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均否認 中美新冷戰會打響嗎?|專家有話說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雖然有關中美冷戰的聲音存在已久,但自從美國經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右翼主政四年開始,到拜登(Joe Biden)上台後延續前任的部分策略,有關中美新冷戰的討論就越來越多。2021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遼寧大廈舉行的第十四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100多場論壇討論會上,第一場就是關於中美是否走向新冷戰的問題。筆者參加了現場專家、學者以及國關學子們的討論,整理了一些亮點,供讀者朋友參考。這是第一篇。

很多人願意從美蘇冷戰視角,比較中美競爭是不是新冷戰。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和布雷默(Ian Bremmer)等國外學者都提出過新冷戰。在中國國關圈,過去幾年新冷戰一直是個偽命題。很多學者不屑於或不願意討論這個話題,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純屬杞人憂天的想法,甚至有些政治不正確。但從特朗普執政末期開始,白宮和國會的一系列做法又讓冷戰的提法擺在了桌面。

拜登將自己對歐盟和北約的外交視為一種「對華優勢」。(AP)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美國升級戰略博弈,對中國的打壓目的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阻止中國趕超;第二,瓦解中國模式和合法性;第三,阻止中國影響力的擴大;第四,阻撓中國的國家統一。在美蘇冷戰後,美國志得意滿。所以就有人認為,對於中國,試一試遏制又何妨?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呢?

「新」與「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trategy Studies)研究部主任王鵬在討論會上提到了「中美新冷戰」究竟有多「新」,有多「冷」。而衡量中美究竟是不是新冷戰,或者判斷「新」的標準關鍵看四個標準。這四個標準分別是主體是兩個敵對陣營;目標是爭取意識形態主導權或體系霸權;條件是擁有核武器,否則就就不叫「冷」戰;手段是代理人戰爭。也就是說,領頭者是「冷」的,但在世界各地局部是「熱」的。

其中,條件方面,中美都軍備核打擊能力。而手段方面,中國並沒有打代理人戰爭的歷史,也不會有這種意願。

就主體而言,王鵬提到,中國只結伴,不結盟。在中美兩級的分裂的背景下,即使中國沒有拉幫結派的主觀動機,但客觀上中國捍衛主權或回擊西方攻擊的時候,在這個動作的過程之中,國際社會也會有一個自動的選邊站過程。此次黨建100周年,如果以賀電為選邊標準的話,1,300多個賀電,包括156個元首和政府首腦賀電,基本上來自發展中國家或它們的政黨。而發達國家基本上不予理睬。

+1

就目標而言,美國毫無疑問是確保全球領導權和霸權,並且一直強化在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的打壓。但中國更注重自己國內的合法性,只不過這種合法性不可避免地會衍生出一些外界所說的「大外宣」。

所以,王鵬用「4個0.5+2個1」形容中美新冷戰,也就是以上四個方面。中國只佔到0.3或0.4,絕對不是美國的0.5。當然,中國也絕對不是0。2個1則是指科技和產業。在經濟科技領域的冷戰,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將體現贏者通吃的特點。在這些新型領域,中美要想和平共處很難,要麼贏家通吃,要麼形成兩個偶爾相交的平行市場。

多孔鐵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章珏不認為中美處於新冷戰。她提出,中美當前的競爭關係實際上呈現「多孔鐵幕」(Porous Curtain)的特點,這和美蘇鐵幕(Iron Curtain)相對的。而所謂的冷戰之說只是一種現象或策略。和王鵬提到了意識形態對抗和代理人戰爭這兩個「冷戰條件和手段」,中美競爭都不滿足。即便中美在南海等地發生衝突,中國則是直接參與,而非出現代理人戰爭。

在她看來,美蘇競爭是封閉得到,而中美競爭是多孔的。兩種鐵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二者都是雙邊競爭關係的一面,也就是戰略競爭,都是崛起大國和霸權大國之間的權力鬥爭。其中,霸權國家採取遏制政策,終極目標都是爭奪全球領導權。但是,不同的是,中美核心競爭領域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數字技術。美蘇冷戰期間,小國是選邊站,但現在中美競爭,小國或中等國家則是「hedge」(對沖),也就是對中美都保持合作關係。

兩種鐵幕外在表現也不同。她認為,過去美蘇是相互孤立、徹底脱鈎、全面對抗,從在於兩種不同的平行國際秩序;現在中美競爭與博弈關係則是相互依賴的競合關係、部分脱鈎、相互競爭,根植於一種國際秩序。而且中國也是這種國際關係與秩序的維護者。

她認為,拜登政府的做法也是支持這一「多孔」理論的。這尤其體現在數字科技領域。技術博弈已經是拜登對華競爭的前沿。

科技冷戰

江西財經大學一帶一路研究員院長陳哲舉例認為,夫妻之間,不理對方,就是冷戰。一方很主動,是不是冷戰?如果兩人還住在一個屋子,但因為某個因素還使用一台冰箱,這還叫不叫冷戰?照此判斷中美兩國,美國真正進行全面冷戰是不現實的。但是,在科技領域,中美正在進入冷戰。

陳哲提到,美蘇冷戰聚焦軍事題材的博弈,是封閉性的,有明確的針對性;今日中美博弈更聚焦經濟科技題材。而且,在軍事安全層面,中國無法和美國對等博弈。

 2021年7月5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峰會。(中國外交部網站)

就未來中美博弈走向,陳哲認為,美國主要的問題是「不適應和不堅定」,也就是不喜歡中國的崛起與發展,不適應中國的發展;但美國對中國打壓又是不堅定的,無法完成脱鈎,彼此依存度高。而且,美國自己也不是鐵板一塊,和中國脱鈎不現實。即便美國徹底和中國脱鈎,美國市場也會很快被其他盟友替代。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大體上認可現場學者的發言,認為現代國際關係中政治和安全層面的博弈是在逐漸削弱的,而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競爭則在不斷上升。尤其是數字領域,這已經是一大競爭資源。

但是,吳心伯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見解。對於王鵬的判斷,吳心伯認為,稍顯粗糙,但總體上成體系;對於「多孔鐵幕」的提法,吳心伯提到了一個該提法忽略的關鍵點:中美競爭領導權是不一樣的。

吳心伯教授認為,中國也想做領導者(leader),但中國的邏輯思維是集體領導(collective leadership),是成為領導者「之一」。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國家可以扮演領導者。但美國講的領導者就是隻有美國一個,是排他性的,中國是集體性的,這是最大的區別。

總體上,與會學者認為,中美加大戰略博弈的大趨勢不會改變,至於是不是應該叫新冷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重要是,中國政府不應戰,不參與。也有聲音認為,要想避免新冷戰,前提就要確保自己能夠打贏。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中美新冷戰可以是一個值得討論的真命題。

不過,大致觀點認為,中美不可能全面冷戰,但在個別領域,或呈現冷戰特徵,尤其在科技和數字領域。對於美國而言,即便其官方宣稱不和中國打冷戰,但在實際操作中,也是在以冷戰的方式對中國進行打壓。本論壇下一篇文章將介紹學者們關於「如何反擊美國的冷戰式打壓」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