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咁大? 烏克蘭欺騙天下「記者被殺」 與俄羅斯鬥智角力
傳媒報道的人物死去活來,香港人不會陌生。但由政府官方宣布的死訊,相信沒有誰會質疑。
烏克蘭政府在周二(5月29日)高調公布,當地一名記者遭俄羅斯政府殺害,翌日「死者」卻現身記者會,殺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烏克蘭警方周三(5月30日)召開記者會,本應已經死亡的記者巴布臣科(Arkady Babchenko)赫然現身,在場傳媒目瞪口呆。警方前一天才公布,巴布臣科給人下毒手,相信與他生前多次批評普京政府有關。在記者會附近,還有民眾正為巴布臣科舉行燭光悼念。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設局為引出幕後黑手
烏克蘭國安部門(SBU)解釋,當局早前接獲情報,相信俄羅斯政府派人到烏克蘭暗殺30人,包括異見記者巴布臣科。為了人贓並獲,他們設計這宗巴布臣科「死亡」事件。
國安部門解釋,殺手要在暗殺行動得手後才會與接頭人見面交收,所以他們安排巴布臣科假死,並設計一幅他倒卧血泊的照片,背部還有相當像真的槍傷。為了令事情可信,向全世界媒體高調公布案件,自然是必做之舉。
那麼設局到底能否破案呢?國安部門確認,他們已拘捕一名簡稱G的烏克蘭公民,對方承認受僱於俄羅斯特別部隊,收授4萬美元(31萬港元)在烏克蘭買兇暗殺巴布臣科。總理波羅申科亦親自接見巴布臣科,形容是一次在俄羅斯境內部署的事件,旨在殺害一名俄羅斯政府懼怕的記者和在烏克蘭引起混亂。
我覺得在非常時期,這是踩過了界。巴布臣科是記者不是警察,天哪,我們的工作是讓人覺得可信,不管特朗普和普京怎樣大談假新聞。
事件適逢假新聞當道
事件峰迴路轉,基本上全世界都始料未及。例如美國CNN早已經報道巴布臣科遭殺害,而烏克蘭和俄羅斯政府互相指責,周三記者會後只得在報道上附註;美國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Michael McFaul)也感意外,連忙在社交平台上刪走早前的言論。
一方面,輿論「跟車太貼」成為俄羅斯的最有力理據。例如親政府媒體RT批評歐美社會一直以來指控俄羅斯說謊,做壞事而不認帳等,但烏克蘭政府會自製假新聞,失去公信力。外交部指出,這台戲的真正目標已經大白天下,是又一次針對俄羅斯的挑釁。
其實不只是俄羅斯,在「假新聞」為全球關注的時代,烏克蘭警方的做法亦引起質疑。例如無國界記者認為這次烏克蘭政府玩弄事實,不論目的有多高尚,手段都是有問題的。曾與巴布臣科共事的索爾達托夫(Andrei Soldatov)也指出,記者最重要的是公信力。
證據何時才會確鑿?
為了查案製造假新聞,做法固然亦正亦邪。但更重要的是,巴布臣科事件反映烏克蘭和俄羅斯政府的關係有多惡劣。
自從克里米亞在2014年由烏克蘭歸入俄羅斯轄下後,兩國一直處於緊張關係,特別是在情報工作方面。例如俄羅斯情報部門多次指控烏克蘭SBU派人滲透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國營企業等。而波羅申科政府則認為俄羅斯是多宗案件的幕後黑手,包括俄羅斯異見人士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街頭槍殺,或英國近期的雙面間諜遇害案等。
正因為案件多從環境證據推測,普京政府是最大嫌疑,一直未有強而有力的實際證據,所以烏克蘭今次不惜採取非常手段,務求可以揪出幕後黑手。主觀意願固然如此,實際效果是否做到,自是別論。今次SBU雖拘捕中介人G,但他與俄羅斯政府的實際聯繫有多少,初步似乎未見有詳細資料。而另一方面,俄羅斯政府和媒體一面倒否認,反指烏克蘭和西方玩針對。
或許最能說明的,是《紐約時報》周三的社論,題為「不論發生什麼,都不是我們幹的」。文章由巴布臣科被買起一事,到馬航客機被擊落、美國大選遭干預、英國間諜案等,指出俄羅斯從來不會承認責任,但歐美社會不會給蒙騙。
孰是孰非,多少是真的俄羅斯政府所為,今次事件過後似乎沒有更清晰了,雙方只能繼續互相指控,外人繼續霧裏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