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正式開跑 約翰遜贏定了?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周二(11月6日)晉見英女王正式解散國會,啟動五個星期的競選期。剛離開白金漢宮的約翰遜就馬上趕至伯明翰出席集會,振臂高呼:「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搞定脫歐,再推進我們合理、溫和卻提倡減稅的『同一國家』(One Nation)保守主義大計。」

雖然外界以為12月12日的選戰將是一場變相脫歐公投,不過英國人都知道選舉的結束不是聖誕節,而是未來數年的長遠政治大事,因此約翰遜也一直以國內議題包裝選戰——他自上任之初已四出走訪醫院、學校,希望洗脫保守黨緊縮財政政策的形象。

根據YouGov在11月5日至6日所作的民調,保守黨支持度以36%,領先工黨的25%。相對於早一個星期的同類民調,兩黨差距收窄了一些,不過保守黨大勝之勢仍在:根據選舉研究機構Electoral Calculus的模型,按10月25日至11月4日的民調計算,保守黨有望奪得373席的下議院多數。

如此看來,約翰遜果真是贏定了?

保守黨兩邊戰線遇險

約翰遜的選舉策略很明顯是在打兩邊戰線。一是以保守黨為唯一能帶領英國儘快成功脫歐的政黨;二是要改變保守黨的守舊形象,轉變為道德開放、關注環保、大愛包容又對商界友好的「同一國家」保守黨。

然而,他的兩邊戰線也有崩潰危機。

首先,完全靠向疑歐派的約翰遜,已公開拒絕脫歐黨(Brexit Party)以「放棄脫歐協議,轉求沒有協議『乾淨脫歐』」為條件的合作要求。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呼籲法拉奇與約翰遜合作,然而後者數月前已曾宣稱要將脫歐黨「送回老家」。(路透社)

於是,脫歐黨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以自身為「脫歐派正朔」,將於全國大多選區參選,勢將搶去一些保守黨候選人的選票——在5月底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脫歐黨以30.5%得票成為英國第一大黨(保守黨當時得票只得8.8%),其60至70%支持者的第二選項卻是保守黨,可見脫歐黨參選對保守黨的威脅。

而且,未來數周法拉奇料將在媒體上不斷攻擊約翰遜的脫歐協議並非「真脫歐」,更將在輿論層面削弱保守黨在疑歐選民心中的可信度。

其次,約翰遜也實在難以建立「同一國家」的新保守黨形象。除了保守黨內不少「同一國家」代表都黯然退出外,他自己的言論也是惹火非常。例如他在周二的演說中就攻擊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像史太林一般,將如同後者批鬥富農一樣批鬥有錢人。此等言論看起來屬分裂多於團結。

同時,以造作的英國紳士言行聞名的保守黨下議院領袖李思銘(Jacob Rees-Mogg,前譯里斯莫格)日前失言暗示2017年格倫費爾大廈(Grenfell Tower)沖天大火的死者「沒有常識」,因為一個有常識的人,身在大火之中,即使在消防當局指示留在原地,也應該儘快逃生。雖然及後他馬上道歉,不過保守黨高高在上的守舊離地形象卻表露無遺。

反對各黨漸有團結之勢

除此之外,約翰遜政府在國會解散前故意延誤有關「俄國干預英國政治」的報告,導致報告無法在大選前公布——2016年公投的「票投脫歐」(Vote Leave)有成員與俄國組織多有來往——也將成為其他親歐黨派的攻擊對象。

禍不單行,約翰遜政府的威爾斯事務部長也於周二因為涉嫌包庇下屬阻礙一宗強姦案件的司法程序而被迫請辭,事件勢將打擊保守黨在威爾斯選區的選情。

相較之下,一直困於內部分裂之中的工黨卻似有重新整合在郝爾彬左翼旗幟下的勢頭。一直作為黨內中間派代表、由黨員直接投票選出、被視作另一個權力核心的工黨副黨魁華德信(Tom Watson)表明不再參選,並辭去副黨魁一職。

不過,他卻把其政治路線的失敗包裝得極其正面,除了聲言「他永久也是工黨的人」之外,也表明會支持這次選舉的工黨候選人。這,可算是郝爾彬的一大勝仗。

同時,自由民主黨(Lib Dem)、威爾斯黨(Plaid Cymru)與綠黨將統一留歐派戰線,於60個選區中集中力量支持一位候選人。而工黨最後也非沒有可能以某種形式低調加入——工黨於此已有前科:聲言絕不會與蘇格蘭民族黨(SNP)結為同盟的工黨,因為無論如何都難以單獨執政,已表明願意容許在數年內再舉行一次蘇格蘭獨立公投,似乎是想暗中換得民族黨非正式的支持。如果現有反對黨都以某種形式合作,要反勝保守黨絕非天方夜談。

五個星期的選戰,看似極短。不過,工黨早有在2017年6月提前大選前急追20%支持、最後幾乎與保守黨打成平手的先例。從歷史可見,歷史經常重演。在起跑點上遠超對手的約翰遜,實在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