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上網最終會打贏海底光織電纜?
隨着全球局勢的變化和國際衝突的增多,衛星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是「星鏈」等低軌衛星星座的發展,在通信領域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不久前,馬斯克(Elon Musk)在X平台上首秀了第三代猛禽發動機。從發布訊息來看,經歷5年時間進行3次換代的猛禽發動機不僅做到了性能逐代升級,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成本從第一代的200萬美元到第三代的25萬美元的極致縮減,而這也將同時降低「星鏈」(Starlink)衛星以後的發射成本。成本的降低,讓人們看到了全球衛星數字通訊商業化的極大可塑性,同時也對海底電纜在洲際通信的統治地位提出挑戰。
海底電纜與衛星數字通訊共同構成了現代通信體系的兩大基礎。
海底電纜憑藉其卓越的帶寬、較低的延遲以及穩定性,成為國際數據傳輸的主要媒介,負責傳輸全球約99%的洲際通信數據,是國際通信網絡的核心通道。
據了解,鋪設海底電纜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電纜路由勘察清理、海船溝道開挖、海上導航訊息發布以及安全警戒措施等,鋪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專業的敷設船和海底挖掘機,這些設備的操作和維護成本較高。目前,海底電纜主要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網路信號。根據水規總院此前公布的一組數字顯示:35kV的海底電纜的價格在8萬-21萬美元/公里之間,220kV海底電纜的價格為57萬-71萬美元/公里。以地中海的一個海底光纜項目來說,一條總長度230公里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的採購和鋪設成本就超過4000萬美元,平均算下來,每公里成本高達18萬美元,這還不算其他配套系統設備的費用。此外,根據最新公布的規劃,在2023年至2025年的三年內,將湧現出一股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光纜建設新浪潮,預計建成78個系統。也就是說,平均每建設一個電纜系統的成本為1.28億美元。
而衛星通訊則以廣泛的覆蓋範圍、高度的靈活性以及對複雜地理環境的適應能力而著稱。
此前,由於海底電纜具有高容量和長距離傳輸的特性,人們普遍認為其在跨國數據傳輸方面具有較好的性價比。但隨着通信衛星等基礎設施的製造成本不斷降低,以及其性能的不斷增強,衛星數字通訊開始在全球通信領域對海底電纜形成競爭。
以「星鏈」衛星為例,星鏈是目前最大的且唯一已實現商業化運營的全球衛星通信系統。隨着SpaceX將「星鏈」衛星的製造成本從每顆100萬美元降低至50萬美元以下,衛星數字通訊在商業化運營方面的可塑性也逐漸受到關注。2021年,馬斯克曾表示,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項目的總投資成本約在200億至300億美元之間。但是根據美國數據,美國如果把4G升級為5G,光是光纖佈線就需要1500億美元。所以,從總的造價和其可實現的通信能力來看,衛星數字通訊的製造成本實際上比電纜通信低得多。
具體而言,搭載「星鏈」衛星的獵鷹九號一次發射成本為1700萬-4500萬美元/次,而「星鏈」衛星的製造成本已降至約50萬美元/顆。因此,按照目前獵鷹9號可發射最多和最少的衛星數量以及其可回收次數,可計算出一顆衛星的平均發射成本最高為4550萬美元/顆,最低為61萬美元/顆。所以,從兩個系統的單位制造成本而言,衛星的製造成本顯著低於海底電纜。
除了建設成本,衛星數字通訊的運營成本也要更低。由於5G的流量遠遠大於4G,所以5G設備功耗相比4G高出許多。根據測算,5G單站滿載功率接近3.7KW,是4G基站的近3倍。以0.55元/度的國內平均電價算,單站一年電費約1.8萬元(合2570美元)。那麼,900萬座基站一年的總電費約為230多億美元,這是一筆不可忽略的費用。而衛星網路系統中,由於基站總數更小,所以折舊和電費成本也相應更低。也就是說,衛星網路的總體運營成本也會更低。
在使用成本方面,衛星數字通訊收費相較於電信網絡寬帶則要略高,不過,隨着以「星鏈」為代表的衛星通信技術不斷髮展和進步,其成本將會逐漸發展得更有競爭力。
以美國寬帶電信和衛星數字通訊套餐資費情況為例,美國電信寬帶網絡各大運營商的千兆網收費普遍低於100美元/月,且包含固定寬帶與WIFI。其中,美國寬帶運營商AT&T千兆網家庭版收費80美元/月,可免費安裝寬帶,千兆網商業版收費150美元/月;COMCAST家庭版千兆網收費75美元/月,商業版134.99美元/月,安裝費用99美元;SPECTRUM家庭版和商業版千兆網都是89.9美元/月,可免費安裝寬帶;EARTHLINK家庭版和商業版千兆網都是99.95美元/月等等。
而「星鏈」衛星數字通訊的套餐費用包括全球衛星網路服務和全球漫遊計劃。全球衛星網路服務的費用為每月150美元,只提供某個固定國家或特定區域的服務。全球漫遊計劃的費用目前從每月200美元提高到400美元,其中包含不同容量的套餐選項,如50GB、1TB、5T等,分別對應不同的價格。例如,Mobile Priority 50GB每月收費250美元,而Mobile Priority 1TB每月收費1,000美元,所有這些計劃還附帶無限流量數據。用戶開始獲取服務前,需購買終端接收器,其中標準終端定價599美元(居家),高性能終端定價2500美元(商業)。
不過,這些終端的採購屬於一次性費用,用戶只需每個月支付通信服務的套餐費用即可。更重要的是,自今年以來,馬斯克一直在嘗試通過各種促銷、分期付款以及降低終端價格等方式來降低客戶在「星鏈」衛星通訊的使用成本,所以,未來在使用成本的縮減上,衛星數字通訊與電纜通信相比仍有競爭潛力。
綜合來看,相比海底電纜,衛星數字通訊在建設費用和運營費用上有顯著競爭優勢。雖然現在其套餐資費比寬帶網絡資費略高,但隨着馬斯克對「星鏈」衛星現在成本的縮減以及衛星製造成本、發射成本的降低,未來總體使用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因此衛星數字通訊與電纜通信相比實際上有極大競爭力,甚至未來還可能會處於主導地位。
最終分析結論:
海底電纜與衛星數字通訊共同構成了現代通信體系的兩大基礎。隨着全球局勢的變化和國際衝突的增多,衛星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成本的降低,也讓人們看到了全球衛星數字通訊商業化的極大可塑性,同時也對海底電纜在洲際通信的統治地位提出挑戰。
本文原載於2024年10月21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