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的「人民勝利」? 一宗記者謀殺案如何迫使總理下台
經過近兩周的示威,以及三名內閣官員相繼離任之後,馬耳他總理馬斯喀特(Joseph Muscat)周日(12月1日)晚終於宣布辭職,只暫時留任至明年1月待其工黨選出新領袖。
雖然反對者依然不滿馬斯喀特未有馬上離任,周一(12月2日)更有數千人大遊行加上反對派國會議員離席抗議,可是由2017年反貪女記者加利齊亞(Daphne Caruana Galizia)汽車炸彈謀殺案引爆的政治風波,似乎將暫告一段落。
謀殺案的來龍去脈
加利齊亞去世時只得53歲,一直是馬耳他最受重視的反貪調查記者。她稱為「Running Commentary」的個人網誌在她去世後獲他人接手經營,至今依然常見瀏覽量高於馬耳他全國所有報章的總和。
在遇害之時,加利齊亞正在調查巴拿馬文件與馬耳他政要貪污的關係。曾經遭遇房子被縱火的她,在死前網誌留下的其中一句話就是「壞人到處都是,情況極糟」。當時她為免他人在她的汽車上做手腳,故意改用出租汽車,豈料對方早有預謀,在車上放下可遙距引爆的炸彈,於2017年10月16日在她家附近巷子將她殺死。
由於巴拿馬文件的調查指向總理馬斯喀特的妻子,以及部份內閣成員,民眾一開始便懷疑現屆政府有參與謀殺案——加利齊亞數十年來經常受到恐嚇,一直在警方保護計劃之中,然而馬斯喀特的工黨政府在2013年上台後就將計劃取消,被視為間接報復。
事件發生後,警方拘捕了10個人,最終只有3人被起訴謀殺,至今仍未有排期上庭。由於這些人都是無關政府貪腐的小人物,大家都知道主事者其實未有被歸案。然而,畢竟普通百姓對此也是無計可施,因此事情就逐漸丟淡。
平靜兩年之後的變故
到了本年11月25日,案件卻出現新進展。一位的士司機突然獲得特赦,原來他是上述3位被告與幕後主使的中間人,並為此提供了情報;而馬耳他的一位富商費內克(Yorgen Fenech)在此前數天亦突然被拘捕歸案,並有傳聞指他將大爆案情件內幕,希望同樣換得赦免。
部份民眾此刻眼見案情出現轉機,或能一舉將謀殺案查到總理馬斯喀特頭上,就不斷連日上街示威,要求政府還加利齊亞一個公道。雖然上述的士司機的特赦也是根據馬斯喀特的建議,因此他在枱面上至少保留不偏不倚的牌面,可是作為政府首腦的他,無可避免成為眾矢之的。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費內克擁有一家名為「17 Black」的公司,並曾意圖向總統幕僚長斯肯布里(Keith Schembri)和旅遊部長米齊(Konrad Mizzi)的巴拿馬公司匯款約200萬美元。
案情急速發展之下,上周二(11月26日),斯肯布里與米齊兩人相繼辭職;另有嫌疑的經濟部長卡多納(Chris Cardona)亦宣稱在謀殺案調查結束前將不會再執行職務;斯肯布里隨後也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到了上周六(11月30日),富商費內克尋求赦免失敗,被正式控告串謀謀殺等罪名。
加利齊亞的家人一直認為謀殺案的幕後黑手是總理馬斯喀特。如今在不足兩周時間之內,涉案者由3個無名之輩,突然擴展到馬斯喀特的親信,民眾就要求馬斯喀特請辭,指他一直包庇涉案下屬。
到了周日,數千名示威者在加利齊亞家屬的領導下,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Valletta)舉行大遊行。最終,馬斯喀特在黨人一致支持他和他的決定的情況下宣布辭職。
經濟並非一切?外部壓力干預?
其實,馬斯喀特親信涉貪已非「新聞」,不過由於在其工黨領導之下,馬耳他經濟增長長年領先歐盟各國——人口近50萬的馬耳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8年達30,608美元,失業率低見3.4%,自馬斯喀特2013年上台之後經濟年增長一直保持在5 %至7%水平——因此,在2017年作為對馬斯喀特公投的提前大選期間,即使馬斯喀特困身於加利齊亞的貪腐指控之中,其工黨仍以55%得票對反對派的43%得票重掌政府。
然而,這次馬耳他的群情洶湧,導致馬斯喀特決定辭任,也可算是顯示出人民對經濟發展以外的制度性問題有更大的關注。
另一方面,歐盟的「外部壓力」也不容低估。歐洲理事會早已對馬耳他的法治狀況和總理馬斯喀特主導謀殺案調查的利益衝突表示關注,而歐洲議會本周亦將派員到馬耳他調查,有可能引用《歐盟條約》第七條懲罰違反歐盟基本價值成員國的的條款去制裁馬耳他。同時,歐盟一直不滿馬耳他「售賣國民身份」的問題,加利齊亞謀殺案的發酵更給歐盟建制一個作進一步行動的時機。
這當然不是說加利齊亞家屬和其熱衷支持者的努力並無作用,然而沒有民眾對經濟發展的外的更大追求、沒有歐盟的壓力,也沒有案情突變的時機的話,這場政治風暴根本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