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伐利亞州選舉 大黨CSU勢將「老貓燒鬚」震撼政壇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德國巴伐利亞州(Bavaria)周日(14日)將進行大選,選舉州議會180個議席。
州議會大選從二戰以來幾乎毫無懸念,一直由基督教社會聯盟(CSU)把持。然而,自2015年難民危機以後,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崛起,不斷搶佔中間偏右CSU的支持。
如今根據最新民調,CSU或將失去議會多數。由於CSU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為同盟政黨,CSU的挫折將造成德國政壇重大震盪,影響深遠。

CSU在巴伐利亞可說是「東方不敗」,在過去13次大選,有12次都贏得絕對多數,幾乎是巴伐利亞政府的代名詞。二戰結束以來,CSU更一直是CDU的同盟,多次聯手在德國全境執政,其興衰對德國政治舉足輕重。

CSU衰落的原因,與默克爾領導的CDU,同出一轍。默克爾2015年的歡迎難民政策,在國內造成極大反彈,而CSU作為默克爾盟友,亦身受其害,漸為選民拋棄。

CSU領袖、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 (視覺中國)

「右轉」搶票失敗 「左右不是人」

CSU自去年德國大選以後,已預見自己有「老貓燒鬚」之危,其領袖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決定「右轉」,在移民政策上做出對抗默克爾之勢,以搏回流失到反移民政黨AfD的支持。於是,他在本年7月,就力主德國邊境衛隊在難民早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的情況下,有權遣返難民,最後更逼得在去年大選失利的默克爾作出一定程度妥協。

可是,CSU的右轉策略卻顯然失敗,民望沒有回升之餘,更使原有認同默克爾的支持者,流失到支持歡迎難民政策的綠黨之中。澤霍費爾7月右轉之後,在其他政黨民望不變的情況下,CSU失去了4%支持者,而綠黨則剛好在民望上有4%進帳,至19%。

夾在AfD及綠黨之間,CSU可謂「左右不是人」。據最新民調,只有34%巴伐利亞人支持CSU,與5年前大選時的47.7%相比,風光不在。在周日大選後,勢將失去議會多數,更或要靠與綠黨組成聯盟執政。

AfD在德國東北部的一場示威 (視覺中國)

CSU老巢失勢 影響遍及全德國

CSU在巴伐利亞的老巢失勢,在德國全國政治上,對默克爾的CDU於短長期有不同影響。

首先,由於CSU老巢不保,將無力恃其「巴伐利亞代表」的名號,去跟默克爾討價還價。如此形勢下,CSU將無能力對抗CDU在CDU-CSU同盟上的領導地位,短期內對默克爾施政有利。

然而,長遠而言,CSU之衰落正好反映CDU-CSU同盟的中間路線在德國的敗跡。默克爾政府的中間路線執政同盟──CDU-CSU同盟加上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在最新全國民調中,支持度已跌至41%,比2017年9月大選期間下跌了超過10%。

同期,左翼綠黨以及右翼AfD卻不斷冒起,左右夾擊默克爾執政同盟的中間路線。而綠黨與AfD跟這些中間路線政黨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在移民政策上立場堅定:綠黨死硬支持,AfD則死硬反對。

德國綠黨領袖巴保克(Annalena Baerbock)。綠黨全國支持度達17%,力壓AfD的16%。(視覺中國)

德國政治兩極化 火勢將燒及歐盟

這種兩個極端蠶食吞噬中間務實主義的趨勢,近年在西方世界極為普遍。美國特朗普的當選,以及同期左翼進步主義的崛起,就是最佳例子。較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被認為是冷淡、平靜、理性的德國人,似乎將被捲入這種兩端分化的政治生態之中。

在今日歐盟亟待強勢領導整合的年代,歐盟首屈一指的德國,在國內政治分裂之下,勢將無力外顧歐盟事務。CSU在巴伐利亞的「老貓燒鬚」,將不只震撼德國政壇,還將燒及整個歐盟的未來走向。

CDU的德國「鐵娘子」總理默克爾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