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 | 拜登特朗普均自信會勝選 選後民眾暴動可能性有多大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2020美國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11月4日凌晨發表講話說,在所有的票清點完之前,選舉就沒有結束。他還說,他會贏得賓夕凡尼亞州(Pennsylvania),「我們正在贏得這場選舉的路上。」

與拜登認為自己在贏的路上不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隨後4日凌晨2時20分左右的演講中稱他獲得了「重大勝利」。他指責選舉是一場騙局,大選存在「欺詐」,「這是對美國公眾的欺騙,是這個國家的尷尬」,如果還繼續計票,他將訴諸最高法院。

特朗普的意思非常明確,他已經贏了,並且認為以後的計票不算數。在大選還未結束時就斷言選舉存在欺詐,就揚言要上訴到最高法院,這是各方普遍擔憂的情況。美國會不會因拜登特朗普互不承認對方勝選而爆發激烈的衝突,選民暴動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筆者看來,零星的暴力事件可能會有,但出現大規模暴動的可能性較小。

在郵寄選票尚未完全點算完畢的情況下,特朗普的選情表現再次超越各民調預估。(Getty)

美國是一個成熟的選舉社會,選民對於接受選舉結果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組織選舉、投票、接受結果,是程序正義的體現。這是政治,更是關乎社會契約。因此無需過於擔心選民不接受選舉結果,揭竿而起的情況。

美國政治對於出現選舉糾紛有充分的制度設計準備。截至目前美國社會發生過四百多起選舉訴訟,大多數選舉程序引發的訴訟最終都由各聯邦州的法院來做出裁決。2000年大選布殊(George W Bush)戈爾(Al Gore)對於佛州的選舉結果有異議,兩人將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歷經36天的「世紀司法大戰」,最終還是通過判斷解決了問題。歷次選舉,兩大競選陣營都會成立相應的法律團隊,此次特朗普和拜登也不例外。兩人對於通過法律解決問題有充分的準備。

美國憲法對於選舉糾紛也做出了安排。如果選情出現平局或聯邦州層面的選舉結果引發法律糾紛,使得任何一位候選人都無法獲得多數。那麼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將由新選舉產生的眾議院在1月6日確定總統人選。美國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十九世紀。

如果某聯邦州由於法律糾紛等原因,不能在12月8日前確定選舉人,那麼國會就有權拒絕接受該州的選舉結果。如果到1月20日總統就職日,仍無法確定總統人選,則將依據美國總統繼任順序選出代理總統。

+1

特朗普要求停止計票的說法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一方面,這並不代表特朗普一定會上訴到最高法院。計票還在繼續,如果未來的計票結果顯示特朗普贏得了勝利,他自然不會再同拜登糾纏。

另一方面,如果點計郵寄選票的過程中,拜登以微弱優勢贏了選舉,特朗普會以此大做文章,將此作為自己敗選的藉口。民主黨共和黨很有可能由此引發一系列的政治惡鬥。但是煽動民眾鬧事,由此引發大規模動亂的可能性較小。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郵寄選票被大多數州所接受。今年10月,美國最高法院已經裁定,賓州(Pennsylvania)在大選日(11月3日)之後三天內收到的郵寄選票都可被登記為有效選票。即便大法官團隊後加入了特朗普任命的巴特雷(Amy Barrett),未來推翻此前裁決的可能性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