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出兵援俄羅生門:烏克蘭與韓國瘋了 西方卻怕了?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近期,關於朝鮮「出兵援俄」的傳言在國際引發了討論溫差。

首先是正在推銷「勝利計畫」的烏克蘭。10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布魯塞爾會見27位歐盟領導人和32位北約國防部長、討論「勝利計畫」時,烏方開始釋出「朝鮮正向俄佔頓巴斯派遣軍隊」的消息,例如《華盛頓郵報》就援引烏克蘭情報官員的話稱,「數千名朝鮮步兵正在俄羅斯接受訓練,他們可能在2024年底前被派往烏克蘭前線。」

接著是近期與朝鮮再起摩擦的韓國。18日,韓國國家情報院跟進表示,「朝鮮決定派遣特種部隊等四個旅的兵力協助俄羅斯作戰,總計為1.2萬人左右。其中,第一批將有1,500人抵俄。」消息人士還稱,預計朝鮮將向俄烏戰區派遣最精銳特種部隊「11軍團」(又稱暴風軍團)麾下的4個旅;首批1,500人已從朝鮮北部的清津、咸興、舞水端附近地區搭乘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麾下的4艘登陸艦和3艘護衛艦前往遠東城市海參崴(俄稱符拉迪沃斯托克),預計不久後將有第二批士兵啟程。

但有趣的是,儘管烏韓都大力為「朝鮮出兵援俄論」升溫,包含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卻整體展現了降溫與回避姿態。例如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就稱,自己無法證實有關朝鮮士兵目前積極參與戰爭的報導;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雖對這一消息「感到震驚」,卻同樣表示無法證實烏克蘭方面有關「朝鮮派遣士兵為俄羅斯作戰」的說法。

顯然,在新證據進一步問世前,「朝鮮出兵援俄」都還是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但烏韓的積極升溫對照西方的迴避降溫,已經反映各方的地緣政治考量以及大國博弈下的微妙平衡。

俄羅斯軍艦經朝鮮清津與咸興,將朝鮮兵力送往海參崴的路線示意圖。(韓國國情院官網圖片:www.nis.go.kr)

烏克蘭與韓國為何大做文章

觀察烏克蘭和韓國的強烈反應,這背後當然有兩國各自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戰略考慮:烏克蘭希望借此爭取國際對俄烏戰爭的進一步關注和支援,韓國則擔憂俄朝結盟會改變半島的安全格局。

首先是烏克蘭。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便持續尋求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尤其是來自西方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這次高調指責朝鮮出兵援俄,當然也體現了對抗俄羅斯的長期戰略訴求。

第一是增強國際壓力,孤立俄羅斯。朝鮮素有「流氓國家」之稱,其援助可能會削弱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合法性,而烏克蘭正是想通過公開俄朝軍事合作,來進一步孤立俄羅斯,甚至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進一步制裁。

第二是爭取國際援助。烏克蘭希望通過渲染朝鮮參戰、彰顯俄烏戰爭的嚴重性,來吸引西方國家關注,同時爭取來自北約和歐盟的軍事和經濟支持,並且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這場衝突,加大對於烏克蘭的支持力度。

整體來說,通過將朝鮮捲入戰爭,烏克蘭可以進一步打造俄羅斯的「邪惡朋友圈」,凸顯自己的「民主VS獨裁」前線地位,爭取長期的外部援助。

2024年10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出席記者會。(Reuters)

再來是韓國。韓國對朝鮮派兵一事的強烈反應,更多地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因為朝鮮的任何軍事擴展,都會對半島的安全形勢產生直接影響。

第一是對俄朝結盟的擔憂。通過派兵援助俄羅斯,朝鮮可能收穫新的軍事技術或作戰經驗,並在未來用於朝韓衝突。這對韓國來說無疑是直接的安全威脅;而萬一俄朝結盟持續深化,讓俄羅斯對於干預半島情勢展現更多軍事企圖,這種將進一步打破半島的軍事平衡,特別是在朝鮮核武和導彈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

第二是強化美韓軍事同盟的基礎。通過對朝鮮參與俄烏戰爭的指控,韓國可以進一步加強與美國及其他盟友的軍事合作。朝鮮的這一行為剛好為韓國提供了明確理由,可以趁機要求美國提供更多軍事支持,並且強化駐韓美軍的存在。同時,韓國也希望通過誇大朝鮮威脅,來鞏固自身在東北亞的安全地位,並保持美韓同盟的穩固。

整體來說,韓國的反應既有對於俄朝結盟的真實擔憂,也有趁機強化美韓同盟的順水推舟。

2024年10月16日,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美國務院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日本外務省次官岡野正敬在首爾舉行協商會議。(Reuters)

西方國家為何反應冷淡

但從目前的輿論發展來看,儘管烏韓兩國對「朝鮮出兵援助俄」一事強烈反彈,西方國家的表現卻相對冷淡,這一現象其實暴露後者的某些真心話。

首先是對俄烏戰爭的疲勞感。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西方國家、特別是歐盟和美國,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和精力支持烏克蘭。但伴隨戰爭的長期化,西方國家對於大規模援助烏克蘭的共識已經減弱。

一來,面對持續的能源危機和經濟困難,各國已經開始「戰爭疲勞」,公眾支持烏克蘭的熱情逐漸消退,西方政府則需要平衡內外政策,不能無止境地提供援助,這點在歐洲尤其明顯。而朝鮮參與俄烏戰爭的消息雖有引發討論,卻並未改變戰爭的基本態勢,所以未能引起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

二來,烏克蘭問題也出現「邊緣化」現象。在西方國家的全球戰略中,俄烏戰爭雖然重要,卻不是唯一議題。中美戰略競爭、氣候變化等議題在某些時候甚至更為突出。在這種背景下,西方國家未必會將朝鮮參與俄烏戰爭視為應該立即回應的重大問題。

圖為2024年10月21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到訪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會面。(Reuters)

再來就是朝鮮問題的低優先排序。雖說朝鮮問題在東北亞安全格局具有一定重要性,但在西方國家的全球戰略視野中,朝鮮長期處於較邊緣位置,因此朝鮮的動作雖對韓半島和東北亞安全有影響,卻未必會對西方國家的核心利益構成直接威脅。

一來,因為地理的阻隔、派兵規模的不顯著,所以朝鮮的軍事行動,尤其是在俄烏戰場的活動,對於歐洲和北美的直接安全威脅並不明顯。西方國家更關注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略,而非朝鮮的間接參與。故與其將精力放在朝鮮的行動上,西方國家更傾向於繼續施壓俄羅斯。

二來是朝鮮問題的常態化。朝鮮頻繁的軍事行動和核子試驗已使國際社會產生一種「常態化」反應。換言之,西方國家對朝鮮的行為已不如過去敏感。即使朝鮮真的參與俄烏戰爭,這種行為也會被視為平壤長期對抗西方戰略的一部分,所以很難引發特別強烈的反應。

圖為2024年10月7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國防綜合大學發表講話。(Reuters)

接著是西方戰略重心已經轉為聚焦中美競爭。歸根結柢,不論是烏克蘭問題的逐漸邊緣化、還是對朝鮮問題的常態化,這背後關鍵都與西方的全球戰略重心移轉有關:毫無疑問,中美戰略競爭已經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議題,而烏克蘭戰爭和朝鮮問題在這一框架下就顯得相對次要。

在優先應對中國的考量下,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主要戰略重心逐漸轉向印太地區,聚焦圍堵中國崛起,這也是為何以巴戰火會讓華盛頓格外尷尬,既不敢拋棄以色列、又不想重回中東泥淖。無獨有偶,就算朝鮮真的派兵援助俄羅斯,全球戰略態勢也不會因此改變,所以相較於烏克蘭戰場發生的戰術層面變化,西方國家更關注如何在全球範圍內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西方、特別是歐洲國家,其實也對與俄羅斯的長期對抗持謹慎態度。儘管出於支持烏克蘭的政治正確,西方還是對烏克蘭輸送大量援助,但歐洲國家內部一直都有聲音,希望通過外交途徑結束衝突,避免與俄羅斯的全面對抗,也要避免在中美俄的戰略三角中,進一步推動中俄攜手結盟。而這或許也是「朝鮮派兵援俄」難起波瀾的原因之一。

整體來說,觀察「朝鮮派兵援俄」引發的輿論風暴,烏克蘭與韓國看似「瘋了」背後,是兩國有意借力使力的戰略盤算,不過算盤人人會打,在西方看似「怕了」的姿態下,也隱藏著有所取捨的戰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