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質疑朝鮮無核化的決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乘坐的火車專列於周二(2月26日)早上抵達越南,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亦在飛往越南首都河內的途中,預計在周二晚上抵達。當美朝兩國領袖陸續抵達越南,這場吸引全球目光的峰會亦越來越近。而對於第二次「特金會」,無核化議題依然是外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其中,根據韓國《中央日報》以及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朝鮮寧邊核設施的廢棄問題是此次「特金會」談判的重點之一。日本共同社周六(23日)指出,金正恩將在峰會期間以廢棄寧邊核設施作為談判籌碼,以此換取美國減輕對朝制裁的舉措。

不過,美國輿論方面對於朝鮮此舉是否能體現棄核的決心存有質疑。一方面,有聲音認為朝鮮寧邊核設施所生產的鈈,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朝鮮承諾將其廢棄,是實現無核化的重要一步。

朝鮮寧邊核設施生產的鈈,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圖為朝鮮於2008年在六方會談成員國的媒體見證下,炸毀寧邊核設施反應爐的冷卻塔。(視覺中國)

另一邊,有人則認為,寧邊核設施的廢棄並不能意味着朝鮮顯示出棄核的誠意。朝鮮此前曾出現兩次關閉寧邊核設施的舉動,但是之後卻又將之重啟,這種反復無常的舉動令人擔憂此番情景將會重演。與此同時,也有人質疑,鈈對朝鮮來說已經不是重要的原料,不排除朝鮮使用高濃縮鈾的設施。

往日的毀約劣跡

從美國輿論對於寧邊核設施的質疑中可以看出,美朝雙方經過長達70多年的對立關係,彼此之間仍難以取得互信。雙方此前就朝核問題曾多次出現反復的情況。

1994年,雙方在日內瓦簽署「朝美核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美國為朝鮮提供重油,朝鮮則許諾實現無核化,由此兩國的關係一度發展良好。不過,小布殊(George W. Bush)於2001年上任美國總統後,打破了這一趨勢。

小布殊(George W. Bush)於2001年上任美國總統後將朝鮮視為打壓的對象,更於2002年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美聯社)

小布殊政府將朝鮮視為打壓的對象,更於2002年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亦對朝鮮發出戰爭的恐嚇,就此美朝於1994年簽訂的協議已然作廢,而美朝雙方十幾年來圍繞「核武器」和「制裁」等議題更是不斷爭鋒相對。

面對來自外部的戰爭威脅,朝鮮勢必需要具備能夠保障國家安全的武器。特別是美國為韓國與日本提供核保護傘,讓朝鮮感到岌岌可危。因此,對於朝鮮而言,發展核武器並不是為了對外界發出挑釁,而是出於為自身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

今非昔比

不過時至今日,朝鮮的局勢已經有所不同。2017年9月3日,朝鮮成功試爆氫彈;2017年11月,朝鮮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自此,完成「核武大業」的朝鮮,令自身具備抵禦外來威脅的能力,下一步,便是如何藉此與美國交涉,換來經濟發展的空間。

朝鮮於2017年9月3日宣布試爆氫彈。(Getty Images)

有時,為了消滅一樣事物,你必須先獲得它。為了消滅戰爭,必須先有戰鬥的實力。而為了實現半島的真正無核化,朝鮮必須先爭取朝鮮半島的勢力平衡。當朝鮮獲得核武打擊能力後,韓國及美國不乏「半島勢力天平被打破」的說法。其實不然,此前數十年的局面才是不平衡的,那時的美國有隨時可以危害朝鮮國家安全的能力。今天則不然。今天的局面,方是真正的半島勢力平衡。

因此,在朝鮮獲得氫彈及可攜帶核彈頭打擊美國本土的導彈實力之後,我們便確信朝鮮終於有了推進無核化的本錢。

核武導彈保不住政權

更何況,在完成「核武大業」之後,朝鮮勞動黨及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動作,金正恩所給出的歷次表態和他自己訪問中國、新加坡以及今日越南時的行程安排,都凸顯出他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金正恩訪華:金正恩周三(9日)與隨行幹部和人員一起參觀北京同仁堂製藥廠。(勞動新聞)

金正恩是明白一個道理的:無論是作為一名獨裁者,又或是一名真心為朝鮮負責的領袖,能夠保住朝鮮勞動黨政權的,最終將是朝鮮民生的改善,而非核武導彈。後者只不過是一個為了達到最終目標,而必須先獲得的工具。

因此,我們無須去質疑朝鮮推行無核化的誠意及決心。朝鮮對無核化的聲言,一直都是真心的。而金正恩此次棄核的決心,也是奠定在與往年不同的、更值得信任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