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芝開綠燈 中美角力下中國開放市場的決心
東芝終於成功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調查,最快可在6月出售晶片業務。消息對日本這間百年企業來說是一件莫大喜訊,東芝有望重整業務,盡快走出困境。同時我們可以從中解讀中美貿易的角力,到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策略。
東芝自2015年被揭造假帳、2017年核能項目破產後,背負了日本企業史上最巨額負債。東芝急於出售各項業務,包括最擅長且最賺錢的半導體晶片業務,設法解決燃眉之急,重整旗鼓。
東芝出售業務需等待中國審批
東芝去年成立了名為「東芝記憶體」的公司,分割部門準備出售,並獲得了以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為主的美日韓聯盟青睞。東芝好不容易解決與西數(Western Digital)的糾紛,通過美日韓歐盟等國的審查後,餘下中國這最後關卡。
中國是世界半導體晶片市場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輸入的大部分來自日本及韓國。如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及聯想電腦,主要依靠東芝生產晶片,因此當東芝出售晶片業務予美日韓聯盟,需通過中國的反壟斷審查。
但也正因為收購聯盟以美方為主導關係,中美貿易磨擦直接影響了審查進度。美國今年3月宣布對進口鋼鋁實施關稅,並公布針對中國涉及600億美元的商品徵稅名單。反壟斷審查隨即停頓下來,至4月東芝一度浮上出售業務可能因中國阻止而失敗的憂慮。
去年9月20日,東芝召開董事會,決定將半導體子公司「東芝記憶體」出售給以美國投資公司貝恩(Bain Capital)為主,包括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日本政策投資銀行,以及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的「美日韓聯盟」。
中國向美國釋善意 回應鬆綁中興決定
但幸好中國最終為東芝開綠燈,意味這纏繞一年多的出售案件要告一段落。日本共同社報道,東芝預料最快可在6月1日,以2萬億日圓(約140億港元)出售東芝記憶體。
中國願意為東芝開綠燈,除與中日關係在近日和暖有關外,亦可被視為是中美角力的一個轉折點。美國《紐約時報》分析,這意味中國在對中美貿易談判上,釋出善意的表現。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前突然表示有意減輕對中興通訊的制裁,中國對東芝的鬆綁可能與此有關。美國過去一直限制對中國輸出半導體晶片,而中國一直要求美國放寬有關限制。中國願意放行讓由美國資本主導的聯盟,收購中國企業長期依賴的東芝,可理解為中國對美國釋出善意的訊息。
半年內完成反壟斷審查實屬意外
但除了與中美貿易談判有關外,事件亦反映中國進一步發展放寬市場的策略。過去中國在對類似國際收購的反壟斷審查以冗長著稱,2016年東芝有意把醫療系統業務出售給佳能(CANON),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審查時間為3個月,中國則花了9個月。期間佳能更因被發現在申報收購計劃前預先向東芝支付款項,遭中國以違反相關規定罰款。
中國為顧及國內企業和扶植產業關係,一般要求相關企業提交大量文件資料,審批時間往往較長。而即使獲得通過,亦可能設下條件才同意收購。半導體晶片更是中國的主力發展項目,去年12月東芝在向中國申請審查時,已預料需時甚長。這次只花了不足半年獲得通過,實屬意外。
「中國製造2025」的開放市場策略
總理李克強在5月訪問日本時,前往了參觀位於北海道的豐田車廠。日本引述政府相關人士稱,這次考察行程是中國大陸方面提出,李克強在車廠中就各款最新概念車和燃料電池車表現相當感興趣,並提出了中日應互補不足,在創新平台上合作,均顯示了中國對相關高科技市場的發展決心。
中國提出了長遠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其中重點就是創新科技。新華社引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說道中國製造2025「歡迎國外企業參與中國製造業建設發展」,是一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建設思想」。
至最近美國電動汽車公司Tesla獲得獨資在上海設廠,同可視為是中國積極開放業務市場的表現。
返回東芝的事件上,東芝審批獲得快速通過,不僅僅只是考慮與美國談判。綜合與以上所述種種,都正好顯示出中國在開放市場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