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 承諾會見達賴喇嘛 拜登須認清四個現實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他的新政府很有可能會延續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期間出台的一些對華強硬舉措,包括國會和白宮近三年來通過的涉華法案,都有可能給下一階段中美關係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其中,在特朗普執政時期處於「休眠」狀態的西藏議題,似乎在拜登執政之際又被國會兩黨提上了議程。那麼,拜登新政府究竟會不會或者如何藉西藏議題施壓中國?

特朗普政府很少關心西藏或新疆等中國議題,即便是台灣和香港話題,也是因為臨近大選之際右翼不得不打的「中國牌」。特朗普本人優先關注經貿議題,對西藏及其在中美關係中的敏感性也沒有基本的認知,任內也沒有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他執政後的國務院官僚體系混亂,前三年也沒有專門的西藏問題特別協調員。

2015年9月25日,在美國國務院舉行的歡迎午宴上,時任副總統拜登和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碰杯。(Reuters)

不過,在國會的施壓下,特朗普還是於2018年12月簽署了《西藏旅行對等法》(The Reciprocal Access to Tibet Act),對限制美國人前往西藏旅行的中國官員進行制裁。自那以後,特朗普還簽署了涉及台灣、香港和新疆議題的法案。今年1月,美國眾議院還通過了《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Tibet Policy and Support Act)。

競選期間,拜登曾通過競選團隊發表聲明,指控中國政府「進一步收緊對西藏的控制」,「損害西藏人權和宗教自由」,承諾拜登上台後會和達賴喇嘛舉行會面。但是,拜登方面這一表態更多還是為了競選的需要,目的主要還是為了批評特朗普,而非真正關切西藏議題。

在拜登團隊看來,凡是特朗普對華示好的舉動,或者對個別中國議題視而不見的姿態,拜登都可以批評。比如,特朗普政府促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就被拜登批為「空洞」,而特朗普拒絕關注西藏議題,也被拜登指控為無視美國價值觀的重要性。

避開選舉政治,拜登新政府從價值觀層面也會關注西藏議題。在這一方面,拜登民主黨政府延續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西藏立場的同時,批中國時將更務虛,言辭激烈程度甚至超越特朗普政府。但是,拜登新政府想要將西藏置於對華決策的中心位置,絕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他不得不面對四個不同的現實。

第一,拜登第一個任期以內政為先,外交注重修復形象、盟邦關係和合作關係。他國內的工作重點依然是經濟復甦、疫情防控、司法改革以及應對種族歧視和氣候變化等問題。西藏、新疆、台灣和香港議題,都將是美國對華決策的摩擦因素,可能會影響雙邊關係舒適度,但終究左右不了雙邊關係大局。拜登新政府如果圍繞它們制定對華政策,很難讓外交真正意義上服務於內政利益。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一直重視同美國白宮的聯繫(點擊瀏覽大圖):

+1

第二,按照特朗普政府的鋪墊及當前兩黨對華強硬輿論,西藏、台灣、香港、新疆都將是美國左右兩翼關注的熱點話題。雖然有美國議員將四個話題疊加解讀,但這些議題所涉矛盾點、對美利益相關性各異,拜登新政府很難同時在這些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發力。

第三,中國在西藏議題上一直佔據主動權和話語權,打西藏牌已經不是美國政府的上上策。美國過往借西藏議題遏制中國的策略並未奏效。重新執政的民主黨如果延續過往策略,聚焦人權、宗教自由等問題,反而會讓美國「局外人」的身份更加凸顯。

第四,近年西藏局勢趨穩,這和美國不插手的姿態有關。在維護好西藏穩定的基礎上,中國近年推動西藏經濟發展建設,姿態比以往更加開放和自信。

現在,美國左右兩翼都要求中國不設前提地同達賴喇嘛對話,態度和立場並未發生大的變化。達賴喇嘛雖然持續釋放善意,但立場仍然停留在奧巴馬執政後期時的狀態。

對於洛桑森格(Lobsang Sangay)領導的西藏流亡政府,它的合法性很難獲得認可。雖然它近來積極接觸美國政府,但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團隊,都沒有正面回應過它的訴求。美國也看重達賴喇嘛的角色,中方也只認同和達賴喇嘛的直接溝通。

總之,美國和達賴喇嘛方面立場並沒有大的變化,反而是中國通過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把握了西藏問題上的話語權。拜登新政府如果延續價值觀外交那一套邏輯,重拾西藏議題,對華施壓,也很難取得什麼突破。

當然,經歷這次權力更迭,特朗普輸得並不甘心,拜登執政合法性將持續受到質疑。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贏得國會和選民的支持,拜登不會放棄在西藏問題上展現對華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