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木茲海峽「危機重重」:特朗普召集盟友針對伊朗另有所圖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霍爾木茲海峽,北鄰伊朗,南望阿曼和阿聯酋,因全球有三分之一液化天然氣和近20%的石油經此運輸,而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水道及最重要的戰略要道之一。
也就是在這裏,近幾個月來連番生事。

一方面,美國2018年5月退出「伊朗核協議」(JCPOA)並於近月來持續對伊朗加碼施壓,乃至「一度準備」對伊朗宣戰,伊朗也據理力抗,並威脅掐斷霍爾木茲海峽航道;另一方面,銜接霍爾木茲海峽的阿曼灣5月6月兩度發生油輪遇襲事件,美伊相互指責;與此同時,英國和伊朗旋又於7月發生互扣油船的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近兩周力推「護航聯盟」,先有日韓不予作評,再有德法各國相繼拒絕,後有英國與8月5日正式加入,如今8月6日又傳出「中國正研判美方提議」的新聞——這地區究竟在發生什麼?頻繁傳出的新聞,是否昭示着衝突在即,油價飛漲?

其實,當下情況是兩件事,有必要加以區分。

+2

一、美伊局勢

毫無疑問,霍爾木茲海峽如今的情況是因美伊糾紛而起。美國去年5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且對伊朗重啟制裁之後,伊朗判定自己未能享有協議所賦予的權益,遂開始突破協議中的濃縮鈾限制,並且宣佈每60日剔除一項協議承諾(下一階段為9月5日),直至伊朗不受美國制裁為止。

近一年來,美伊問題解決的鎖匙一直握在華府手中。一年多以前,特朗普為了兑現自己的競選承諾,且又受鷹派幕僚影響,從而退出「伊朗核協議」,無端生出這些是非。隨着此後制裁的重啟,特朗普政府「最強施壓」的策略也確實奏效,至少如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改此前「拒不重談協議」的態度,願意在美國取消制裁的情況下開啟談判。

但是,目前美國還沒有餘力,也沒有具體方案來處理自己挑起的美伊問題。白宮對於「自己在對伊談判中究竟想要什麼」,應仍未有定論。而美中關係、美朝關係等更為重要或更容易解決的問題,才是白宮的優先工作。至於伊朗問題,拖一拖亦是可以的。

在此期間,伊朗也會通過改變航線及灰色渠道的方式來繼續出口石油,應對美國制裁,雖然這需要伊朗承擔更高的運輸成本。當然,諸如「提高鈾提煉水平」、「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威脅亦會一再出現。

博爾頓一直是白宮中的「對伊超級強硬派」,特朗普並未完全採納他在該方面的建議。(Getty)

這是美伊問題當下的本質:現在依舊是一個月前狀態的延續。美伊都不想讓情況進一步惡化,卻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手段。

所以,整日紛紛擾擾的霍爾木茲海峽,或許待白宮幾個月後想到可行方案時,會更為危險,但當下的局勢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這也就牽扯到另一件事,也即美國正在力推的「護航聯盟」。

很大程度上,美國是在「霍爾木茲海峽危機重重」的假象之下,推動特朗普政府的一貫政策:讓盟友分攤軍費開支。

二、「護航聯盟」

霍爾木茲海峽商運繁忙,需要有安全保障。美國本身所消耗的石油,僅有不到10%經過該海峽,不過為了對抗蘇聯,便從卡特總統時代(Jimmy Carter,1977-1981年在任)開始負責該海峽主要的巡航任務。

自2016年選舉階段開始,特朗普便多次表示美國為盟友承擔了太多的軍事安保責任,要求各盟友擔負軍費開支。如今美伊問題僵持未解,兩國頻頻圍繞霍爾木茲海峽相互威脅,這倒反而成了特朗普推行一貫政策的契機。

近月來,美國官員頻頻推動「護航聯盟」方針。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7月下旬訪問日韓時,在與東京及首爾方面討論加大日韓承擔軍費的同時,也着重要求日韓加入「護航聯盟」;另一邊廂,美國也向歐洲法、德、英等盟友做出同樣的要求。

只不過,目前日韓兩國對該倡議無動於衷,歐陸方面也頗為消極。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7月底表示,德國不願加入美國領導的行動,「因為我們對伊朗政策的總體方式與美國目前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參與美國主導的行動可能會使問題複雜化,即使我們有共同的航行自由目標」。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則於7月31日直接表示德國「不會參與美國提議和計劃的海上任務」。法國方面亦排除了在海灣水域部署更多軍事力量的可能性,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並於8月6日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通話時表示,「法伊之間需要在各種問題上加強合作」。面對這種盟友興趣索然的情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也坦言,這一舉措(護航聯盟)需要比他想象的更多的時間。

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談及伊朗問題。(Getty)

目前,只有英國已經確認加入該計劃。這並不出奇,7月25日,約翰遜(Boris Johnson)上任首相後參加第一場國會辯論時,便曾因英伊油輪互扣一事遭到郝爾彬(Jeremy Corbyn)的質問。他當時在質疑「多年收受PressTV(伊朗媒體)出場費」的郝爾彬「為伊朗而非為美國的朋友站台」。躊躇滿志搞脱歐的英國政府,沒有任何本錢承受英美關係疏遠的後果,沒有任何底氣拒絕美國的要求

頗為詭譎的反倒是另一方的中國。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駐阿聯酋大使倪堅8月6日向路透社表示,「如果有不安全的情況,我們會考慮讓我們的海軍護送我們的商業船隻」,中國大使館隨後在回復手機簡訊時透露,中國正研究美國有關波斯灣護航安排的建議。

因此,所謂「護航聯盟」,與其說是美伊對峙的產物,是美國在召集盟友向伊朗「擺陣仗」施壓,倒不如說是美國假借「美伊對峙」之名,行分擔護航費用之實。面對這樣的情況,中方本來就不排斥讓自己海軍去到波斯灣護航,自己把握「海上生命線」,反倒是英歐日韓等原先靠美軍提供安全保障的盟友,再成了白宮算計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