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兩國措辭現巨大差異 班公湖衝突走向何方
過去的8月29日、8月30日、8月31日三天中印兩國軍隊在邊境的班公湖一帶發生對峙險些再次釀成流血衝突事件。印軍已經佔領控制了一些地區,解放軍宣稱正採取必要應對措施。未來形勢將向何處發展值得關注。
中印雙方對衝突的描述有顯著差異。
從事件發生時間看,印度國防部8月31日發表聲明說,「2020年8月29日夜間至30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違反先前在拉達克(Ladakh)東部對峙期間經由軍事和外交接觸達成的共識,採取挑釁性軍事行動改變現狀。」
而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8月31日就中印邊境局勢發表談話指出,「8月31日,印軍破壞前期雙方多層級會談會晤達成的共識,在班公湖南岸、熱欽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線佔控,公然挑釁,造成邊境局勢緊張。」
印度宣稱的事件發生時間集中在8月29日和8月30日,中方宣布的事件發生時間是8月31日。
很明顯,中印雙方各自規避了一些重點,挑選了對自身有利的事實片段。
從發佈信息的主體看,印度發聲明的是印度國防部,中方發佈信息的是西部戰區。也就是說,印度將應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放在了國家軍事行動的層面,中方的應對停留在戰區一級,並未擴大化。
從對行為的描述看,印軍先動手。中方指責印度非法越線佔控,印度國防部的聲明說「印度軍隊先發制人,在班公湖(Pangong Tso)南岸採取措施加強了印度的陣地,挫敗中國單方面改變地面事實的意圖」。所謂「先發制人」,自然也就是先動手的另一種表達。印方預判解放軍可能採取行動,所以先發制人佔領了一些地區,為了預防「中國改變地面事實的意圖」而率先改變地面事實。
從對事件的定性看,作為先出手的一方,印度強調正在楚舒勒(Chushul)召開旅長級旗幟會議,是不希望事態進一步惡化,希望和談平息局勢的意思表達。
解放軍在班公湖的實際控制遠大於印軍,點大圖瀏覽:
印度媒體廣泛報道的細節顯示,解放軍有約大約25名士兵穿越了實控線(LAC),約有100名或者500名不等士兵雲集實控線附近。不難猜測在這過程中,解放軍有所行動,中印雙方的一線士兵之所以沒有發生類似於加勒萬河谷的流血衝突事件,在於解放軍的克制,解放軍並未強力阻止印軍。
解放軍在班公湖地區的駐防和控制更為穩固,並非沒有採取措施的手段,只是沒有採取措施的意圖。之所以並未採取激烈對壘措施,大概源於中方一方面不希望再次發生流血死人,另一方面也在繼續奉行不打第一槍,不首先動手的原則。
加勒萬河谷發生流血衝突事件後,班公湖衝突並未有流血事件,中印雙方都不希望惡化兩國關係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未來兩國可能會進一步訴諸談判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