、美俄等國關係均呈險惡態勢,烏克蘭等局部地區甚至有擦槍走火之勢時,即便只是聊勝於無做個姿態,大國之間也要展示國際秩序的基本穩定。
必須承認,到2022年的今天,任何「維護國際秩序」的口號都難免顯得浮誇,因為自二戰及冷戰時期確立的所謂「國際秩序」大都被大國尤其是西方大國不斷地破壞與分化。
單就「核擴散」這一行為來說,美國當局已經在2021年通過其「澳英美聯盟」(AUKUS)方式,將可以用於製造核武器或核爆炸裝置的物資送入此前的「無核國家」。此舉已經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目的和宗旨。
無獨有偶,俄羅斯也在2021年12月計劃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器。加之英、法兩國也先後在2021年3月發表過「擴充核武庫」、「核重建」之類的政府規劃。大國之間「核對抗升級,核競賽加劇」的局面已經是不言而喻,一目瞭然。
可就當前局面來說,大國即便對於「國際秩序」有明顯的破壞行為,以五常為首的大國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戰略安全領域面臨許多重大挑戰之際,仍然需要確保包括《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內的舊時代的遺產的完整性與有效性,以此繼續構建總體相對穩定、局部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最低限度維護規則制定者和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的體面。各方也因此存在了妥協的前提。
畢竟,中、美、英、法、俄五國既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法定的核武器國家,都在法律層面上負有「防止核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共同責任。各國都會標榜自身「自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
因此,即便各方有瞠目相見之處,對於來自俄羅斯的「避免核軍備競賽的倡議」,以及中國宣傳推動的「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不將核武器瞄準彼此或其他任何國家」等理念,總還是可以按國際道義加以書面承認並接受。
說到底,一份聯合聲明對於國際局勢的調整與改善終究是有限的。按照這份協議,五國理應以聯合聲明為新的起點,增進互信,加強協作,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發揮積極作用云云。
但中、美、俄等國基於高超音速導彈等新型戰略載具的核軍備競賽已經很難停下來了,考慮到各國在現代化和擴大核武庫方面有其自身的戰略理由,中、美、英、法、俄五國也理應會在簽約後繼續他們正在進行中的核武器現代化等項目。這份以「制止核戰」為號召的聲明的成效或許也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