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繼續暫停加徵關稅 中美貿易戰一年後趨勢生變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中美第八次經貿磋商剛剛結束,中國副總理劉鶴便已經於4月1日啟程前往華盛頓與美方進行第九輪洽談。與此同時,北京又傳出了中方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徵25%關稅,維持10%關稅的消息。
當中方強調此舉是「為促進雙方經貿磋商採取的實際舉動」,更強調希望中美雙方「一道共同努力,加緊磋商,朝著終止貿易摩擦的目標作出切實努力」時,在劉鶴抵達華盛頓之前,中美之間在受政治影響較大的汽車產業上之態度變化,就可以說明些問題;中美貿易戰在爆發一年後,趨勢已然調整,乃可說是變更。

中美貿易戰伊始,美國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汽車產品隨即成為中國第一批針對的報復對象。

根據中方6月16日披露的清單,北京已計劃對美國出產的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商品加徵關稅。此後,又有部分汽車產品散見於中方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的報復名單中,其加徵稅率從25%到5%不等。

美國的財經界人士已經發現,中美兩國關稅大戰打響後,互徵關稅將給美國農業、汽車製造業、船運業、半導體業等多個行業帶來影響,甚至好萊塢也可能受到波及。

當然,中國針對美國汽車產品措施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中美首腦2018年12月在阿根廷會晤,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也在2018年12月14日發佈公告,確認從2019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徵關稅三個月,在此期間,中方對其關稅標準維持在10%。

不過,即便中美貿易戰休兵,但由於不確定性的影響,美國汽車對華進口並未有大改觀。考慮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強調「希望雙方在已經取得的實質性進展的基礎上,能夠共同努力,相向而行,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北京在某些特定產業上暫緩「報復性關稅」也就合理了。

事實上,前往北京的美方人員已經不止一次表示上周的第八次對話「富有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亦在29日稱第八次對話確有成效。加之中國官方亦在29日確認「取得進展」,這才讓外界確認了此番中美對話的進度。

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已經不知不覺間過去一年了。不光是中國,包括美國消費者、美國產經界,以及世界上所有其他經濟體、全世界各國民眾,並沒有人希望打貿易戰。更不用說貿易戰還會阻礙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引發全球市場動盪。這種局面也是華盛頓方面不期待看到的。畢竟,美國汽車企業,這個特朗普「欽點」的美國製造業核心要素也受貿易戰相當的影響。

美國汽車企業大多在華生產零部件,並將部件運回美國或北美工廠組裝。汽車產業目前的全球化程度已非常高,中國供應商在該產業供應鏈的很多環節上佔據支配地位,在不少材料和零部件方面,幾乎沒有什麼直接替代選擇。「美國汽車護理協會」(ACA)認為,中美貿易戰導致雙方加徵25%關稅之後,僅更換刹車片一項服務的平均成本就將從280美元飆升至400美元。這使得美國加徵關稅的行為固然會打擊到中國製造商,但更會打擊依靠中國產零部件的美國企業。

就中美目前的現狀看,雙方已經對峙了近一年,但中美目前似乎還沒有盡全力。

但總的來說,中國面對美國的威脅,已經拿出過「立即出台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徵稅措施」,也在華盛頓和特朗普關心的領域上採取過特別的行動。

自從2018年3月22日中美貿易對峙的開始,北京和華盛頓眼中的對方皆已呈現差異,北京在一年後此番「繼續暫停加徵關稅」的做法,一方面合情合理,恰如美國暫緩加徵其對華關稅;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談判態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