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 中國將如何打這場「關稅戰」?
今年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
8月20日,歐盟委員會向相關方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徵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並進行了小幅調整: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分別被加徵17.0%、19.3%和36.3%的關稅;對其他合作公司將徵收21.3%的關稅;對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將徵收36.3%的關稅;特斯拉(Tesla)作為中國出口商實施單獨關稅稅率,現階段定為9%。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稅率是在歐盟現有的10%關稅基礎上加徵的。
歐盟擔憂,中國政府提供的高額補貼可能人為降低了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從而扭曲了市場競爭。他們擔心如果中國電動汽車不受限制地大量湧入歐洲市場,最終可能會將本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擠出市場。為改變這種因不公平補貼導致的市場扭曲,去年10月,歐盟啟動了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最終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價值鏈(BEV)接受了不公平的補貼,這可能對歐盟的電動汽車製造商造成經濟損害。
雖然德國、匈牙利等成員國對歐盟加徵關稅表示反對,但歐盟委員會的提議在10月4日的投票中獲得通過,這也意味着從下個月開始,這些關稅措施將正式實施,為期五年。中方堅決否認歐盟的指責,並表示要對歐盟的乳製品、白蘭地、豬肉和汽車行業徵收關稅。隨後,中歐雙方繼續展開磋商。
據中國商務部10月12日公告顯示,自9月20日以來,中歐雙方已經經過了8輪磋商,但是雙方之間依然存在重大分歧,中方協商代表團人員也已經從歐盟總部返回中國。此前,對於中國主動提出的對歐出口電動車最低限價3萬歐元的建議,歐盟也予以拒絕。10月9日,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曾公開表示,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歐貿易戰恐不可避免。
需要強調的是,歐洲是中國電動汽車的重要出口市場。因此,歐洲加徵關稅可能會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帶來重大影響。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出,即使僅加徵20%的關稅,中國對歐洲的電動汽車出口量也可能減少約25%。以2023年出口量50萬輛為例,預計將有12.5萬輛受到影響,導致約40億美元的貿易損失。有分析認為,歐盟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短期內出現下滑。考慮到2023/24年度中國約40%的電動汽車出口至歐洲,迅速調整出口路線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現在市場高度關注,中國將如何與歐盟打這場「關稅戰」?在安邦智庫(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看來,無非幾個選項:
(1)對等施加壓力。比如你打我的汽車,我也打你的汽車,行業類似、產品類似。這種方式是「針尖對麥芒」式的策略。但因歐洲國家中只有德國在中國有汽車工業的佈局,而且德國僅僅是歐盟的一個成員國之一,所以此舉可能會招致德國進一步從中國撤資。
(2)進行正式的貿易談判,這是常規做法。看看歐盟的條件,用實際路線圖來解決問題,也是可以考慮的。這種做法主要防止將貿易政治化。
(3)不對等反擊。考慮中歐關係與中美關係不同,中國不尋求與歐盟完全對等式的反擊,而是象徵性地選擇少數「軟肋」領域進行適度打擊。
(4)動員貿易組織來做工作,如各國商會組織,還有外交系統的努力,但他們不能將自己的工作全部簡化為施壓。
(5)汽車製造廠商要學會技術進步,不能總是用白菜價的銷售來做生意。汽車工業有自己的規律,既然遙遙領先,那就應該知道這些基本的市場規律。
(6)增加對外投資,拿到歐洲市場之後,增加對歐洲的投資,贏得更多的朋友和贊助者,這是必須的。自然,加徵的關稅也就土崩瓦解了。
(7)其他國家的繞行方式,在低成本但與歐洲政治正確有關的國家投資設廠,迴避開歐洲的稅收壓力。
這些都是正規的貿易戰反擊作法,也是全球幾百年來貿易歷史總結出來的經驗。在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看來,中國應該選擇第(3)種方式,即採用不對等反擊進行回擊。主要原因在於:第一,中歐關係與中美關係不同,中國在策略上應該一軟一硬——對歐洲軟,對美國硬。第二,選擇反擊領域,要避開中歐經濟關係密切的領域,特別是汽車行業。一方面,歐洲汽車巨頭都迅速對歐盟反補貼稅提出了批評,為中國汽車出口進行了道義辯護;另一方面,歐洲汽車巨頭在中國有很大的經濟利益,今後中國還需要它們繼續為中國遊說。
中國商務部6月舉行例行記者會,有媒體提問,據報道中國業界正遊說政府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請問商務部這是否屬實,如果是,這些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具體措施是什麼。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對此表示,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中國國內產業有權提出調查申請,維護正常市場競爭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對於國內產業提出申請,調查機關將依法進行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調查機關將啟動立案程序,依法對外披露和發布公告。
此外,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0月8日在官網以答記者問形式,回應對歐盟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等提問時表示,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並遵循世貿組織規則,中方當天依法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發言人透露,中方同時也正在研究提高進口大排量燃油車關稅等措施。
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認為,此處透露的訊息更多是,中國政府也將更傾向於採取不對等的反擊措施,針對歐盟的敏感領域,如豬肉等農產品出口進行精準的貿易反制。這既是向歐盟發出警告,同時也為中歐雙方未來談判提供有利籌碼,為進一步外交斡旋創造條件。
分析結論:
經過為期一年的反補貼調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已越發臨近,標誌着中歐貿易戰的開始。雖然歐盟此舉帶有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旨在壓制中國車企的競爭力,但中國車企仍需堅定不移地推進歐洲市場的開拓。在我們看來,中國應採取不對等的反制措施,選擇歐盟的關鍵敏感領域作為突破口。這不僅是對歐盟施壓的有效手段,也為未來的中歐談判增添籌碼,為進一步的外交斡旋創造有利條件。
本文轉載自安邦智庫2024年10月15日《每日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