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正朝向「自我實現的戰爭預期」上演
除了局部爆發的疫情偶爾引起輿論關注,台灣議題絕對是當前內地輿論場最火爆、最能引起共鳴的話題,在台灣與美國這一議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雖然中美關係在拜登(Joe Biden)上任後開始有所回暖,但是中美台圍繞台灣問題展開的博弈對抗不僅沒有緩和,反而在持續緊張升級。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已在台海區域進行了多場大規模軍事演習,針對性更強的小型演習每天都在進行。10月1日到4日的國慶假期期間,解放軍在四天之內出動了149架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最高一天達到56架。
軍事專家指出,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軍事演習,而是帶有實戰意義的軍事演練,它意味着如果需要,解放軍隨時可以把軍事演練轉化為作戰行動。
美國方面也多次在台灣問題上表明態度。軍方高層屢次表示會幫助台灣強化防衛,防止被中國「侵略」,拜登政府在回答媒體提問時首次明確表示「會協防台灣」。
拜登(Joe Biden)政府不樂見在任內看到台海開戰,那時他將面臨一個結果未定的巨大不確定局面,這可能超出了這位已經高齡近80歲總統對台海問題的預設框架,但是,面對美國參與其中引發的形勢變化,他和他的政府也不得不在台灣問題上做可能爆發衝突的最壞打算。
台灣是這場賭局中最脆弱、同時也最緊張的那個。蔡英文在上月初投書美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表明台灣已做好準備面臨戰爭衝擊,闡述台灣倘若「淪陷」將對民主世界帶來的損失,希望能獲得西方支持。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也於近期到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訪問,向歐洲宣介台灣面臨的安全威脅。
蔡英文政府專責負責大陸事務的高官用「準戰爭狀態」來定位當今兩岸局勢。她的政府正從美國購買更多更先進的自衛武器,並且開始準備對後備役軍人進行為期15天的軍事訓練。
蔡英文在接受CNN採訪時證實有美軍駐紮台灣協助台灣軍方訓練,這使她成為數十年來第一位承認有美軍駐紮的台灣總統。她也許想以此來向台灣人民說明她領導的政府有能得到美國保護的能力,展現與大陸對抗的決心,但此舉也將中美關係與台灣置於風險之中。
從台灣撤除駐軍是1979年中美建交的三大前提之一,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最核心條款之一,中國大陸在以往的公開聲明中,也多次暗示會將美軍進駐作為對台動武的標準。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蔡英文證實這一消息後,除了大陸網民激烈反應,中國官方層面對這一明顯突破底線的行為,卻一反常態沒有太過激烈回應。有熟悉北京涉台高層決策風格的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不正常的低調隱忍,一方面是中共不願在台灣問題上隨美台的節奏跳舞,一方面恰恰意味着北京憤怒的風暴正在迅速蓄積。
解放軍發言人日前表示,他們在台灣問題上會「不動如山,動如雷霆」,分析人士就此警告指出,台灣應從北京處理香港騷亂問題上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雖然台海戰與和的開關掌握在北京手裏,但是不是需要走到「戰」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美國與台灣做了什麼。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最近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可能會考慮在2024年下屆美國總統大選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原因是北京擔心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諸如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等對華鷹派人士將贏得2024年的美國大選。
奧布萊恩認為,中國不會做任何危及2022年2月份北京冬奧會的事情,但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之間的窗口期,可能是中國大陸認為有機會在台灣問題上採取行動的窗口期。如果台海形勢繼續惡化,這一分析很可能將不幸言中。
儘管在上個月一場紀念中國辛亥革命爆發的大會講話中,習近平重申會繼續致力於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認為這樣「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北京解決台灣問題上的時間表原本也更長一些。但是,美國對台灣毫無節制的戰略利用,以及台灣在推進實質台獨方向的反覆刺激,也可能會改變這位志在任內完成統一的中共領導人的美好想法。
習近平是這樣一位領導人:他敦厚、隱忍、有戰略定力,但是對侵犯底線的行為絕不容忍;他珍惜中美關係和兩岸和平,但不會因此而無限妥協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他和毛鄧一樣善於在戰略上謀定後動,一旦決定出手,不達目的就絕不罷休。
就在兩岸關係緊繃的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還表示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蔡英文也在一場演講中抬出比李登輝版「兩國論」更甚的「新兩國論」,這些都對北京申明的國家核心利益底線構成了嚴重挑戰。
現在,中美台都為在台海徹底攤牌做最壞打算,做軍事上突然爆發衝突的準備。兩岸民眾及國際主流媒體的涉台輿論對此充滿想象。衝突何時爆發,如何應對可能爆發的衝突,已成為中美台三地涉台輿論與國際媒體的最大關切。
台海局勢正在向中美台自我實現的戰爭預期上演。若形勢繼續發展下去,難保不會在未來某天,突然傳出台海開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