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也要變天了 究竟什麼問題 | 點經
不久前,法國議會推翻了法國政府,韓國國會通過對尹錫悅的彈劾。如今,德國總理朔爾茨也沒有通過信任投票。根據德國聯邦《基本法》第68條,德國總理可以要求總統解散聯邦議院,然後將在60天內舉行大選。根據9月份的民意調查,朔爾茨政府在德國越來越不受歡迎,已經是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理之一。也就是說,2025年2月23日舉行的大選上,德國也要換政府了。
當然,這次是朔爾茨(Olaf Scholz)有意讓信任投票不通過的,主要是因為他也不想和綠黨聯合執政了。之前,在11月6日,朔爾茨發表聲明稱,由於缺乏「合作的信任基礎」,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已被解職。而這個林德納是自民黨主席,所以在被朔爾茨解職後,林德納就宣佈自民黨所有部長退出由社會民主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簡單說,就是德國當前的紅綠燈政府(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與綠党和自由民主黨(自民党),進行聯合執政,因為這三個黨派顏色是紅綠黃,所以本屆德國政府被稱為紅綠燈政府)是走到盡頭了,所以只能選擇解散,提前舉行大選。
這次德國即將提前舉行大選,雖然還要兩個月時間,但結果大概率就是中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CDU)與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CSU)組成的聯盟黨大獲全勝,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位居第二。為什麼如此判斷?
有兩個大背景。其一,今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已經確立歐洲右轉的大趨勢。第二,特朗普已經勝選,美國已經確定右轉。美國的右轉,會加速歐洲本來存在的右轉趨勢,這是也壓垮朔爾茨的最後一個秤砣。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全球又掀起一波右轉浪潮,各國都會變得更加的保守。其實可以看到,最近很多國家政局不穩。日本換人、韓國尹錫悅搞出戒嚴鬧劇、法國政府被議會推翻,再到這次德國也要提前大選。這根本上來說,就是世界經濟不景氣下,各國民眾有強烈右轉傾向的結果。所以,德國右轉也在所難免。
事實也是如此。德國選擇黨今年取得了重大進展,9月成為自1945年以來第一個贏得州選舉的極右翼政黨,當時它在東部圖林根州贏得了近三分之一的選票,令中間派政黨震驚和刮目相看。
德國右轉是一個結果,造成這個結果的動因還是德國經濟發展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實際上,「德國停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歐元區經濟問題的一個核心詞彙。
10月份,德國聯邦政府發佈秋季經濟預測報告,將2024年德國GDP增長預測從此前的0.3%下調至-0.2%。同時,多家機構集體將今年德國的GDP預期下調至-0.1%。這意味着,德國可能面臨連續兩年經濟衰退,成為G7中表現最差的經濟體。
德國時間10月30日,「德國經濟引擎」大眾汽車集團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3.4億歐元降至15.7億歐元,同比大跌63.8%;營業利潤為28.6億歐元,同比大跌42%;營業利潤率從6.2%降至3.6%,為四年多來最低水準。
為了應對挑戰,大眾汽車宣佈史無前例的重組,計畫關閉至少三家德國境內工廠、裁撤數以萬計員工並收縮其在德國所有剩餘工廠規模,同時要求14萬名工人集體降薪10%。目前,大眾汽車正與工人展開拉鋸式的談判。當月,德國失業人數增加了2.7萬人,失業人口達到286萬人,失業率保持在6.1%左右。德國人對大眾汽車有着深度的依賴感,其業績「暴雷」無疑給德國的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曾經,德國以其強大的工業基礎長期享譽全球。然而,近幾年,這一傳統優勢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危機,涉及範圍之廣讓人不禁質疑:德國工業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德國經濟以其工業密集型結構著稱。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德國依靠汽車、化工和機械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一度在全球市場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工業對德國經濟的貢獻顯著,其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五分之一,遠超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
這種工業密集型模式在過去幾十年中為德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財富,但也為今天的困境埋下伏筆。
首先,依賴傳統行業,創新能力不足。德國的工業優勢主要集中在汽車、化工和機械製造領域。這些行業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然而,隨着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德國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和生物技術等新興領域的表現遠遠落後於美國和中國。與此同時,德國企業更多依賴於既有產品的全球化擴張和漸進式創新,而非顛覆性創新,導致在新技術領域逐漸被邊緣化。
其次,投資方向偏差,忽略本土發展。德國企業過去多將利潤再投資於海外市場,如中國和美國,而非投入國內研發或新興產業。這種戰略雖然在短期內提升了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但也削弱了德國本土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長此以往,德國經濟逐漸對外部市場形成過度依賴,抗風險能力大幅下降。
其三,產業過度集中於汽車行業。如果說德國工業是一個巨人,那汽車行業就是它的心臟。而如今,這顆心臟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汽車行業吸納了40%的研發資金。儘管這種集中在過去數十年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隨着全球向新能源車轉型,傳統燃油車市場的萎縮正在削弱德國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更讓人頭疼的是,這不是單單一個行業的事。德國的化工、機械製造,甚至是電子工業,很多都依附於汽車行業。當汽車工業啞火時,整條供應鏈都開始崩塌。
德國的工業困局不僅局限於某一行業,而是滲透到幾乎所有生產領域。根據Ifo研究所的調查,約有11%的德國製造企業擔憂其生存前景,四分之一的生產能力閒置。特別是在汽車行業。以大眾、寶馬和賓士為代表的德國汽車巨頭,如今面臨巨額虧損。電動車的崛起使得傳統內燃機技術的價值快速縮水。德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相較特斯拉等先行者處於落後地位,加之國內研發過度集中於汽車行業(佔總研發投入的40%),其他潛力行業發展明顯受限。另外就是化工與機械製造的衰退。這些曾經支撐德國工業的傳統領域,如今也因為全球需求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供應鏈問題而陷入低迷。此外,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對這些行業的競爭能力快速提升,進一步壓縮了德國的市場份額。即便是藥品製造等相對穩定的領域,近年來的表現也開始下滑。高昂的能源成本、複雜的法規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持續削弱德國工業的競爭力。
總體來說,德國傳統企業在漸進式創新的路徑中逐漸顯現疲態。德國嚴重的官僚主義、低下且低效的公共投入、老齡化少子化、大眾汽車及大型企業僵化的機制,過度謹慎的傳統以及落後的金融制度導致其錯失資訊時代,這些都是德國經濟的積弊。
德國停滯,已經開始。而且形成一個閉環:經濟停滯,直接導致社會更加的保守,掀起一波右轉浪潮,而右翼勢力的崛起可能給德國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