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係:道路不平 方向不變
中印兩國在達拉克邊境地區的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印度方面目前已有20人死亡。這次衝突是1975年以來中印邊境對峙中首次出現人員傷亡,至今仍然在輿論中發酵。
6月22日,中國南疆軍區司令柳林少將與印度第14軍司令哈林德・辛格(Harinder Singh)中將在丘舒爾(Chushul)-摩爾多(Moldo)匯合點舉行邊境會談。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方面呼籲中國遵守兩位將領6月初會談中達成的撤離加勒萬谷地及其它爭議地區的承諾。可能涉及的議題還包括解放軍在拉達克附近接近印度領土處部署空軍設施,包括戰略轟炸機的舉動。類似談判在未來一段時間料將繼續。
中印衝突受到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中印雙方的表態、印方死亡士兵引起的國內抗議活動、雙方在軍事和外交層面的繼續對話磋商都持續發酵。目前,除了關於中國解放軍傷亡情況的猜測不斷,外界的輿論也開始聚焦這次衝突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
衝突之後的中印關係
中印邊境1962年發生的戰爭直到現在還是兩國關係的一道陰影。同樣,2017年發生的洞朗對峙,也曾讓兩國關係陷入低谷。此次中印衝突發生軍人傷亡,更讓一些輿論認定,這將對中印關係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有三種說法比較突出。
第一種說法提醒中國不應低估中印衝突的長遠影響。英國《衛報》6月21日報道以《習近平很強硬,可是中國能夠付出把印度變成敵人的代價嗎?》為題,在承認中國經濟與軍事規模是印度5倍的同時,指出中國「咄咄逼人」低估了這場衝突的負面效果。
報道援引美國國務院前高級顧問泰利斯(Ashley Tellis)表示,「由於這場衝突印度普通民眾和政客對中國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這可能會在經濟和外交上產生長期的分歧。」另外還援引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印度項目負責人馬丹(Tanvi Madan)指出,「我懷疑中國在印度失去了一代人,其中許多人原本將中國視為機遇。基本上,現在他們會說不能信任他們(中國)」。
第二種說法是中印衝突可能將印度進一步推向美國。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21日刊文《邊境衝突後,印度將權衡更緊密的美印關係》,稱曾經堅定保持中立政策的印度,不僅在近年來和華盛頓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還擴大了和日本、澳洲等其他美國盟友的防務合作。文章暗示,美印已經穩步擴大了經濟和軍事聯繫,印度在衝突過後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
第三種說法是中印衝突可能促使其他民主體制國家加強合作,以應對中國的威脅。6月19日,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弗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在英媒发表文章,其中指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的崛起」將塑造不再容易定義的國際體系。
文章稱雖然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常被描述為中美競爭,但是實際上一批民主國家的利益日益趨同,這些國家會加強多邊合作以應對中國。文章還把中印衝突和中國對香港、台灣問題的態度聯繫在一起,暗示其對民主世界的威脅。
「中國咄咄逼人」難以成立 雙方逐步降溫
中印衝突的影響被低估了嗎?此次衝突是否將影響兩者的合作,又對印太地區的格局有和影響?分析這次衝突事件對兩國關係的真正影響,首先還是要回到這次衝突的本質。
中印的這一輪邊界對峙從4月印度在拉達克加勒萬谷建成一條公路和橋樑開始,雙方加強邊境兵力之後,也進行了軍長級別的談判。儘管對沖突的原因各執一詞,但是雙方沒有破壞此前互不開火的協議,造成人員傷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衝突地區地勢陡峭、氣候惡劣,雙方軍隊決策層縱使料到會一如往年出現鬥毆事件,但恐怕都未能料到會釀就重大人員傷亡。
要注意,這場衝突雖然嚴重,但是本質上是邊境爭端。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印雙方都表現地相當強硬,印度防長辛格(Manmohan Singh)已將死亡的士兵稱作英雄。邊境問題事關國家領土完整,任何國家也都不會輕易退讓。可是從後來中印官方的反應來看,顯然都不願意看到事態升級。
中印外長6月17日的通話,最終也表示「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儘快使現地局勢降温」。從印方整體的表態來看,對抗的姿態和2017年洞朗對峙期間有很大差距。
因此,中印此番衝突從事件本身來講,很難上升到地緣政治和戰略層面。洞朗對峙之後,中印就邊境問題摩擦以及雙邊關係的管控顯然已經有了更深層更長遠的認識。兩次「習莫會」的共識,當下也並沒因為這場衝突而打破。雙方處理這次事件的態度,特別是中國低調處理傷亡情況的態度,很難說是在 「咄咄逼人」。
前路不會一帆風順 前行方向並未改變
基於這樣的認識,輿論之中的很多說法就出現了漏洞。從中印關係的本身來說,民間的民粹主義情緒高漲的確對政府有所壓力,但這種情緒對兩國商界合作和政治關係的影響,更可能是暫時的。美國媒體CNN在6月19日刊文指出了中印之間科技企業的相互需要,也說明當前印度民間的反華浪潮,對這些合作的長期影響並不大。加之印軍近期已經開始宣稱印方「反敗為勝」,也有試圖澆滅民粹情緒的目的。
至於「印度將更加倒向美國」的說法,則可能低估了印度對自身的定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將「印太戰略」正式搬上台面,也把印度作為在印太地區美國地緣戰略的支點。但是,印度的自身定位則不止是南亞大國或是美國在南亞的盟友,這一點從莫迪試圖推動改革聯合國安理會的做法就可知曉。印度並不願成為美國的抗華代理人,莫迪對「印太戰略」也一直保持謹慎,強調其開放和非排外的性質,側重點和底線始終清晰。在中印具有諸多合作潛力的背景下,「美印一致對華」的想象成分居多。
中印衝突的本質和印度的戰略定位,決定了這和所謂的「中國與民主世界」之間的衝突聯繫很小,更和中國以國內事務的眼光處理香港、台灣問題時的態度無關。
或許,在冷戰時期的眼光之下,中國和周邊其他國家的任何分歧,都是意識形態陣營之間的鬥爭,但是這種看法在當下多極化的國際社會已經不太合適。
這次衝突真正提醒中印兩國的,或許是雙方在增進了解、加強合作的道路上,並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前進的方向並未因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