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南海 美軍展示實力反而釀就烏龍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近期,一艘越南漁船在南海有爭議水域與中國海警船相撞沉沒後,中越外交部各執一詞,引起了美國方面的關注。

4月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發表聲明稱,美國對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附近撞沉一艘越南漁船的報道嚴肅關切。聲明還特別對中國進行了指責,呼籲中國「集中精力支持國際社會抗擊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努力,停止利用其他國家的注意力分散或脆弱性,以擴大其在南中國海的非法主張」。

目前,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的兩艘航母「羅斯福」號和「列根」號,一艘已經因為疫情的爆發而被困在美國關島,另一艘則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進行中期維修,且也出現了新冠肺炎(COVID-19)的確診病例。這讓美國在西太平洋出現了罕見的「航母真空」。這讓美媒CNN不禁擔憂,稱美國在南海給中國的軍事影響力「開放了窗口」。

這種局勢下,美國國務院的警告愈顯焦急,甚至有些缺乏底氣。值得一提的是,聲明中「利用其他國家的注意分散或脆弱性」的說法相當刺眼,畢竟美國海軍屢屢出現新冠疫情,說起來也和美國在南海展示實力有關。

疫情無法阻擋的 「航行自由」

在此前的3月,南海從沒缺少美國軍艦的蹤影。現在被疫情和醜聞纏身的「羅斯福」號航母,在3月初還見證了美軍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該航母在美越建交25周年之際罕見停靠越南峴港,是美國航母自2018年歷史性訪越以來再度來訪,旨在加強美越軍事聯繫。

美國第七艦隊3月在中國周邊的動作不斷。

3月10日,美軍「麥克坎貝爾」號導彈驅逐艦闖入中國西沙群島海域,遭到中國解放軍海空兵力的警告和驅離。

3月13日,美國海軍的「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和「吉佛茲」號瀕海戰鬥艦於3月13日進入中國南海海域並開展聯合訓練。期間,「美利堅」號還一度出動了F-35B艦載戰鬥機。

3月15日,「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在南海海域航行,並與包括「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在內的其他軍艦組成編隊,開展了聯合訓練。

3月19日,菲律賓東部水域上,導彈驅逐艦「貝瑞」號發射了標準二型中程導彈,另一艘導彈巡洋艦「希羅」號也在演習期間也發射了同樣的導彈。在查證試發地點在菲律賓海之前,這一消息一度引發「美軍在中國南海試發導彈」的傳言。

3月13日,美國「貝瑞」號驅逐艦在菲律賓海發射魚雷。(美國海軍官網)

3月25日至31日,美國海軍軍機多次進入南海海域。而3月27日,美國五角大樓已經確定「羅斯福」號發現了至少36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另外,從今年1月開始,美國軍艦已經已「航行自由」為名3次穿過台灣海峽,而這段時間是中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美國本土和海軍在3月中旬已經出現的疫情,也並沒阻擋「航行自由」的腳步。如此密集的行動期間,美軍有沒有「利用其他國家的注意分散或脆弱性」的考慮呢?

美軍在南海的一記「烏龍」

後面的故事眾所周知,「羅斯福」號的疫情從3月25日開始急轉直下,截至4月6日已經有173人感染新冠病毒,且因為「越級通報」被解職的前艦長克羅澤爾(Brett E. Crozier)也已確診。很難想象,若克羅澤爾沒有發郵件向高層求救,結果將會如何。

航空母艦險些成為巨型的「疫情遊輪」,任誰都對這般光景不寒而慄。面對如此醜聞,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內的政府急於維護軍方對克洛澤爾的處理,美國海軍怒斥美軍所謂「首要資產是士兵」都是空談,特朗普的反對派高呼「吹哨人」不該被撤職,輿論則一邊感歎美軍和政府的「道德危機」,一邊擔憂這可能是美軍士氣渙散的「分水嶺」。

此時回顧,美國第七艦隊在南海的種種動作實在可歎。第七艦隊本來的任務是在南海展示美國的軍事實力和充足的戰備,以此來支援「印太地區的穩定」,針對中國的意味非常濃。一番操作之後,竟然出現航母被疫情「擊沉」的尷尬局面,且疫情的傳染源大概率可能是越南,而越南社會則大多認為自己本來疫情穩定,是美國航母停靠峴港之後,越南才開始第二輪爆發,很可能是美軍傳染給越南。無論如何,美軍此番展示實力的操作實在不得不說是一記「烏龍」。

此時出現美國在亞太「航母真空」,最應當擔憂的不是中國的「趁虛而入」,而是美軍在疫情中戰鬥力和形象受到的雙重打擊。據悉,美國已趕緊將正在波斯灣部署的「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可見急於挽回現在的情勢。

至於南海局勢,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早已和2016年不可同日而語,雖然特朗普政府增加了「航行自由」的力度和密度,但是中美力量在南海的變化趨勢已經很難扭轉。「航行自由」行動料將繼續,然而克洛澤爾關於「不要在和平年代讓士兵白白犧牲」的呼籲,則值得美軍思考,展示實力的潛在代價,美國還願意付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