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綁定華為和貿易戰 美國還在飲鴆止渴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華為公司遭美國出口禁令,Google停止與其部分的合作。美國對華為、中美談判極限施壓,再度將兩者綁定。然而飲鴆止渴的招數,其實說明美國工具箱的匱乏。

5月19日,美國科技公司Google宣布已停止和中國華為公司的部分商業往來,以「遵守」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禁令。此前,美國正式把華為公司列入「實體名單」之中,總統特朗普同時簽署行政令,宣布國家緊急狀態,限制美國企業購買威脅國安的產品及技術。

此時,中美之間貿易戰升級,談判的波折更讓雙方陷入更深的對峙。5月1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通話時,在談及貿易談判應該平等的同時,指責美國通過政治手段打壓中國企業。可以說華為再一次和中美貿易談判息息相關起來。

捆綁施壓的戲碼重演

中美貿易戰正遭遇艱難,此時美國再度對華為出手,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去年的中興禁運事件。當時,中美團隊正在籌備2018年5月的第二輪貿易磋商,美國商務部在4月突然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通訊設備公司銷售零件,「中國芯」暴露短板,中興一度陷入癱瘓。

今天,在美國升級對華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中國也採取反制措施之後,美國對華為採取的禁運措施,顯然成為了對中國極限施壓的一部分。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一直隨着中美貿易戰的進程起伏。去年12月,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之後,中美貿易談判曾在「人質外交」的氣氛下進行。孟晚舟被捕、在加拿大的引渡聽證會開庭、美國對華為正式提起刑事訴訟都曾和中美談判的時間點重合,讓外界自然地將兩者捆綁看待。

而後,或許美國發現孟晚舟事件的波及度超過預期,中國對加拿大的反擊更讓美國尷尬,中美兩國對華為事件和中美貿易談判進行了明顯的切割。中國在今年以來繼續和美國進行了多輪貿易談判,美國也一再拖延引渡孟晚舟的時間,雙方都不願談判因為該司法事件受到影響。

此次美國再次使出「組合拳」,在中美談判牽頭人都表示將會繼續高級別磋商之後,對華為使出如此狠招,是舊戲重演,再度將兩者捆綁,試圖抬高要價。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曾表示,華為之所以在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基礎上,仍要大量購買海外芯片,是為了在全球有更多的「友商」。(視覺中國)

出口禁令讓誰受傷

美國把華為列入「黑名單」的消息一出,最受關注的新聞並非華為將遭受多少損失,反而是華為旗下海思(Hisilicon)半導體公司流出的一封內部信。海思公司竟然在多年前就已未雨綢繆,多年來已經為華為的產品研發來看無數「備胎」,壓在保密櫃之中。這個故事無疑激起了內地強烈的民族情感,一個被欺凌的華為竟拿出如此「大招」,也令世界驚嘆「華為並沒想像中那麼依賴美國」。

5月20日,華為在Google之後發佈聲明,Android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一直是開源(Opensource)的。華為作為重要的參與者,為Android的發展和壯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Android生態。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中國市場都不會受到影響。

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想必會遭受不小的打擊,但是另一邊的美國芯片行業也受到立竿見影的連帶挫折。

5月16日當天,華為的光學元件供應商新飛通(NeoPhotonic)重挫20.63%,該公司有40%的業績與華為捆綁。另一家供應商朗美通(Lumentum)則大跌11.54%。SPDR標普半導體ETF指數逆市下跌2.25%,高通(Qualcomm)股價下跌4%;博通(Broadcom)股價下跌2.33%;鎂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跌2.86%。美國芯片股連續兩天遭遇重創。

可見,美國制裁華為傷害的絕不只是華為的業務,更是美國供應商的業務和收入。2018年華為用於組件採購數額達到700億美元,其中大約110億美元用於包括高通、鎂光科技在內的美國公司,這些採購在禁令中都可能取消。

另外,華為設備在美國中部的農村地區應用廣泛,美國的禁令最終會提高這些偏遠地區的價格,甚至可能直接造成通訊網絡的中斷。美國商務部為此也不得不考慮縮減針對華為的部分貿易限制,準備給華為一張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執照」,確保當地的通訊暢通。

美國的禁令很可能影響華為在歐洲手機市場的發展。(視覺中國)

飲鴆止渴 代價還在路上

實際上,無論是貿易戰還是對華為,美國的極限施壓也顯示出了美國工具箱的匱乏。一年多來的貿易戰沒有換來中國的核心讓步,近半年以來對華為的多重「殺招」,不僅沒能將這家公司置於死地,還極大增加了該品牌的曝光率,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銷售。

正因為無招可用,美國才一再用飲鴆止渴的方式來達到打壓中國的目的,才再次把華為事件和貿易戰捆綁在一起。加徵關稅、出口禁令,的確對中國的企業不利,但是最終也會傷害美國企業的運營,遭受損失的也是美國的消費者。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中美貿易戰還是美國對華為的禁運,都對美國乃至全球產業鏈有很大威脅。

根據2018年年報,來自中國採購的收入占高通公司(Qualcomm)的67%,英特爾(Intel)的26%,英偉達(NVIDIA)的24%,蘋果(Apple Inc.)的20%。中國市場對美國芯片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目前,Qualcomm、Intel、格芯(GF)、安森美、泰瑞達等公司都已收到郵件,要求將華為正式列入被拒名單,所有交易都將被禁止。與此同時,華為大範圍啟用自主研發芯片之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芯片市場,必然是自主芯片的必爭之地,加之中國官方對自主芯片扶植力度,其成長速度是可以期待的。

另外,美國動輒啟用芯片禁運,讓已經受到貿易戰威脅的其他商業夥伴不得不去思考,是否要在美國的產品之外,尋找更多的選擇,比如手機生廠商自然會考慮是否應該減小對美國芯片和操作系統的依賴。長此以往,美國企業的壟斷地位又能維持多久?

總之,美國捆綁華為和貿易戰,缺乏長遠的考慮。對華為來說,這是「危」,更是「機」,前路不是坦途,但是華為的厚積薄發讓這場博弈越來越像是一個轉折點,美國可以繼續強硬,但是代價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