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疫苗當作公共產品?沒有把握的中國何以做出全球承諾
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視頻會議5月19日結束,此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稱,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習近平的言論備受關注,有人稱讚中國負責任,亦有人質疑,疫苗何時能成功研發尚不可知,中國疫苗研發成功後能否獲得全球推廣的資格亦未可知,這不過是一次政治性的擺姿態。
全球疫苗研發近況
5月12日,世衛組織(WHO)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00個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項目。世衛組織官網已經備案的100多個新冠肺炎疫苗中,進入臨床試驗的共有8個,開發方包括歐美以及中國等國家或地區,其中有4個來自中國,這4款疫苗分別是由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領銜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北京科興中維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以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獲批臨床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
中國知名專家鍾南山2020年3月稱中國在疫苗方面,有五個方向正在進行研究:
一是全病毒疫苗;二是核酸疫苗;三是腺病毒做載體的疫苗;四是基因工程方面的蛋白疫苗;五是流感作為載體的疫苗。鍾南山表示,這五種疫苗,中國都發展非常快,不會比美國差多少,這方面抓得很緊。鍾南山還稱,美國據說9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國也在賽跑,估計前後不會差太多。
中國在疫苗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是5月19日中國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稱,腺病毒載體疫苗已完成一期二期臨床研究的受試者接種,一期的結果也初步進行了評價。另外,有4個滅活疫苗也已開展臨床試驗,現在全球開展臨床試驗的疫苗總共有10個,我們的疫苗研究還是和世界一併在同步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5月18日宣布其針對8位志願者所進行的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獲得了「積極」結果,並且預計最快將在今年7月開始最終階段的臨床試驗。此前3月16日Moderna率先宣布該公司研發的mRNA疫苗跳過了動物實驗開始人體試驗。
此外,美國輝瑞公司(Pfizer)目前正與德國BioNTech合作開發疫苗,該疫苗基於mRNA技術。Pfizer和德國Biontec公司表示,將在年內提供數百萬劑的疫苗。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Anthony Fauci)4月30日曾表示,已經制定了2021年1月之前提供數億劑疫苗的計劃。美國霍士新聞(Fox News)5月15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州Sorrento Therapeutics生物技術公司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能夠100%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抗體,該抗體被稱為STI-1499。該公司每月最多可生產20萬劑這種抗體,因此新冠疫苗有可能提前幾個月問世。
除了中美兩國進展迅速,其他諸多國家也在積極進行疫苗研發。
英國政府5月17日正式公布了牛津疫苗團隊新進展。英政府稱如果試驗成功,該疫苗最快將於今年9月量產,首期生產3,000萬劑,優先供英國人使用,然後將低價出售給發展中國家。為了確保疫苗可供英國全部人口,英國承諾額外撥款8,400萬英鎊(1英鎊約合1.25美元),以加快批量生產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如果疫苗研製成功的話,英國可在最短6個月內生產出全英人口所需要的新冠疫苗數量,並優先為英國人注射疫苗。另外,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新冠疫苗也將於6月中旬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並計劃在10月份進行大規模試驗。
瑞士科學家巴赫曼(Martin Bachmann)研發的疫苗據稱有望8月開始臨床測試,10月量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11日也表示,日本最快將在今年7月啟動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印度血清研究所的首席執行官波納瓦拉(Adar Poonawalla)表示,他們計劃4月份對該疫苗進行一組動物實驗(包括小鼠和靈長類動物),並希望到9月份可以進行人體實驗。印度血清研究所還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大批生產由牛津大學研製的疫苗。
俄羅斯、以色列、澳洲等國家的研究機構也相繼宣布了疫苗研發的新進展。
和其他國家相比,中美兩國的研究進展最快。而中國不僅具有研發能力,已經為量產做好了充分準備。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內首家人用P3生物醫藥生產工廠項目近日順利完成交付,是為全球最大新冠肺炎疫苗生產工廠,量產後年產能達1億劑。
疫苗研發背後的一系列問題
不過,多名專家指出,即使實驗室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新冠疫苗的研發,距離實用疫苗問世並真正應用於疫情防控,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一項成功的研究如何落地,與研製過程一樣重要。新冠肺炎的防控也絕非研製疫苗這麼簡單。
美國《商業內幕》5月8日報道稱,目前新冠肺炎疫苗最早可能在9月份就獲得生產批准,不過,由於全球範圍內裝載疫苗的玻璃小瓶持續短缺,屆時玻璃小瓶製造商恐將難以提供足量的玻璃小瓶來承載該疫苗,以進行全球免疫。
蓋茨(Bill Gates)在4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即便把目前所有的玻璃小瓶裝滿,也仍然難滿足全球範圍內對新冠病毒疫苗的需求。」
此外,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新冠病毒疫苗生產時段。新冠疫苗研發不容易,一如麻疹等尚未被消滅的疾病,雖然有疫苗但還是得繼續防控。疫苗開發完後,還有價格與接受度的問題等等。
中國感染學專家張文宏4月25日當被問到「是否人人都需藥注射新冠疫苗」時稱,注射疫苗與否,尚需衡量很多因素。
一場無法確保成功的競賽
另外,人們必須接受的現實是,有可能永遠無法研製出新冠疫苗,我們需與病毒共存。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5月11日在記者會上說,雖然他很希望能夠開發出一種戰勝新冠病毒的疫苗,但是這項研究不是肯定能成功的,即使過了18年,我們仍然沒有SARS疫苗。約翰遜主張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即人類可能永遠無法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納巴羅(David Nabarro)博士也稱,可能永遠都不會有冠狀病毒疫苗,各國政府將不得不採取地區或國家一級禁閉的措施,來應對未來這種病原體的爆發。這位世界衛生組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任務的特使認為,高期望被粉碎了,因為科學家們「研究的是生物系統,而不是機械系統」。
世衛組織5月12日承認,目前已有一百多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正在進行,但疫苗研發有難度,正在加速進行。人類可能必須與新冠病毒共存。世衛專家瑞恩(Michael Ryan)說:「我認為我們必須要現實點,沒有人能夠預測這種疾病何時會消失......沒有任何承諾,也沒有日期。這種疾病可能會變成一個長期的問題,也可能不會。」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預測,世界將需要四到五年時間才能控制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是對未來困難的悲觀評估。
現在基本上可以預測2020年秋冬還會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有第二波疫情。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副所長沙德(Lars Schaade)表示,如果人們鬆懈下來,可能導致第二波新冠疫情在秋天之前到來。中國抗疫權威鍾南山日前也警告,「中國仍然面臨新冠第二波疫情的挑戰」。針對全球都在競相開發的新冠疫苗,鍾南山也並不樂觀。他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有多個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但是要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我們反覆地測試不同的疫苗,但是現在要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我們還不知道應該用哪種疫苗來對抗新冠病毒」。鍾南山表示,「所以我認為疫苗要最終獲得批准時間會更長」。
勇氣背後的謀略
因此,中國提出疫苗作為公共產品更多是一種姿態,雖然不能確保研製成功,但是在諸多國家宣布本國優先使用疫苗的情況下,中國在嘗試為「大國」樹立一個新的標桿,為國與國的關係提供一種新的可能。
中國此舉雖然受到了部分嘲諷與質疑,但對缺乏科研實力的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對此無不歡迎。近來「People's Vaccine」在網絡成為熱詞,人們呼籲疫苗倘若研發成功,應該令各國人民都能第一時間有渠道獲取。非洲各國大量網民額外擔心發達國家會刻意囤積疫苗,確保自身國民都有足夠疫苗後再予以非洲各國使用。因此,習近平該承諾受到各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歡迎。
從國際政治角度看,中國除了要處理好同美歐等發達國家的關係,亦「不能忘本」,中國依舊是一個人均GDP剛過一萬美元的發展中國家,積極為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爭取正當權益,這是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G20成員國等身份的主要國際職責。中國的疫苗公共產品目標對象不是歐美,意在為長遠的全球局勢轉圜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