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繼續硬碰硬對賭 歐盟無辜成磨心
近來美國與伊朗之間持續加劇緊張氣氛,依舊沒有緩和的勢頭。
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Zarif)周一(1日)表示,伊朗的濃縮鈾庫存已超出核協議中的300公斤限制,並聲稱將會把濃縮鈾的豐度提升至逾3.67%。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亦已確認伊朗的總濃縮鈾庫存已超出協議上限。
伊朗當局表示,如果歐洲各國採取更多行動,保護伊朗免卻美國制裁的影響,可以重新遵守核協議的承諾。
在外界看來,伊朗此舉難免是將歐洲各國放在自身與美國的賭桌上。伊朗希望以自己與歐洲國家的資源利益關係,在隨時擦槍走火的環境下,與美國博奕,在此刻看來,是可理解,也算是唯一做法。因為在短期跡象來看,白宮對伊朗的立場,相信不會出現軟化跡象。
美國柔剛並濟 先朝鮮後伊朗
特朗普日前到訪朝韓非軍事區,與金正恩及文在寅上演三方會談,更加成為第一位踏足朝鮮國土的美國在任總統。特朗普以「Twitter約見」的方式達成了此歷史性一刻,的確讓美國贏盡了掌聲。而從客觀角度上看,特朗普選擇以此不亢不卑的方式處理朝鮮問題,也有其實際考量。
從外交制略的思維思考,美國總不能同時與多個敵對或有利益矛盾的國家「硬碰硬」,戰線開得越多,擦槍走火的風險只會越大。何況特朗普是一名「商人總統」,獲取到自身的最大利益之為重點,他自己肯定也不想大動干戈,依靠武力恫嚇其他國家。可是,美國若處處以讓步、溫和的被動態度處理地緣事務,徒然減弱其外交尊嚴及威勢。
特朗普此刻需要應付朝鮮半島、波斯灣,還有貿易戰此等終極難題。與中國的貿易談判,華府內部的溫和派與鷹派本身已經談不妥。究竟應採取強硬抑或懷柔態度,各執一詞。縱使兩國會談即將重新開啟,中國卻依然不見讓步的跡象,兩國能否談出結果,仍舊存疑。
此時,朝鮮問題在美朝中韓日等國的斡旋,以及特朗普「Twitter約見」的神來之筆下,重現解決的契機,這自然會成為特朗普現階段的主要目標。伊朗問題也就相當不幸地成為「下把」,暫時擱置,被白宮選擇以高壓手段拖延。
故此,伊朗不能寄望美國會在短期內軟化立場,波斯灣的火藥引,勢難單以雙邊會談便可止熄。從油輪風波、擊落無人機事件開始到現在,此間賭局仍然未見底牌。
歐洲成伊朗的「出氣包」?
伊朗面對着美國的制裁,只能以自身的石油紅利,向歐盟、俄羅斯及中國施壓。其中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影響最大。要知道,歐盟在伊朗的投資及經營規模遠大於美國。歐洲企業需要波斯灣資源,伊朗需要海外市場及外匯,而當中很大部分就是來自歐盟國家。歐盟企業在伊朗沾利甚豐,固然不希望美伊關係變得太僵,限制伊朗經濟增長。而伊朗也就看中了這一點,期望歐盟不要在美伊問題上太過偏袒美國。
亦因如此,伊朗選擇縮減承諾,反而將歐洲國家放在十分尷尬的位置。他們與伊朗正在協議中的「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貿易機制,讓伊朗石油保證可以出口至歐洲國家,以彌補美國制裁的損失,就明顯是讓歐洲卡在美國和伊朗中間。
至於中國和俄羅斯,也是十分依賴從霍爾木茲海峽出來的進口能源,同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影響。但正如上述,除了資源供應,歐盟企業對伊朗的投資幅度尤大。因此宏觀而言,歐盟受美伊冷戰的影響最大,自然而然也被伊朗「看中」施壓脅持。
INSTEX這套方法現時還算行得通,但這是一個賭博,且需有底線。伊朗若把底線越推越低,觸及歐美聯盟的潛在共識下限,就相當不智了。
外交事務的緩急先後
不過,在整個大環境來看,無論是美伊雙方,都肯定不想把僵局推進至動干戈的層次。關鍵其實是在美國外交議題的緩急先後問題。自G20「習特會」後,中美雙方終於同意重啟磋商,當然沒有擱下或延期處理的理由。至於金正恩務求與美對話的欲望,又使得白宮不得不先着手處理朝鮮問題。
相對而言,伊朗這個超過三十年的宿敵,解決與其僵局,實際上也不差在這一時三刻,白宮故將它推遲處理,也可理解。德黑蘭方面也已明白到,白宮不想、也不敢貿然揭開波斯灣戰幔,於是便半推半就,出現這月以來此起彼伏的零星火花。
這便可預視,在未來一段時間,美伊之間類似先前擊落無人機的小型衝突,很大機會陸續有來,然而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則相信會只聞樓梯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