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開戰邊緣 談判期內存鳴金收兵之機 聚焦習近平博鰲演講
經過4月4日的互相出牌後,中美貿易距離開戰邊緣又再近一步。但正如兩國政府異口同聲表示無意開戰,最終會否趕及鳴金收兵目前仍屬未知。觀乎市場反應,似乎仍然審慎樂觀。
在地緣政治上有所謂「邊緣政策」,在與對方周旋的時候不惜將局勢推到接近翻桌,為之後展開的談判爭取儲備最大籌碼。近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美朝關係,金正恩去年揚言攻打關島、特朗普威脅要移平朝鮮後,最終兩國逐漸回暖,更將舉行首次首腦會談。
同一個策略放在中美貿易戰之上,又會否奏效?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為市場降溫
香港時間星期三清晨,白宮公布500億關稅清單,不足半天後中國隨即反擊,公布另一份500億關稅清單。美股及港股應聲下跌,反映市場憂慮。
「風頭火勢」之際,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向傳媒表示,可能最終美國的新關稅政策不會實施,顯然想為形勢降溫。
我認為總統對於關稅政策是認真的……你知道,有威逼亦有利誘,但他說到底支持自由貿易。他曾經向我說,也公開這樣說。所以他想以最少痛楚解決問題。
庫德洛這番話一出,有如派給市場定心丸,道指即日從低位向上反彈約700點,收市三大指數升約1%。
智庫專家:美國爭取時間談判
如果庫德洛能夠反映白宮立場,那麼代表美國和中國政府一輪互相出牌後,已打算收割籌碼,進入談判階段。
從時間上來看,雖然中美兩軍正勇往前進,但要在交鋒之前鳴金收兵,絕對有足夠時間。以美國為例,公布關稅清單後仍有60日諮詢時間,包括5月15日為企業舉行的國際貿易委員會諮詢會。到5月22日諮詢結束,白宮仍有六個月時間決定是否「去馬」。至於中國,亦早已表明視乎美國下一步行動,才決定徵稅何時實施。
美國智庫CSIS的賴因施(William Reinsch)指出,所謂的諮詢期其實用來換取時間談判,並非白宮真的想聆聽業界意見。
不是他們重視意見。重點是換取時間談判。
傳媒消息:美國認為中國無誠意
進入談判階段,一個關鍵在於中美雙方各自願意妥協多少。
在白宮一方,他們覺得中國政府一直沒有實際讓步,只是嘴巴上表示願意談判。例如有美國官員早前向《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雖然答應開放牛肉市場、電子支付等多時,但一直採取拖字訣,讓事情不了了之。
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3月亦曾去信給中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劉鶴,列出三大條件,包括降低美國汽車進口中國關稅、放寬美國企業進入中國金融業市場、中國增購美國半導體,不過雙方未見共識。
《金融時報》在4月5日的報道中引述消息透露,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2月訪美之前,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曾建議他,向總統特朗普提出具體的開放市場時間表,不過楊潔篪最終沒有聽取意見,只謂會在三至五年內開放市場,未能令白宮滿意。
白宮缺乏可談判的鴿派官員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亦認為難以尋找對口單位,或感覺白宮似乎沒有人願意好好談判。
《金融時報》的報道指出,中國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劉鶴和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劉鶴早已認定美國原白宮經濟顧問科恩(Gary Cohn)和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是談判對象。但未必料及的是,科恩在3月上旬辭職,羅斯亦不受特朗普重用。
最近幾星期,劉鶴主要靠與美國財長姆努欽來商討貿易問題,但在白宮能夠話事的卻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萊特希澤是真正掌舵員,他實際上沒有與中國任何官員對話。
支持貿易戰的官員目前在白宮佔上風,包括萊特希澤、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候任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等人,中國政府要尋找善意而又有話事權的官員對話,只怕毫不容易。
即將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是中共十九大以來中國首個主場外交活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出席下周二(10日)的開幕年會及發表主題演講,外界估計他可能會提出進一步開放保險業市場,讓美國企業受惠。今年時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很可能會論壇上表示將致力開放和增加中國市場化。
中美若在這段時間未能及時收刀入鞘,《華爾街日報》相信仍然不算災難。因為從關稅數字來看,美國和中國分別開徵500億關稅,分別佔各自的雙邊貿易10%和38%,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
只不過問題可能是,中美未必止步於500億關稅。一旦加碼,這場貿易戰的代價就會更加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