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暴雨災情比較:極端天氣下人類何以自處?

撰文:湯愷
出版:更新:

7月17日以來,中國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7月20日下午,省會鄭州出現罕見持續強降水天氣,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一時間鄭州被洪水淹沒,整座城市陷入險情。而就在不到一周的時間之前,7月14日起,強降雨天氣開始侵襲德國西部地區,而後席捲德國全境,暴雨致使德國陷入洪災。本文將就兩地爆發的暴雨災情以及兩國政府的應對進行對比分析。

降雨量對比

根據德國官方統計,德國此次降水是德國有氣象記載75年以來的最大暴雨,而德國暴雨量最大的科隆地區24小時內降水154毫米,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沒有一個德語詞可以形容」這次災難級別的降水量。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2017年德國的年降水量為835.5毫米,科隆地區的強降雨水平或相當於兩個月的降雨量。

相較而言,發生在中國河南省的降雨量比德國的降雨更為可怕。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鄭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積平均降水量449毫米,鄭州市的鄭州、登封、新密、滎陽、鞏義五站日降水量超過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20日16至17時鄭州本站降雨量達201.9毫米,超過中國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一天內鄭州市降水量則高達546毫米。21日凌晨,河南省水利廳稱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22日早,降水範圍不斷擴大,河南省鶴壁市、安陽市、新鄉市等多地迎來強暴雨,鶴壁局地24小時累計降水量已超1,000毫米,救援難度增加。

對比來看,發生在河南的降水比德國境內的降水更大更急且時間更久、影響範圍更大,鄭州小時極值降雨量甚至超過科隆地區24小時的累計降水量。

2021年7月20日,鄭州遭遇持續強降雨。圖為鄭州火車站,交警疏導交通。(朱哲/人民視覺)

強降雨帶來的損失對比

截至到7月22日早,德國洪災已造成德國與比利時境內至少170人遇難,仍有155人失蹤。這場災難已造成德國數十億歐元的損失。保險公司估計,洪水造成的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億歐元。據德國《圖片報》報道,交通部估計修復受損公路和鐵路需20億歐元。

至於中國這邊,截止到22日11時,暴雨已致使33人死亡8人失聯,逾百萬人受災,多處房屋建築被毀,部分道路塌方斷裂,還伴有漏電火災等危險,救援十分困難。河南作為中國的人口大省,等待救援的人數眾多,各方面補給困難。目前經濟損失尚在統計之中。

暴雨災情發生的原因對比

有氣候學家表示德國的強降水與低温天氣有關,「低温導致含有大量水的氣團在大氣中停留了4天。」此外,有多名政客表示德國的強降水或與氣候變化有關,一位水資源科學家表示由於氣温升高,這些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更頻繁、更有可能」。有研究人員表示地球變暖增加了海洋和河流中水的蒸發率,這導致「更多的水進入大氣層」,而這種現象會增加出現大雨和暴雨的機會。

此外,也有關於德國準備不足的討論。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地區領導人表示,「萊茵河地區的人們已經習慣了洪水氾濫,但最大的問題是小河和支流。」小河與支流準備不足致使未能有效泄洪,此外,暴雨洪災之前預警不足,英國雷丁大學一位水資源學教授說:「氣象學家發布了警告,但沒有得到重視,準備也不充分」,默克爾也表明有的地區網絡信號不佳導致部分民眾未能收到預警訊息。還有專家指責德國的城市規劃,認為城市化進程影響了土壤對於降水吸納的「海綿」作用。

與之相比,中國河南鄭州的暴雨災情更多是極端天氣所致,但也有當地準備和應對不足的問題。中國中央氣象台於21日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了導致河南發生此次罕見暴雨天氣的四大原因。一是大氣環流形勢穩定導致低值天氣系統在黃淮地區停滯少動;二是颱風「煙花」靠近致使水汽條件充沛;三是河南的山區地形使迎風坡前降水增幅明顯;四是對流「列車效應」導致降水強度大、維持時間長,引起局地極端強降水。

對於泄洪不力,除短時間內降水量過大的因素外,有部分民眾質疑河南的海綿城市項目,認為鄭州市政府花費534.8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海綿城市項目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該項目建設之初的目標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 ,防洪標準提高到200年一遇,但是河南省水利廳也稱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海綿城市項目難以應對此次暴雨。而且海綿城市項目尚在進行之中,並未完工,按照當時的規劃是到2030年全部建成。當然,鄭州當地確實存在準備和應對不足的問題,比如預警機制依然存在不足,未能提早告知市民避開大雨,居家辦公。同時,中國未能有效預測到強降雨發生在鄭州,因此未能在最佳時間制定防汛決策並開展預防措施,以及未能及時關停地鐵,致使多人在暴雨來臨時受困地鐵,上演驚魂一幕。

中德應對的措施對比

暴雨洪災發生後,德國部分地區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德國應急部門、警察和軍隊的大約1.5萬名人員迅速抵達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開展救援,德國軍隊向受影響最大的州部署了數百名士兵協助救援工作。默克爾歸國後,走訪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後並承諾迅速提供財政援助,默克爾同時表示各國政府應更好更快地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是,德國未能及時疏散民眾,在暴雨發生之前,德國以及歐洲均進行了最高級別的暴雨預警,但是德國各級政府卻未能及時有效疏散民眾,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家克洛克(Hannah Cloke)教授指出這是「制度性的重大失敗」,德國缺少一個全國性的洪災應對手段。

中國這邊,7月13日,河南省早早宣布防汛進入「戰時狀態」。知情人士透露,上周末河南省從上到下都已經動員起來,準備迎接汛情的到來。在20日暴雨來襲後,消防員、警察以及軍隊前往災情最嚴重的地區迅速開展救援,河南省防指於7月21日凌晨3時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Ⅱ級提升為Ⅰ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1日早間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同時「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紮實做好受災群眾幫扶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災返貧和『大災之後有大疫』」。21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防汛救災工作。除官方層面的救援外,網友通過在社交平台擴散救援訊息進行民間互助,當地受災民眾也在積極自救與互救。

結語:天災下人類何以自處

發生在中德兩國的天災均給兩國民眾帶來嚴重的生命及經濟損失,同時,暴雨帶來的災難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影響。德國部分民眾對救援不及時以及預警等問題表示不滿,這或將影響德國大選。而影響德國暴雨的氣候變化因素,或將推動歐洲各國與美國及國際社會的氣候談判與氣候合作。對中國來說,儘管部分民眾對鄭州的海綿城市項目表示質疑,批評官媒報道層面的不足,但考慮到確實是極端天氣,不是簡單人力所能為,絕大多數民眾還是比較認可政府。

但是,對於天災,我們必須進行反思,才能在下一次天氣異常的時候及時有效應對,使其不再成為災難。首先,兩國應該完善防汛系統與預警機制。中德兩國的暴雨帶來的洪災都暴露了各自防汛系統的不完善,而部分企業、個人對預警訊息的不重視也暴露了預警機制存在的問題。兩國民眾在暴雨發生之前均未對暴雨的級別有足夠清楚的認知,不僅是暴雨的降水量及發生的時間地點「出乎意料」,更是降雨後決策反應的時機問題。災後兩國理應加強城市泄洪能力、完善預警機制,同時提高決策反應速度,建立相關機制,避免在下次「天災」出現時應對不及時。

此外,暴雨再次暴露出全球氣候問題,這需要國際社會合作應對。兩國的災情或將促成國際氣候領域的合作。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是暴雨加劇的原因之一,因此國際社會應加強氣候合作,國際社會的氣候談判或將重啟,推動各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非傳統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