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隕落:美國製造業的黃昏
美國近日開始逐步放開新冠病毒檢驗規模,確診人數隨之激增,截至3月20日已經確診19,648人,死亡263人。疫情影響下的股市持續震盪,經濟衰退的陰雲繼續籠罩市場。
雖然外界近期十分關注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爆倉」流言,但是真正值得擔憂的恐怕是美國的製造業巨頭波音(Boeing Co.)公司。3月以來,波音在美股累計下跌超過60%,3月19日股價跌破100美元,比去年同期相比跌去近80%,截至3月20日總市值只剩536.1億美元。
更可怕的是,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已經將波音公司的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B」,距離「垃圾級」僅有一個評級之隔。此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已經將波音信用調至投資級最低檔。這讓人不禁聯想到2008年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輿論也開始感歎波音從2018年以來遭遇的「厄運連連」——從印尼獅航、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系列客機先後墜毀,引發該系列客機的全球停飛和安全性調查,被迫停產造成巨大損失,今年1月本想以777X型客機重振雄風的波音,又遭遇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全球航空業重創之下,波音自然成為美股領跌的代表。
重創波音的遠不止「厄運」
雖然疫情突然襲來對波音來講是意外之災,但造成波音面臨的困難局面並非偶然。追根究底,美國企業「股東至上」的經營目標,以及波音作為美國製造業「王冠」的壟斷地位,才是讓波音隕落的「元兇」。
波音的經營問題藴藏已久,只不過是在737-MAX系列墜毀事件上集中爆發。人們看到的是波音為了與空中巴士(Airbus)競爭倉促推出737-MAX系列、在安全檢驗上漏洞百出、軟件升級後對飛行員培訓的敷衍了事,然而這背後是波音已經延續多年的經營理念問題。
1997年開始,「股東利益最大化」也正式成為公司治理的宗旨,波音也逐步向華爾街靠近,在利潤和股票上做起文章。財報顯示,波音用於股票回購的金額從2013年的29.01億美元迅速攀升到2018年的90億美元。2014年開始,波音把92%的經營現金流用於現金股息分紅與股票回購。
於是,在暴漲的股價和高管薪資背後,波音在過去20年之內推出的新機型寥寥無幾,研發項目不斷推遲,研發投資在過去6年只有股票回購規模的3成。直到競爭對手空巴的崛起之後,倉促面對的波音推出737-MAX系列,最終遭此橫禍。另外,為控制成本,波音787系列採取全球廠商共同分攤風險的方式製造,也受到詬病。
波音多年來是全球民航製造業的壟斷者,因為常年沒有對手,且受到美國政府及五角大樓的保護而越發傲慢。這點從波音前CEO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在連續空難之後,還大言不慚地向公眾表示相信波音飛機的安全性,直到軟件系統被證明有缺陷後才終於道歉的情形,就可窺見。然而波音雖然仍處在壟斷地位,但早已不是具有創造力和魄力的民航霸主。
美國政府無法拯救的「大而不能倒」
如今,波音已經向白宮求救,向政府尋求至少600億美元的聯邦援助。因為反對這樣的援助,董事會成員之一、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Nikki Haley)決定退出。
然而,作為美國最大的製造企業之一,波音的命運聯結着10萬名員工和超過17,000家的供應商,這樣的企業,白宮不可能對其危險境地袖手旁觀。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3月17日表態「我們必須保護波音」,可見政府對「大而不能倒」的企業態度如舊。
但是,白宮就算救得了波音一時之難,但是不可能徹底改變波音積重難返的經營失誤。也正是在不斷的政府補貼、政策支持之下,美國曾經熠熠發光的一批製造業領先企業,才逐漸光芒暗淡。
2008年的次貸危機,見證了美國汽車製造業支柱通用汽車(GM)的破產;2013年,全球三大軸承製造企業鐵姆肯(The Timken Company)在投資人操控下被一分為二;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新IPO公司在上市後研發費用平均減少40%……波音的問題從來不只是一家公司的問題,現在經濟危機捲土重來,美國政府憑一己之力怎能拯救所有被資本市場掏空的製造業企業?
波音看似突然陷入的危機,實際上暴露的是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乃至新自由主義之下從政府、企業到資本市場的深層矛盾的爆發。曾經是美國驕傲的製造業,正隨着這些傳奇企業一同隕落,而發生的波音身上的危機,還會一再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