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舉人票到全民選票的全面領先:解構特朗普大勝|安邦智庫
第47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截至11月7日的數據顯示,在全民選票中,特朗普以50.9%領先賀錦麗的47.6%。在選舉人票方面,特朗普(Donald Trump)以295張選舉人票領先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226張。霍士新聞已經最先公開宣佈特朗普勝選,美媒普遍認為最終選舉人票會呈現312(特朗普)對 226(賀錦麗)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2016年,僅僅贏下了選舉人票的多數(超過270票當選),此次大選中,特朗普很可能是着着實實得到了大多數美國選民的支持,總計選票目前就在全國拿下了7260萬張。除了總統職位之外,在美國國會的參眾兩院中,共和黨已經確定贏下了參議院的控制權(52席),在眾議院的選舉中,共和黨也佔據了優勢,獲得多數的懸念較小。因此在2024年的此次美國大選中,共和黨基本可被認為是橫掃了美國政壇,拿下了總統大選的同時還控制了參眾兩院,佔據了明顯優勢。
在2024年3月,結合當時全美範圍內30個披露選民訊息的州數據可發現,民主黨註冊人數約有4500萬,共和黨註冊人數約為3250萬,顯然民主黨的基本盤更為龐大,但是從既有的選舉進程和選舉結果來看,民主黨自身的基本盤不僅未被有效整合,甚至還出現了明顯的流失。
就賀錦麗的選舉表現而言,在紅州、搖擺州、藍州的表現都遠不如2020年的拜登,甚至不如2016年的希拉里。比如,佛羅里達在2016年後逐步變紅,但2020年拜登只輸了3.3%,而賀錦麗輸了13.3%,差距擴大了10%。在德州,2020年,拜登只落後特朗普5.6%,而賀錦麗大幅落後14%。
在著名的「藍牆」三州,也是所謂的必爭戰場州,賀錦麗的表現也可以說是慘敗。最關鍵的搖擺州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民主黨幾乎將全部的基層人員都投入了該州,民主黨志願者在全州挨家挨戶地敲門拉票,但賀錦麗還是輸掉了賓州的選舉,而且表現比2016年還差。2020年,拜登在賓州贏了1.2%,2016年希拉里輸了0.7%,而現在賀錦麗輸了1.3%。並且,目前看賀錦麗已經丟掉了全部的藍牆州,在「戰場州」和「搖擺州」的大選競賽中輸得一塌糊塗。
在其他傳統的「藍州」(民主黨的傳統地盤),賀錦麗的表現也乏善可陳。賀錦麗在維珍尼亞領先特朗普5.2%,與希拉里的表現近似。而在2020年拜登曾經領先過10%。在紐約州,賀錦麗領先特朗普10.8%。而2020年,拜登領先23%,希拉里也領先23%,賀錦麗的優勢縮水了10%以上。
反觀特朗普,在傳統的紅州,他至少能夠保持10%以上的優勢,還一舉拿下了全部的搖擺州,這足以顯示出特朗普對自身基本盤整合的成功,而且這還是在民主黨治下美國經濟整體表現尚可,同時其自身面臨多項刑事指控的背景下實現的,實屬不易。
首先,特朗普成功穩住了共和黨的基本盤。既有研究早已指出,在歷次大選中,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白人群體,實際就是美國的工人階級和農民。其中,特朗普最堅定的支持者被稱為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群體。這一群體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兩類。
第一,思想意識傳統的人,包括福音派基督徒。相比於其他教派,福音派相對更為保守,這些思想意識傳統的人,在美國社會議題上強烈反對墮胎,反對LGBT等意識形態、在外交議題上相對親近以色列,他們是特朗普的最忠實支持者,也是MAGA共和黨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特朗普的個人形象與道德準則,有時與傳統意識背道而馳,但是他仍然獲得了這一群體的強力支持。近年來,在墮胎問題、LGBT權利等問題上,持有傳統意識到群體受到的衝擊日甚。這些意識傳統的人還認為,非新教移民破壞了「基督教」文化,遏制移民迫在眉睫。同時,美國向「知識型」經濟轉變的趨勢,也被認為會威脅到自身在中產階級中的地位。
特朗普執政期間,在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立場,與傳統保守群體的主張一致。除了驅逐非法移民等主張之外,在外交議題上,特朗普於2018年宣佈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正式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在經濟政策上,特朗普政府對墨西哥、加拿大、歐盟和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並大力推動「製造業迴流」政策,同樣吸引了傳統的保守派別。《大西洋月刊》特約撰稿人蒂姆·艾伯塔(Tim Alberta)之前曾描述過傳統保守群體對待特朗普的心態:「野蠻人已經到了門口,他們需要一個野蠻人來阻止他們。而特朗普就是這個野蠻人!」
第二,白人產業工人以及廣大的農民。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美國製造業的向外遷移、美國經濟逐漸由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製造採礦經濟轉變為服務與知識導向型經濟,使得鐵鏽地帶(或鐵鏽州)的許多低收入群體的藍領工人失去了就業機會,他們對現狀感到非常不滿,認為應該阻止非法移民,採取貿易保護主義。
而且,雖然美國經濟在拜登任內四年整體表現不錯,但是持續的通脹已經從實質上影響到白人產業工人的生活。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發現,底特律等地的產業工人非常懷念特朗普時期的政策和生活,而這幾年持續的通脹也讓他們十分期望特朗普再度上台來幫助其「改變困境」,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成員也始終都高度認可特朗普時期對外國鋼材的加稅政策。美國前勞聯-產聯官員羅森塔爾(Rosenthal)在今年10月接受《紐約客》採訪時就強調,許多工薪階層的選民認為,民主黨過於沉迷於LGBT等文化議題,以至於不再關注勞工階層的困境,他們迫切希望改變。
其次,民主黨基本盤的內部分化。既有研究已經指出,民主黨的基本盤主要集中在獲得高等教育的白人群體、非洲裔與拉美裔群體兩大類,還包括大部分的阿拉伯裔。此次大選中,一眾少數族裔對於民主黨的向心力出現了明顯的衰減。
第一,對於拜登任內通脹高企的不滿。今年大選中,選民普遍將「通貨膨脹」列為他們認為當前國家面臨的最大問題。無論是8月21日的益普索民調還是選舉開始後NBC的出口民調都顯示,半數以上的選民認為通脹是美國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今年10月,《紐約時報》在對黑人選民的採訪中發現,儘管特朗普長期發表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言論,並且他的宣傳方式有時帶有冒犯性,但特朗普在黑人選民中的支持率已經創下歷史新高。黑人對特朗普的支持,往往源於他們認為特朗普更能改善其經濟狀況。
尤其是對於黑人男性而言,許多人在疫情期間失業,並且在生活成本的高漲中掙扎。受訪的黑人男性大多表示,民主黨執政期間,他們的物質條件沒有改善,買房、開辦企業和養家餬口都變得更加困難。《紐約時報》10月13日的民調顯示:僅有20%的拉丁裔選民和26%的黑人選民認為當前的經濟狀況良好或極好。超過一半的選民表示,由於物價原因,他們在過去一年中「經常」減少食品和雜貨支出。
第二,少數族裔對於非法移民的抵制態度往往更為堅決。《紐約時報》在今年10月的民調中發現,約40%的黑人選民和43%的拉丁裔選民表示支持在南部邊境修建隔離牆。同樣,45%的拉丁裔選民和41%的黑人選民表示支持驅逐非法移民。特朗普對於非法移民的強硬態度呼應了他們的訴求,而拜登任內非法移民數量的激增,引發少數族裔的明顯不滿。由於自身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少數族裔往往面臨着非法移民「搶工作」的直接威脅。2024年8月《衛報》的一項調查顯示,黑人認為拉丁裔的湧入搶走了本屬於他們的就業崗位,而特朗普通過驅逐非法移民,將會重新為黑人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經濟繁榮。
第三,拜登政府在以巴衝突上的態度引發阿拉伯裔顯著不滿。既有研究表明,三十多年來,阿拉伯裔群體整體上一直支持民主黨,其支持率長期保持在60%以上。然而,本輪哈以衝突久拖不決,削弱了這種支持率。阿拉伯裔美國人協會於2024年9月中旬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賀錦麗在阿拉伯裔美國人中的支持率比拜登2020年要少18個百分點。由於對民主黨政府支持以色列不滿,密歇根州的不少阿拉伯裔表示將拒絕投票或是轉而支持特朗普。阿拉伯裔大量聚集的密歇根州,又恰好是美國大選重要的搖擺州,也是鐵鏽帶上的傳統工業州。
還應當看到的一點是,此次大選中,美國城鄉之間的分野更為鮮明。即使是在加利福尼亞這種傳統的藍州,共和黨佔據優勢的選區面積也超過了民主黨佔據優勢的選區,民主黨主要是依靠部分大城市和相對密集的人口來保證自身對部分州的主導權,但是加州的大部分鄉鎮,甚至包括相當一部分城市人口在整體上更加認同共和黨,尤其是特朗普本人的保守主義立場。這一點,幾乎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
在歐洲,對於特朗普的當選,歐洲外交界的實時反映是「戰慄」和「顫抖」。不過,他們大多數人對特朗普的認識實際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就特朗普的施政方向來看,其20項綱領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關於內政的!在特朗普當選之後,很有可能也會與第一個任期一樣,優先注重內部事務(能源、產業等)的整理,確保政治權力的交接,然後才是逐步拓展至國際事務。由於特朗普的任期根據美國法律僅有4年時間,這就更為重要而明顯。
就對華事務而言,特朗普幾乎一定會啟動對華加徵關稅,也會進一步持續對華科技打壓,但是在中國方面高度關注的人權、軍事、兩岸等國際事務領域,特朗普的關注度有望降低。此外,特朗普也是訪問過中國的美國領導人,而拜登在總統任內從未到過中國。當然,美國的這些政策雖有變化但都會繼續給中國帶來壓力,因為中美的大格局依舊是「競合關係」,這一點不會發生改變,因而中國經濟的外部風險也難以改善,依舊壓力重重。不過,中國對此的應對策略也存在明智的選擇:現在的形勢下,中國應當堅持使用經濟刺激方案(增量政策)來對沖特朗普的潛在貿易戰,一旦這樣做了,特朗普反而要考慮來分食中國「蛋糕」了,這樣將會有助於中美兩國繼續接觸、協商和溝通,以管控風險。
最終分析結論:
安邦智庫在一個多月前就明確強調美國「山河一片紅」,這意味着美國正在重歸保守主義居強勢地位的社會。此次大選的結果顯示,共和黨近乎取得了席捲式的勝利,但其中不協調聲音依舊存在。如華盛頓特區對賀錦麗和民主黨高達92%的驚人支持度,意味着未來特朗普的執政道路不好走,他一定會在各種事務上遭遇華盛頓建制派的明暗挑戰,對共和黨和特朗普本人形成相當大的掣肘。不過,大選結果清楚顯示,共和黨所代表的保守主義思潮已經是美國社會的主流。受到美國的引導,整個世界也將會發生重大改變,這一點已經無法改變。
本文原載於2024年11月6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