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輪貿易談判結束 美國開天殺價 未有具體成果但仍有意義
中美結束一連兩天的經貿談判,美方代表團啟程回國。中美官方均發表聲明指雙方得以坦誠對話,取得一定進展。但實際根據現有種種跡象,可見雙方仍有相當分歧。
由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等重量級官員組成的經貿代表團在周四(3日)訪華,並在翌日稍後時間離開,啟程回國。
中國新華社周五報道,指雙方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並指雙方的對話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白宮在緊隨發表的聲明亦指雙方得以坦誠對話,待美方代表團回國後,將向總統特朗普匯報,決定下一步行動。
代表團未有與王歧山會面 離開亦較預期趕急
單從雙方官方聲明看,似乎雙方都在談判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實際種種跡象顯示,雙方仍存在相當分歧:細讀新華社的報道,並沒有具體指出雙方達成了什麼共識,僅指出「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需要繼續加緊工作,取得更多進展。」
在美國代表團出發前,有報道指出代表們將與國家副主席王歧山會面,甚至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似乎兩者均沒有實現。代表團離開也似乎較預期趕急,姆努欽在離開下榻的飯店時僅表示「我們有非常良好的交流」,沒有進一步說明。
《紐時》報道 美方談判細節似投降召書
美國《紐約時報》周六(5日)報道一份正在流傳,美方對華談判條件。談判條件共有8項,包括中國需接受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進口產品實施限制、接受美國對中國敏感技術投資設限而不採取報復行動等。《紐約時報》評論從這些條件可見華府「毫無退讓跡象,像一份投降詔書多過一份談判細節。」
因此不難想像,這次的談判實際沒有甚麼具體成果,所謂達成的共識,相信就是上述新華社所指的:「雙方認識到還存在較大分歧」。
未有具體成果但仍有意義 等待下一步行動
有分析指出,美方雖然派出重量級官員組成的經貿代表團訪華,但未按照慣例先派出先遣團前往北京作初步磋商。若是為達成成果談判,理應提前磋商,所以即使有指這次代表中國的談判團隊實力不足,相信中方無論派出甚麼人,都無法改變這次談判結果。
但即使這次會談無法取得具體成果,就雙方願意展開談判本身而言,還是具有一定意義。特別在劉鶴2月前往美國談判後,美國依然堅持對華強硬態度,雙方願意在此時重啟溝通談判,已可說是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能夠等待的,是看雙方接下來採取甚麼樣的行動。特朗普在個人Twitter上已表示,他會待訪華團歸國後翌日與他們開會,商討結果及下一步對策。
相信隨後中國會派出代表團前往美國進行談判,消息指因劉鶴已在2月前往美國談判,下一次可能將由王歧山率團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