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協議:中國的戰略性勝利 印度的策略性成功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10月21日接受新德里電視台採訪時透露,中印兩國已就邊境地區有關問題達成協議。他說「我們就邊境巡邏問題達成了協議,並已恢復到2020年的位置。如此一來,我們可以說,我們與中國的脱離接觸進程已經完成。」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Vikram Misri)10月21日表示,「中印外交和軍事談判代表在過去幾周密切接觸,雙方經討論已就中印邊境實控線沿線巡邏安排達成協議,實現脱離接觸並解決2020年遺留問題」。

10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證實中印已就邊境有關問題達成解決方案,並表示中方對此予以積極評價,將與印方落實好方案。但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從已知的訊息看,這份協議的焦點是就邊境巡邏問題達成了協議,回到2020年之前的狀態,脱離接觸進程已經完成。

蘇傑生21日表示,中印已就邊境問題達成協議。(NDTV影片截圖)

熱議度最大的訊息是回到2020年的狀態。印度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印度外交秘書、印度外長均公開說已經恢復在所有地區的巡邏。

眾所周知,2020年加勒萬流血事件之後,中方派軍前出天南河谷、加勒萬河谷、温泉地區、班公湖地區、加南等地。中印在對峙前兩年率先在班公湖、加勒萬河谷、温泉地區以及加南地區完成了脱離接觸。但是中國對天南河谷和典角曲上游的控制堵住了印度的巡邏的路線。過去兩年中印持續不斷談判的就是天南河谷以及典角曲上游地區的脱離接觸。中方依據1962年的戰果聲索上述主權,印度根據2020年之前的巡邏路線聲索主權,互不相讓。

目前印度輿論頻繁強調已經恢復所有地區的巡邏,暗示中方在談判中讓步。給各方的印象是中國放棄了2020年以來獲得的實際控制地區。通過談判一夜回到了對峙前。

以往雙方都認為巡邏以及實際管控線和主權直接掛鈎,認為和邊界有關的談判都高度敏感,實際上現在中印達成的協議是一個具體的巡邏協議,和主權無關。雙方都沒有放棄主權。

中印邊境西段爭議區巴里加斯東南部碟木綽克附近形勢。地圖東部印度河即森格藏布、獅泉河,由左側匯入的是典角曲,典角曲以南為中國控制區、以北為印度控制區,中印哨所隔河對峙。(Google地圖截圖)

雙方協議中的巡邏不是以往的巡邏,中印制定了全新的巡邏制度。以往根據哨所、巡邏路線決定實控線,全新的巡邏線不是印度實控線,也不是中方的實控線,而是重新劃定的實控線。全新的實控線既經過中方實控區域也經過印方實控區域,還穿越對峙區域。

在巡邏方式上,以往雙方各自錯峰巡邏,以後雙方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共同巡邏,巡邏之前互相通報,圍繞實控線兩三百米的區域是雙方都不進入區域,雙方巡邏隊抵達實控線前兩三百米的位置就應該停止前進。除了保持兩軍高層溝通,兩軍基層軍官溝通頻率大大提升,每月至少一次。

儘管中方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印度媒體披露的細節也不完整,但可以看出這份協議不是哪一方在對峙過程中堅持不下去了,不能承受第五年的冬季對峙,而選擇的臨時協議。也不是誰妥協退讓誰佔便宜的一份協議。雙方都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權益。經過四年的拉鋸談判,這份協議充分彰顯了雙方管控邊界矛盾的智慧。談判越充分,拉鋸越充分,對於後續的邊界穩定越是有利的。

加勒萬河谷事件,是1962年之後中印雙方首次流血衝突事件,意義深遠。經過四年的對峙,雙方國內強硬的民族主義情緒都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為能夠達成協議鋪就了民意基礎。(微博@衝鋒號角)

為什麼中國願意讓狀態回到2020年之前的狀態?過去四年的對峙對中國來說,意義在於彰顯了強大的軍事控制力。中國可以佔有,也可以撤退。這是對印度的一個教訓,而不是通過步步蠶食來爭取主權。

中國閉口不談具體細節,沒有進行民族主義發揮,是務實負責任的體現。中國完全可以說,透過協議新獲得了大片領土。但是這種加劇對抗的言論,沒有任何意義。在沒有進行全方位的主權談判之前,達成的巡邏協議,不過是穩定局勢的技術性協議,不能說明主權上的任何妥協退讓。

中國從中印關係的大局出發認為需要平息邊界糾紛。願意回到2020年之前,是中國的戰略性勝利。中國能夠從戰略上穩定中印關係,重要性遠大於在還沒有進行主權談判之前事實性佔領某片區域。中國展現的和解意願,是一個大國前進過程中能夠付得起的成本。

十年前的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訪問印度,彼時中國主動展現了對印度的友好姿態。(Reuters)

雙方沒有公布會撤軍,但巡邏問題解決了,軍事對峙就能夠自然而然降級。軍事對峙結束之後,中印在國際社會的種種對抗性事件就會減少。處理思路是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一環扣一環。

中印過去幾年在漫長的邊界線頻繁發生對峙,並且進行的是冷兵器對待,充分說明雙方都認識到了管控分歧的重要性。加勒萬流血事件之後,印度對此加以利用,煽動了民族主義情緒,將中印邊界問題同經濟外交等方方面面捆綁,尤其同金磚上合等諸多議題進行捆綁,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印度的賭注就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從戰略上高度重視印度,中國不會放任印度倒向美國,並在金磚上合進一步發揮破壞者角色。印度引起中國了的重視,中國願意通過全新的巡邏方式讓印度認為回到了2020年之前的狀態,給了雙方關係緩和的一個台階,尤其給了莫迪當局一個向國內交代的所謂「果實」。這是印度的策略性成功。但是,在面對中國時,印度已不是同量級的對手。印度透過四年談判才活得的甜頭,會讓印度明白同樣的戲碼很難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