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大棒」落錘超預期 全球貿易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對等關稅大棒」落錘超預期 全球貿易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在他自稱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布對全球185個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措施。此外,特朗普當日還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首先,對等關稅的幅度遠超預期。按特朗普說法,徵收邏輯為非美國家對美貿易壁壘(折算成關稅稅率)的50%,且最小值為10%。

特朗普向全球185個經濟體開徵「對等關稅」,具體關稅稅率如下: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其中日本、韓國、台灣、越南和柬埔寨都榜上有名。(X@RapidResponse47)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向185個國家宣布對等關稅,圖為美國向每個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X@RapidResponse47)

分國別看,中國34%、歐盟20%、越南46%、台灣32%、日本24%、印度26%、韓國25%、泰國36%、瑞士31%、印尼32%、馬來西亞24%、英國10%、南非30%、巴西10%、新加坡10%、菲律賓17%。據白宮消息稱,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在此次對等關稅列表中,且此前的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合格產品繼續處於豁免。初步估算,本次對等關稅完全落地後,美國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將上升大約17個百分點,升至20%以上。

特朗普本次公佈的關稅稅率高於此前按照關稅+VAT估算的各國可能面臨的關稅稅率。是因為美國商務部將市場准入、政府補貼、壓制人工工資、限制進口等非關稅、非增值稅壁壘在決策中佔了重要位置。其官網文件大段大段闡述了中、印、德、日、韓、阿根廷、巴西等非關稅、非增值稅壁壘。

白宮文件明確指出,10%和對等關稅是在現有關稅上的額外徵收(in addition to)。按照這一方式估算,中國的34%是疊加到之前20%的芬太尼關稅上的,也就是累積關稅是54%。如果進一步考慮2018-2019的301關稅(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大約為12%),則累計對華有效關稅幅度可能在66%。301關稅不在本次對等關稅的豁免名單中,理論上它和對等關稅是不重疊的。但如果301被豁免,則對華關稅幅度為54%。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玫瑰園,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手持簽署的關稅行政命令。(Reuters)

但近年來,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正在穩步脫鈎,減少了相互依賴,減輕了關稅措施的影響。在2018年至2024年期間,中國佔美國貿易總額的份額從15.7%下降至10.9%,同期美國佔中國貿易總額的份額從13.7%下降到11.2%。最新關稅對中國來說是「相當可控的」,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只佔整體經濟的一小部分,而汽車幾乎對美國市場沒有出口。據推算,即使特朗普全面禁止從中國進口產品,可能也不會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造成超過一個百分點的影響。

市場走勢呈現非常明顯的衰退交易邏輯,而非傳統的「關稅交易」。美股期指暴跌,截至4月3日上午6:30,納指和標普500的期指分別下跌4.3%和3.5%。美債利率大幅下降,10y收益率下行15bps至4.05%左右。美元指數先漲後跌,整體震盪。

民調機構數據之前已經對特朗普政府處理經濟的方式發出警告。美聯社與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於3月31日公佈的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在美國與多國貿易爭端不斷升級之際,約六成受訪美國人不贊成本屆美國政府處理關稅和貿易談判的方式。

中金:美國恐面臨更嚴竣滯脹

中金公司表示,經過計算,如果關税完全落地,美國的有效關税率從2024年的2.4%大幅上升了22.7個百分點,至25.1%。這一水平超出了此前預計的極端情形。對美國而言,如果上述關税持續下去,美國經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滯脹」風險。關税本質上是政府增加税收,企業與消費者承擔成本,其效果等同於財政緊縮。

特朗普加徵關税將導致貨幣從私人部門回籠政府部門,私人部門淨資產減少,投資和消費支出將受到抑制,經濟增長下行將難以避免;關税還會推高物價水平,增加通脹在短期內的上行壓力。

中金公司表示,不考慮匯率變化影響下,計算顯示,在之前的關税基礎上,再疊加對等關税,或將推高美國PCE通脹1.9個百分點,增加美國財政收入7374億美元,降低美國實際GDP增速1.3個百分點。面對「滯脹」風險,聯儲局短期內或難以降息。而聯儲局難以降息意味着「聯儲局看跌期權」缺失,這將進一步加大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市場向下調整壓力。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圖為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等關稅措施。(Reuters)

從理論上看,加征關稅將使美元走強,降低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導致美國當地的生產和就業被進一步取代。同時,多國已準備好對美國關稅政策採取報復措施。一旦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爆發大規模關稅戰,美國通脹率、失業率均將大幅上升,美國經濟也將面臨更嚴重的衰退風險。

特朗普美國無視全球貿易結構和貿易規則,與各國為敵開打貿易戰,主要基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是其有恃無恐的最大籌碼,以此來拿捏貿易對手。不過,美國市場並非沒有軟肋。美國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究竟由出口商承擔,還是進口商支付?當然是由美國進口商支付。

如果美國的進口商有超強議價能力,或在其他地方能找到價廉物美的替代商品,或可消化加徵的關稅;如果進口商不具備以上能力,那麼只有把加徵的關稅部分轉嫁給國內消費者,一損俱損,美國經濟和普通民眾將為關稅埋單。同時由於面臨貿易對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美國的生產者和出口商也會面臨出口困難的窘境。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他的關稅政策可以同時實現三個目標:首先,增加稅收,彌補聯邦財政預算,填補美債缺口;其次,逼着海外的製造業回歸美國;實現美國外交、安全的戰略目標,迫使競爭對手讓步。但實際上,這三個目標就是個「不可能三角」,沒有國家會同時在兩個以上的方向讓步。特別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大部分國家都同美國一樣面臨自身巨大的債務窟窿。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圖為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Reuters)

如今面對美國關稅的大規模上漲,使得很多的貿易變得無利可圖,自然而然的就會把全球市場分割成「兩個世界——一個是圍繞着世界第一大消費國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市場,一個是圍繞着以世界最大製造國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歐市場。美中之間形成分裂,會讓很多國家為了不丟失市場,只能佈局兩套供應鏈體系,最後都會因為成本的激增和性價比的下降,導致其喪失了市場競爭力,最後只能夠依附於中美兩國的企業。這個趨勢已經形成,在這輪美國對等關稅大棒後的未來會更加明顯。

全球貿易戰開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魚死網破亦有可能,即出現全球貿易萎縮、經濟下行的大蕭條局面。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