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招數:唯快不破

中國對美招數:唯快不破
撰文:王瑩
出版:更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也要該出手時就出手。近來中國在貿易戰上反擊美國的動作快得令人眼花繚亂。輿論造勢上,批美國成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等每天的必備話題。6月2日,中國國務院發表《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洋洋洒洒8,000多字,擺數據、講道理、列事實,重點就一個:批美國怎麼罔顧事實、出爾反爾、不得人心。

具體措施上,與美國對中國部分產品提升關稅稅率要推遲到6月15日不同,6月1日,中國如期對美國價值6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征關稅。5月31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一句話:該徵稅的徵稅,該拉黑名單的拉黑名單。

美國有小動作,中國也給破解。美國聯邦快遞5月28日曝出將從日本寄往華為中國辦公室的包裹轉發至美國。6月1日,中國官方宣布對聯邦快遞立案調查。結果,聯邦快遞市值6月3日開盤便蒸發了12.6億美元。這包裹堪稱史上最貴快遞。

還是華為。5月29日,全球知名學術組織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向旗下刊物的主編提出要求:禁止來自華為的同僚擔任審稿人或者編輯。IEEE是奉美國指令行事,6月3日,它又突然宣布,解除此前針對華為員工的限制。前後不到一周的時間,事情反轉如此之快想必也有中國國內的施壓,畢竟有中國國內的相關機構中斷了IEEE的合作以示態度。

美國出招,中國接招。你來我往,中國的動作迅速,甚至有些效果立等可見。

中國已經就中美貿易戰發表了兩次白皮書。(VCG)

要說為何會這樣,不能忘了,中國有些招數是學的美國。

就比如中國說要建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美國是在5月中旬將華為等列入實體清單,名義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帽子很大,範圍很廣。美國動輒以這個理由限定外國企業,中國何嘗不能也以這樣的理由給在華企業提個醒呢?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哪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呢?

再比如中國對美國發起的輿論戰。中國6月2日發表了白皮書,官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還談了一些談判期間的分歧。

要知道,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國與美國進行了11輪高級別磋商。至於談了什麼?中國國內的普通民眾的第一反應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這次白皮書里稱「美國堅持不合理的高要價,堅持不取消經貿摩擦以來加征的全部關稅,堅持在協議中寫入涉及中國主權事務的強制性要求」。

在談判期間,美國多是用「消息人士」的方式向《金融時報》、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媒體透露談判進展以及兩國談判難點,比如「中國願意在6年內購買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要保留關稅直至中國兌現承諾」「中國要在知識產權等方面做出結構性改革」。

中美在一輪輪的交鋒中也在吸取彼此的長處。(路透社)

美國不斷給媒體「料」,中國同樣也時不時給媒體自己的立場,比如中國對美國提出的「保留關稅」要求予以拒絕。還有《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在中美第十一輪談判期間,美國要求中國開放互聯網,取消對國內企業的補貼等,中國不肯退讓。

如今看來,白皮書提及的美國幾個「堅持」,中國沒有答應,印證了彭博社等的報道。

高手過招,既要有實力,也要有策略。美國佔據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優勢,因此,它的工具箱里,只要能想到的、能用到的,它都會拿來用一用,試試效果。美國在試驗自己的威力有多大。但中國也不是完全被動,誰都有自己的國家行政力量和優勢,美國的招數好用,中國也可以「拿來主義」,用在美國身上。

如此一來,外界就會發現:美國的招數固然厲害但也並非會讓人一招致命,中國接招並非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還會主動出招、擊中對方的軟肋。

一改往日的低調,中國此次行動迅速、見招拆招,展現出的不是被動,而是有所備戰,也有應戰的能力。不論是對美國的輿論戰還是反制措施,外界看到了一個快速成長的中國。

想想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有多少人說過「中國妥協了」「中國讓步了」。如今中國的動作是對這些唱衰的聲音最好的回擊。外界應該也會明白,為何中國新駐日大使孔鉉佑說「中國不是30年前的日本」。中國與美國較量之時不會立即跪了,而是邊打邊看,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結果會如何,誰也不能一局定勝負、誰也不能立即碾壓對方。中國已經打破了「與美國打貿易戰必輸無疑」的神話。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