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盔創始人橫死土耳其 美歐繼續展示如何拋棄盟友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1月中旬前後,俄羅斯、敘利亞與土耳其三方對峙的敘利亞戰場前沿接連傳來激烈戰報。除土、敘兩軍在敘利亞北部邊境小規模交火外,8日到12日間,敘軍也對伊德利卜以南的馬拉特努曼(Maarat al-Numan)一帶發動高密度炮擊,地面部隊隨即跟進展開合圍。

就在外界矚目於戰場態勢時,在11日時從土耳其傳來的一則消息就令外界頗感唏噓:此前在前線「組織施救」,批評俄、敘軍「誤傷婦孺」的「白頭盔」組織的一名首腦,英國軍官勒梅熱勒(James Le Mesurier)竟在其伊斯坦布爾的家中摔死。

考慮到「白頭盔」背後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以及勒梅熱勒「疑似謀殺」的死狀,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已把美軍撤出敘利亞之際,這位英國前軍事情報官員的死就充滿了疑點。在美、俄各方爭吵不已,指責對方「殺人滅口」、「暗殺」之際,重新審視一下「白頭盔」組織的真容似乎更能讓外界理解勒梅熱勒為何橫死家中。

在敘利亞能重複科索沃經驗嗎

「白頭盔」只是個代號,他的全名叫「敘利亞民防組織」(SCD)。該組織是美國、英國、日本等西方國家注資建立,藉以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區「恢復當地秩序」。他是美、歐對敘利亞反對派非武裝援助的一部分,簡言之,就是某種在敘利亞反對派控制區建立的非政府組織(NGO)。

情報顯示,「白頭盔」的基本組織是在2013年到2014年間形成的。它的初創歸功於勒梅熱勒本人。這位畢業於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曾參與了波斯尼亞、科索沃和伊拉克戰爭的英國前軍事情報官在2013年於伊斯坦布爾建立了第一處據點,還依託土耳其搜救協會(AKUT)的關係建立了人員培訓體系,以及到土敘邊境加濟安泰普一線的偷渡網。

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來說,他們很希望能在與敘利亞政府軍等派系的交戰中獲得一支訓練有素的救助隊。2013年時發生的「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讓「白頭盔」的出現顯得物有所值。但出乎各派組織意料之外的是,勒梅熱勒早在整訓隊員時就確立了更高的標準。

勒梅熱勒在2015年4月接受美國學者採訪時已強調,他整訓「白頭盔」的經驗日後將成為「敘利亞重建的憲章」(Reconstruction Carta for Syria)。他還根據自己參與北約將「科索沃解放軍」整編為「科索沃保護團」的經驗,用兩年時間建立起了一支高度專業化的組織。

業已成為羅生門的「毒氣襲擊」已經成為敘利亞各派勢力彼此攻訐的有力武器,但總的來說,反對派武裝仍能第一時間派出「救助隊」前往一線,這多半是「白頭盔」訓練有素的功勞。(視覺中國)

為此,「白頭盔」的骨幹人員除學習醫療護理、心理干預知識外,還要學習指揮與控制、危機管理等軍事指揮科目。

很快,「白頭盔」在敘利亞反對派控制區從一開始就肩負起了基層公務員組織的作用。該組織每六人就有一人死於「救助」等行動的損失,也令其在反對派控制區贏得了尊重,進而進入了俄、敘軍的打擊視野。

遠大理想下的尷尬生存

但遺憾的是,勒梅熱勒根據科索沃經驗而來的教程也同樣沾染了後者的後遺症,歐洲安全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科索沃保護團」的管理和組架構導致了它對國際援助的依賴,這削弱了這一組織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白頭盔」在這一點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2015年開始,該組織接收了包括英國外交部、加拿大政府、丹麥政府、德國政府、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荷蘭外交部、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等十多家國際機構提供的每年3,000萬美元的援助。

這些外援固然讓白頭盔能維持九十多支分隊,三千多名隊員每月150美元的工資。但它全面依賴外援的局面,還是讓多家植根本地的反對派民團與之保持距離。

此外,連勒梅熱勒本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在初創「白頭盔」之後,就發現該組織從建立開始強調的「不論政見、信仰,拯救所有人」的信條無法貫徹。

10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中)與美國軍政高官在戰情室裏觀看了美軍及其盟友對巴格達迪的突襲。至此,美國對敘利亞的興趣也逐漸下降。(美聯社)

在該組織的幾千名隊員中,不少人還是選擇與同鄉、教友、同學一起行動,進而融入了包括恐怖組織「努斯拉陣線」在內的為敘利亞各大反對派武裝。這一結果不僅意味着很多流向「白頭盔」的非武裝資金直接流入恐怖組織,它也意味着曾經只是「救護人員」的「白頭盔」隊員終於拿起武器,走上戰場。

至此,「白頭盔」的中立性也遭遇了動搖,雖然一部描寫該組織「救援」行為的紀錄片贏得了2016年度的奧斯卡獎。但本地人不這麼想,曾控制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在當年以「土耳其奸細」為由驅逐了「白頭盔」人員,後者直到2018年3月才跟着土耳其軍方殺了回來。

這一系列局面的最終形成讓「白頭盔」不得不面對一種尷尬的結局:他的遭遇業已成為西方諸國試圖遠程遙控敘利亞反對派卻未能如願的寫照。

很快,隨着敘利亞政府軍在俄軍的幫助下於2018年後基本收復其西部城市地帶,名義上獨立,實際上依附各路叛軍的「白頭盔」就處於非常尷尬的生存狀態。

雖然以加拿大外長弗裏蘭(Chrystia Freeland)為首的一批西方政要「積極營救」,將五百名「白頭盔」隊員及其家屬送往約旦和以色列,另有一百餘人被英國收容,但仍有至少3,700名隊員及其家屬與多股反對派武裝滯留在戰區,隨着「白頭盔」創始人的突然橫死,等待他們的命運應該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