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流大洗牌 鐵路貨運獨佔鰲頭|專家有話說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被疫情籠罩的2020及2021年,作為世界經濟一大驅動力的西太平洋地區遭遇多重挑戰,各國封鎖措施中斷了空運和海運、貿易雙邊貨物流量不平衡造成中歐之間嚴重的「返程空箱」情況......
結束了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討論,跨歐亞運輸國際協調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uncil on Trans-Eurasian Transportation)秘書長貝索諾夫(Gennady Bessonov)接受《香港01》採訪,解讀博鰲論壇所聚焦的「亞洲視角」為何、各國如何應對受疫情衝擊的全球貿易所留下來的挑戰、企業又應該如何調整策略。

01:作為世界主要的經濟增長中心,西太平洋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地區從疫情恢復的速度也快於其他區域。您是否同意該地區的經濟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

貝索諾夫:確實。作為全球經濟的驅動力之一,西太平洋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危機中,該地區或許變得更加重要。

COVID-19疫情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而且改變了全球和區域市場的狀況。由於各國之間邊境關閉和封鎖政策的實施,全球總體的生產能力大大減少。

這嚴重打擊了全球物流以及原材料和成品的供應鏈。疫情破壞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往常的聯繫,使物流公司的業務發生了重大變化,需求變化、停產和限制措施造成了貨物流量不平衡。

儘管海上運輸仍然佔據了國際貨物運輸的主要份額,疫情期間鐵路運輸比重有所增長,尤其是連接中國-歐洲的快運貨物列車運輸的增長。

COVID-19的傳播中斷了空中和海上運輸,從而給增加鐵路運輸的市場份額帶來機遇。

2020年,中歐貿易雙邊貨物流量不平衡造成嚴重的「返程空箱」情況。由於歐洲運回中國的貨物量不足,大量空集裝箱被運回中國。(Getty)

經此一疫,鐵路被證明是最穩定、最可靠的運輸方式。念及世界各地港口的疫情限制,及隨之而來的海事和航空物流失衡,鐵道運輸則確保了穩定的交貨時間和充足的貨運班次。

在檢疫期內,西太平洋地區中國際運輸中的主要貨物為防疫醫療物資。

東西貿易走廊上的運輸量則主要來自中歐之間。而2020年中歐之間的物流服務比2019年增長61.6%,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比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了兩倍。

因此,西太平洋地區對國際產業和供應鏈維持平穩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還確保了其他國家醫療物資的供給。

西太平洋地區的鐵路公司在安全,基礎設施,軌道車輛和維護等領域加速推行數碼技術的運用,對鐵路運輸和物流業務的數碼化進行大膽投資,竭盡全力在數碼化進程上取得突破,以求轉變和發展。

01:您認為阻礙西太平洋地區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

貝索諾夫: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宏觀經濟危機和世界貿易的新格局導致了供應鏈、運輸服務市場結構、地理和貨物運輸量的變化。

隔離措施的推行造成世界許多地區和經濟部門停滯不前,導致經濟聯繫、價值鏈被切斷。

在實行隔離政策期間,各國政府對貨運列車沒有施加任何限制。貨運列車被認為是為人們運送必需品的主要手段,例如食物,煤炭以及醫療和衛生物資(例如藥品、個人防護設備等)。然而,在此期間,貨運列車的總班次卻下降了。

在此背景下,集裝箱總量則顯著增加。同時,貨物流量的不平衡也在加劇。2020年,中歐集裝箱「返程空箱」的情況加劇,從歐洲到中國的返程集裝箱裝載率僅為46%。

為了確保集裝箱的運輸平衡,貨運基地的可持續性的擴張是必要的,這要通過吸引歐洲集裝箱運輸流量、支持歐洲製造商採用貨運列車來運送貨物來實現。疫情已經迫使鐵路公司適應新的物流環境。

病毒的傳播中斷了空中和海上運輸,從而給增加鐵路運輸的市場份額帶來機遇。(Getty)

為了符合隔離期間保護勞工的要求,大多數員工開始遠程工作、在線召開生產會議和活動。

由於其他物流途徑被迫中斷,鐵路運輸的負荷增加,並造成物流速度的調整,但總體而言,在困難的情況下,人們發現鐵路運輸是一種高效、快速且安全的貨物運輸方式。

事實證明,鐵路運輸是一種於發貨人而言有效的應急方案。

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程度仍然難以估量。但是,其破壞性影響將在國際貿易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一點是越來越清楚的。企業應該重新審視在COVID-19後的世界中可以推動增長並提供競爭優勢的市場和貿易關係。其考量的重點應該放在能引致(疫後)未來成功的策略上,而不是疫情上。

隨着經濟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繫變得不平衡,國家之間實施的經濟制裁也影響了第三方的經濟。因此,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連通性格局,並對經濟造成不良影響,且與所有這些在做生意並創造附加值的市場參與者相背離。

在我看來,疫情後的恢復階段需要對政治和經濟進行分割。如果我們想更快地恢復,則應優先考慮B2B連結和基於經濟因素的貨運自我構造。

過境運輸鏈的起源和目的地位於世界各個地區,彼此之間的合作尚不充分。考慮到運輸的優化反過來會影響貿易趨勢,這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利器。

01:今年的博鰲論壇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全球治理中的亞洲視角」。亞洲視角到底是什麼?它可以如何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幫助?

貝索諾夫:亞洲視角將亞洲視角應用於世界和比較政治。它以當代為關注焦點,探討影響着亞洲的跨國性、區域性以及國際性議題。亞洲視角歡迎跨學科研究,並致力於促進學者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思想交流。

這可能對全世界的決策者有很大幫助,因為它涉及了解並建立亞洲新多邊發展中的成就與失敗;在亞太地區的區域交流趨勢和國際關係;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的亞洲戰略傳播;「第三國」商業合作的案例研究;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