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2月大選:約翰遜會否陷入「似曾相識」的文翠珊潰敗?
「人民不想要選舉、不想要公投、不想要大選。他們要我們兌現(脫歐)承諾。」約翰遜7月底剛走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時曾如此宣示。三個多月後的10月29日,言猶在耳,約翰遜第四次動議提前大選,獲工黨及各主要反對派支持。英國96年來首次12月大選將於12月12日舉行。
↓↓↓想知英國人如今怎樣看脫歐,請點擊放大觀看相片:
歐盟周一(10月28日)正式容許英國押後脫歐3個月;選情甚佳的蘇格蘭民族黨(SNP)與自由民主黨(Lib Dem)皆主張「擱置脫歐協議,先行提前大選」;約翰遜周二(10月29日)提出只須國會簡單多數支持的提前大選動議,不必工黨支持已有足夠票數通過。民望遙遙落後、被批為「弱雞」的工黨,此刻已無任何藉口阻礙提前大選。
工黨被迫支持大選 保守黨勝利在望
此前一直立場不清的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周二終於在最後一刻宣布支持提前大選,聲言這將是「英國革新的世代良機」。不過,工黨有超過100位議員棄權投票、11位直接投下反對票,可見工黨「害怕失敗」的風氣有多重。
雖然約翰遜的提前大選動議,遇上擴充年輕選民及在英歐盟公民投票權等修正案的阻礙,並且在大選確切日期上與各黨稍有不合,然而最後也在郝爾彬的支持下,以438票贊成對20票反對獲得通過,讓英國走進1923年以來的首次12月大選之中。
目前,工黨以25%支持度,落後保守黨的35%(根據Britain Elects的綜合民調),而郝爾彬任相的支持度只有16%,遠遠落後約翰遜的39%(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pinium的首相民調)。另外,根據「選舉計算」(Election Calculus)的模型,保守黨的10%支持度領先優勢,在大選中將使它能奪得國會354席多數,以58席之距拋離工黨。如果約翰遜勝選如願以償,其脫歐協議將能靠保守黨一力支持過關,保證英國如期在1月31日前正式脫離歐盟。
約翰遜與文翠珊的「同一個起點」
然而,此刻大選形勢與2017年6月由前首相文翠珊主導的提前大選極有「似曾相識」之感。當時的文翠珊也與約翰遜一般曾斬釘截鐵的宣稱不會提前大選,卻眼見民調形勢大好,希望在脫歐路線上能更為順利,最後抵受不住一博大權在握的誘惑。
文翠珊的下場,卻是讓保守黨失去國會多數,勉為其難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合作,最後導致文翠珊黨內失勢、脫歐路困,並含淚丟掉相位,成為第二位因脫歐爭議而離任的保守黨首相。
雖然連《金融時報》也有專文指出約翰遜的「文翠珊潰敗」危機,不過表面上的「似曾相識」,實際上確否如是?
回顧2017年4月18日文翠珊宣布提前大選之時,她的理據與今日約翰遜指責國會是無法運作的「喪屍」、聲言「別無選擇而要靠人民破解僵局」的說法一樣。當時反對黨派不滿文翠珊「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的硬脫歐願景,文翠珊宣稱「國會的分裂危及脫歐之成,造成危害甚重的不確定性與不穩」。
然而,英國選民一眼就看穿文翠珊此為只是「搶奪權力」之舉——畢竟保守黨當時民調領先工黨超過20%,比今日兩大黨之距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天的約翰遜與文翠珊的確有同一個起點。可是,脫歐限期的迫近、國會沒有政黨能控制多數、多個在野黨本身也支持大選等因素,卻顯得約翰遜的乘勢奪權有理有節,反而是屢次阻礙大選的工黨讓人給人不願面對選民的印象。同一個起點似乎不會帶來同一個終點。
「總統式」選戰的危與機
除了看民調提前大選奪權過於赤裸、難看之外,文翠珊當日之敗至少還有兩大原因:一是其「機械人」般毫無政治魅力的性格;二是其在國內社會福利政策上的進退失據。
如今明顯靠約翰遜魅力支撐的保守黨(保守黨支持度在約翰遜上台後至今上升超過10%),12月的選戰明顯將是集中在約翰遜個人身上的「總統式」選戰,而非集中在政黨之上的「議會式」選戰。
以喜感幽默聞名的約翰遜,固然沒有文翠珊「機械人」的問題。可是,總統式選戰卻是工黨郝爾彬擅長的競選模式。
有意自比戴卓爾夫人的文翠珊當年也曾以總統式選戰對上郝爾彬,卻因輕敵或自知不及而沒有參與各黨黨魁電視辯論,最後讓郝爾彬在不足兩月之期急追20%民意支持。文翠珊的避戰,更與約翰遜早前在保守黨黨魁選舉之時,多有迴避公開發言、缺席候選人辯論的習慣,有異曲同工之象。
雖然約翰遜明顯是一個較好的總統式人物,且郝爾彬近兩年也因脫歐立場不定、黨內反猶太主義等爭議而光環不再,不過兩強對壘,約翰遜能否穩住勝局,於今似乎言之尚早。
約翰遜的另一個「癡呆稅」?
另一個選戰決勝關鍵,在於約翰遜能否將此次大選集中在脫歐單一議題之上,而排除其他國內政策議題。
如果這只是一場脫歐選戰,約翰遜定能勝過脫歐立場至今仍然是迂迴曲折的郝爾彬。然而,如果郝爾彬成功將國內議題推上台前,約翰遜雖然已經完全放棄保守黨既有的緊縮財政政策,力主興建醫院、擴充警隊等等,不過郝爾彬畢竟手上有極多革命性左翼政策(國有化鐵路、大企業10%股權由僱員操控等)——如果要比拼國內政策,在今日西方國家大吹左風之際,約翰遜實在難有把握勝過郝爾彬。
當日文翠珊的勝敗轉折,正在於國內政策:保守黨主張有10萬以上英鎊資產的退休人士須自付醫療開支,被工黨批為「癡呆稅」(Dementia Tax),一舉扭轉了文翠珊的選情。今日約翰遜固然沒有文翠珊之誤,不過其「新建40間醫院」的政綱「水分」甚多,談起國內政策之時難免被工黨炒作攻擊。因此,約翰遜能否避過國內政策討論的挑戰,將是一大看點。
氯水雞 vs 羅素之雞
正如著名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雞」一樣——某雞每天早上都期待主人到來餵食,而主人每天探望也帶着食物,然而某一日主人帶來的卻是殺難的刀——過去的經驗難以預測未來。約翰遜的選情與文翠珊的2017年選情多有相似之處,然而其結果卻未必相同;同樣地,過去三個月約翰遜與保守黨的支持一直蓋過郝爾彬與工黨,可是這樣的形勢會否維持到大選之時,卻難下定論。
如今保守黨與工黨,一方面有脫歐黨(Brexit)與主張取消脫歐的自由民主黨在各選區擠壓,另一方面也有蘇格蘭民族黨全面控制蘇格蘭選區的威脅。多方博奕之下,選情更難以用以往兩黨對壘的模式預測。
約翰遜一直藉脫歐後英國或需從美國進口「氯水雞」(以氯水消毒過的雞肉)的爭議,去嘲笑他眼中唯一見到的「氯水雞」只是在下議院與他對坐的郝爾彬。不過,約翰遜自己也未必沒有可能成為「錯判民調提前大選」的「羅素之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