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掌權在即 新世紀的阿富汗大國互動

撰文:葉侃
出版:更新:

近來,隨着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盟軍迅速撤離阿富汗,阿富汗喀布爾政府境況愈發糟糕。不僅一再丟失戰略要地,政府軍內部也持續出現成批逃亡現象。與之相比,塔利班的進取勢頭則愈發迅猛——根據該組織近日發表的官方聲明,塔利班目前已控制85%的阿富汗國土。
在阿富汗國內局勢一團亂麻的同時,域外大國之間圍繞阿富汗問題的博弈也在密集展開。

耐人尋味的是,目前為止,中美俄三強在此番博弈中表現得相對低調,反倒是類似土耳其、伊朗、印度與巴基斯坦這樣的區域大國或次級強權表現得相當主動。

就美國來說,拜登(Joe Biden)當局的首要目標,仍然是儘快從阿富汗撤出絕大多數武裝力量,同時試圖以最低成本維持美國在阿富汗的必要影響力——華府為阿富汗政府預留的600多人規模的軍事顧問團,並努力在周邊中亞國家維繫軍事存在。

在此,華府於阿富汗事務上亦存在相當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在美國影響力相對衰落的背景下,華府基於重整全球地緣戰略的考量,愈發迫切地想從阿富汗泥潭抽身。另一方面,對於已經「苦心經營」20年,耗費甚巨的「阿富汗黑洞」(據悉美國僅軍費開支一項就累計超過2萬億美元),華府決策精英們又不甘心以「敗興而歸」的形象撤出。因此,在體面撤軍的同時,最大限度維持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1

與美國類似,俄羅斯同樣在阿富汗問題上採取守勢。由於俄羅斯地緣戰略核心圈——獨聯體(CIS)地區緊鄰阿富汗,在塔利班大舉攻城略地之時,莫斯科方面最為關注的就是其周邊地緣安全問題。

而「心領神會」的塔利班很快表現出「對俄友好」的誠意,在該組織即將完全控制阿富汗與塔吉克邊境之際,塔利班適時派出官方代表團北上莫斯科,盡一切可能地向普京當局釋放善意。

面對來自「老對手」(塔利班的前身曾是當年的抗蘇主力)的善意,普京(Vladimir Putin)當局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應對策略:一方面對塔利班有關「堅決制止極端主義外溢以及維護區域安全秩序」之承諾給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則聯合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各成員國,以集體聲明的形式敲打塔利班,稱「一旦塔阿邊境形勢惡化,集安組織將動員一切力量進行自衛反擊」。

+3

與美俄的「消極反制」相比,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低調卻不失積極。

低調者在於,目前為止只有外長王毅在出訪塔吉克時,就當前的阿富汗局勢發表過相對直接的聲明,延續北京方面一貫的「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基調,僅強調中國堅持的「調和」原則及其對阿富汗未來的期許。

積極者在於,除了於上合組織(SCO)和中俄關係等維度就「如何通過多邊機制向阿富汗提供經濟與安全援助」等問題奔走協力,更重要的是,中方已經向塔利班拋出「在阿富汗境內修建高速公路網絡連接其主要貿易城市通道」的橄欖枝。

與中美俄的相對低調不同,一些區域大國在阿富汗問題上反而表現出更加「積極進取」的姿態。

在阿富汗戰火愈演愈烈之際,伊朗高調主持了包括阿富汗政府、塔利班與伊朗在內的三方和平磋商。會談中,作為首席主持人的伊朗外長扎里夫( Javad Zarif)嚴正要求衝突雙方必須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不過,據接近伊朗官方的消息源稱,德黑蘭當局事實上已在一定限度上默許了阿富汗局勢的惡化。或許,在伊朗決策層看來,由於阿富汗局勢惡化而西進伊朗的年輕難民,也有助於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該國日益老化的人口結構,進而促進伊朗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2021年3月19日,莫斯科,塔利班和談代表前往會場。作為阿富汗和平進程的一部分,此次和談由中美俄巴共同牽頭主持。(Getty Images)

與伊朗類似,土耳其也在阿富汗問題上有所動作。根據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與拜登於上月北約峰會期間達成的共識,安卡拉方面目前已經向喀布爾國際機場派駐軍隊,以協助北約盟國安全撤離。埃爾多安此舉除了為修復與西方盟友的關係,也是為了在阿富汗的未來格局中佔據先手位置。

作為土耳其官方喉舌的《每日晨報》將上述「帝國宏圖」表露得淋漓盡致:「基於豐厚的帝國遺產、鮮明的穆斯林國家特性以及不俗的綜合國力,土耳其將在未來的阿富汗格局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但安卡拉方面的「阿富汗熱情」卻遭到了塔利班的「冷水回擊」,該組織近日發表的官方聲明公開表示「在北約預定的撤軍時限之後,即從今年九月起,任何繼續滯留在阿富汗國土的外國軍隊都將被視為佔領軍」。

由於阿富汗地緣位置的多樣性,其國內局勢的動盪也牽動着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神經。

這是7月14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拍攝的在爆炸中損毀的中企大巴。(新華社)

基於對阿富汗局勢失控後,該國難民可能大量湧入克什米爾,並經由該地進入印度北方各邦的擔憂,以及莫迪當局長期以來投機性地緣戰略試探的慣性,新德里方面在介入阿富汗局勢上頗為積極。近來不僅高調為喀布爾當局交付已購軍火,還試圖與普京當局協商,構建「旨在協助喀布爾抵抗塔利班的軍事聯盟」之可能性。

與新德里方面的「地緣焦慮」類似,巴基斯坦同樣對阿富汗亂局可能帶來的地緣安全風險憂心忡忡。隨着塔利班逐漸掌控巴阿邊境,巴基斯坦頗為棘手的挑戰即是阿富汗亂局對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安全風險問題。這一項目事關巴基斯坦長遠發展大計,但近日發生在該國西北部的中國工程師班車遭遇恐襲的事件,已經為此敲響了警鐘。

不難看出,出於對「帝國墳場」噩夢的擔憂,中美俄這樣的全球強權於當前的阿富汗亂局上不約而同地採取了「低調及間接調和」的政策方針。與之相比,那些在阿富汗問題上有着重大地緣利益關聯的區域國家,反而展現出更為積極進取的姿態。

就當下而言,在美國愈發撒手的情況下,俄羅斯、伊朗乃至巴基斯坦等國對阿富汗局勢的影響力依舊舉足輕重。而就長遠而言,中印兩國在阿富汗問題上沒有類似於美俄那樣的歷史包袱,有利於兩國採取更靈活的政治斡旋。然而相較於印度,中國自身強勁的基建與產業輸出能力,也將令北京依循「多邊協調」、「以發展促安定」的思路,在阿富汗擁有更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