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安全卸任 美國司法腐敗該如何解決?
12月14日,就在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確定拜登(Joe Biden)當選總統時,特朗普發推,宣布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將在聖誕節前辭職。隨後,巴爾也公布了辭呈,並從應對疫情、經濟、移民和中國等方面,對特朗普又是一番讚美。
這是特朗普和巴爾之間的一種妥協。一方面,特朗普選擇在選舉人團確立拜登作為當選總統的合法地位之際公布這一消息,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他在此時宣布巴爾,也凸顯出了他對巴爾的信任度已經降至最低。特朗普一直寄望司法部能夠推動訴訟,推翻大選結果。
但無論如何,白宮對外公關只會說是巴爾主動離職。特朗普給巴爾留足面子,巴爾離開政府後也保證不攻擊特朗普,畢竟巴爾擔任司法部長期間經手了很多絕密情報和資料。所以,巴爾的辭職相對而言是安全的、和平的。
應該說,早在一年前,巴爾就已不適合擔任司法部長,因為他已經打破了司法部在行政部門當中的中立地位,促使其成為白宮和特朗普個人權力擴張的工具。
譬如司法部建議為特朗普盟友減刑;巴爾也否認通俄門調查結論,尋求撤銷對特朗普親信的指控;巴爾也質疑郵寄選票的有效性並和特朗普一道攻击左翼激進分子。巴爾還曾對抗地方和聯邦民主黨人,稱美國要避免走社會主義道路。在大選年,巴爾甚至幫助特朗普打中國牌,發表對華不實指控。
巴爾甚至通過司法部民權司(the civil rights division)威脅對那些施行「居家令」、對抗議示威者「示軟」的民主黨州長採取法律行動,而又對疫情反撲、病例激增的共和黨州州長隻字不提。比如,對於密歇根州、賓州、紐約州、緬因州和華盛頓州採取的「居家令」,司法部則指控此舉拖累美國經濟。巴爾也支持切斷對民主黨主政城市的聯邦救助。
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對華博弈中,司法部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除了下令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以外,司法部近兩年來也配合白宮,利用寬泛且模糊的國家安全理由,對華為、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打壓,並進一步限制中國在美投資。
特朗普撕裂民主,打造屬於符合自己意志的官僚決策圈,也是為了清理所謂的「深層政府」。司法部就被包裝為了「深層政府」的一部分。借清理「深國政府」,特朗普就可以寄望司法部為自己政治利益服務,司法部長就可以越格行事。如果司法部保持中立,不插手黨派政治,刻意保持中立,反而會被特朗普定性為「深層政府」。
可見,特朗普執政期間,司法部捍衛法治時很難保持客觀、中立。
其實,司法部作為行政部門,本身很難遠離政治。美國法院也是如此,畢竟他們的負責人都是由總統任命。只不過,在兩黨極化鬥爭的背景下,加上特朗普個性化的執政方式,司法部更多地被政治介入。它既沒有獨立於民主黨,也沒有獨立於共和黨,更沒有獨立於國會和白宮。這已經是美國多年來的常態。
拜登上台後,急需修復司法部信譽,避免其成為總統的權力工具。首先,他提名的司法部長人選不應該過多篤信總統權力的擴張,尊重三權之間的平衡;其次,拜登組建的司法部團隊需要重新審核司法部的一些既有指控,釐清什麼是真正意義的國安威脅,避免一些莫須有的指控誤導美國決策。
對於新政府的司法部是否會起訴特朗普,拜登已明確表示,不會像特朗普那樣,指示司法部對特朗普展開調查,而將決定留給檢察官或者地方法院。這一立場已經和特朗普政府劃清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