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各國從「一帶一路」看到了什麼?

撰文:鄭悅
出版:更新:

習近平訪歐期間,與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此前,中意兩國已於2018年9月簽署了《關於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此同時,習近平訪問法國期間,與法國簽訂總值超過400億歐元的商業協議。
當外界原本以為此行就此結束時,怎知周二又有相關新聞傳出。

周二(3月26日),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部長傑拉奇(Michele Geraci)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時表示,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後,將會有其他歐洲國家跟隨意大利的步伐。同時,傑拉奇透露,「我原本可以說出兩個國家的名字,但是我不會」,向外界預示至少有另外兩個歐洲國家準備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部長傑拉奇(Michele Geraci)透露至少有另外兩個歐洲國家準備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路透社)

而就在同日,巴黎舉行了一場罕見的中法德歐「四方會談」。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會談上表示,「『一帶一路』在歐洲是一個重要的項目,我們想要參與其中」,同時她強調了項目必須實現公平與互惠。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亦表示歐洲人希望在「一帶一路」項目裏扮演積極的角色。周三(3月27日),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成立「一帶一路」政策溝通委員會,以加強與中國的交流,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地區的拓展。

G7參與一帶一路的不止意大利

實際上,就在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翌日,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在北京與中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就「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項目展開合作,所涉及的領域包括能源、交通、製造業和數字化等等。與此同時,西門子公司亦將設立專項資金,在德國成立「一帶一路」聯盟,以促進中德兩國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雖然默克爾在會議上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惑,但是諸如西門子等歐洲大型企業的加入亦說明了歐盟各國對於「一帶一路」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2017年,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德國、法國、葡萄牙和英國等歐盟國家並未在會議結束後簽署貿易聲明。而當時,諸如德國經濟部長普理斯(Brigitte Zypries)等人亦對「一帶一路」提出質疑。

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在北京與中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就「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項目展開合作。(路透社)

到如今,西門子公司作為德國企業加入到「一帶一路」的合作之中,顯然,歐洲正在通過經濟層面的聯繫,探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與中國交流合作的可行模式。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個西方國家邁出了加入「一帶一路」的步伐。2015年,英國作為第一個西方國家率先加入亞投行(AIIB),而亞投行作為一帶一路項目的金融支撐,與一帶一路相輔相成。不僅如此,英國亦是第一個簽署《「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的西方國家,更於2018年9月,英國議會成立跨黨派「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小組,以增進英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

此外,法國南部的港口城市馬賽市已經和一帶一路深入合作,華商投資的馬賽國際商貿城將成為地中海周邊最大的貿易批發商城。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去年與習近平舉辦的首腦峰會上亦表示「一帶一路」是有潛力的構想;而今年3月,安倍在東京舉行的「中日CEO峰會」上致辭時,再次提及「一帶一路」倡議,稱「可以大力合作」。

中國是唯一的合作夥伴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初,西方國家尤其是G7普遍採取懷疑的態度,而如今為何西方國家愈發願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當下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歐盟內部已經面臨需要重新整合的階段。歐盟成員國諸如中東歐與西歐的發展水平不一,而各成員國訴求又有所分別,因此歐盟內部於近年來開始出現紛爭的聲音。與此同時,難民危機等議題的此起彼伏,再加上單邊主義上升趨勢對全球貿易體系的挑戰,歐盟更加需要重新整合,以面對現有時局的挑戰。

當下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歐盟內部已經面臨需要重新整合的階段。(路透社)

而當歐盟重新定位自身的時候,亦是為了尋找一條實現歐盟利益最大化的道路。然而在過去的二十年,歐盟亦發現追隨美國的步伐並未能實現歐盟的最大化利益,而當諸如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漸漸發展,在國際社會上扮演積極角色的時候,一方面是難以避免的競爭與分歧,尤其是這些「非北大西洋國家」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觀與治理理念;另一方面,分歧雖難以避免,卻未必一定引向衝突,通過合作是可以合理規避衝突的。

與此同時,重新開始尋求發展的歐盟,除了需要找到夥伴一齊鞏固對自己有利的多邊主義,另一方面也需要擁有資金、技術、市場和意願的夥伴一起共事。此時,當歐盟抬眼四望,中國其實是歐盟唯一的選擇。

看明這一點,再看回歐盟各國當下先後與中國的政經合作,以及歐盟內部在圍繞中國問題上的糾葛,就不難理解其原因,亦不難預估未來的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