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伊朗戰線遮掩了內塔尼亞胡的「加沙陰謀」?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以色列周邊的戰局依然是國際媒體每日追蹤關注的焦點。

只見黎、伊 不見加沙?

以軍入侵黎巴嫩後的戰情發展各方報道的主線--從以軍大量針對性地攻擊黎巴嫩醫療人員、以軍在黎南攻擊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再到以色列首次將攻擊範圍擴展到馬龍派基督徒地區,以至以色列自己無法有效抵禦真主黨的無人機攻擊,導致遠離邊境的軍事基地受襲、四名以軍死亡,皆是如此。

至於以色列對於10月1日伊朗大規模彈道導彈攻擊的潛在報復。大家等了兩周,也未見以色列有任何行動。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近日決定向以色列送出專防彈道導彈的薩德反導彈系統(THAAD),甚至派美軍人員直接在以色列境內操作薩德系統。雖然伊朗外長聲言保護人民沒有「紅線」,但薩德系統本身,以及美軍親駐以色列的事實,也讓人懷疑拜登是否要為以色列強硬報復伊朗壯膽,讓以色列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更加不用擔心伊朗的「反報復」。

不過,到10月14日,《華盛頓郵報》就獨家報導稱,內塔尼亞胡告訴拜登以色列只會攻擊伊朗的軍事目標,而非核設施或石油設施。布蘭特原油價格隨即應聲下跌。雖然內塔尼亞胡可信度甚低,但以色列對於報復伊朗的遲疑,加上美國大選的變數不定,都讓人感覺到內塔尼亞胡還沒有瘋狂到要跟伊朗「無限升級」雙方的軍事衝突。

圖為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生產的薩德導彈防衛系統(THAAD)。(洛歇馬丁公司網站圖片)

中國外長王毅14日深夜也分別跟以、伊兩國外長通話,似乎是做了幫以色列向伊朗中傳達重要訊息的工作(按:王毅「應約」同以外長談,但跟伊外長的通話卻沒有說是「應約」的)。在「和風輕吹」的背景下,如果以色列沒有什麼驚人行動,以伊衝突這一線有可能會逐漸冷淡下來。

那麼加沙呢?

即使如今以軍大舉投入黎巴嫩戰場,亦有報復伊朗決策過程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可是內塔尼亞胡政府其實正在加沙按步就班的落實新的行軍政策。

「將軍之計」與種族清洗

在以色列9月中以傳呼機集體爆炸的方式展開黎巴嫩攻勢之前,外界流傳以色列正在考慮將加沙北部變成「封閉軍事區域」,把所有平民都趕走,繼而預設所有在區內的人都是哈馬斯等組織的武裝份子,方便以軍在北部掃清掃來掃去也掃不清的哈馬斯,並對此地區落實斷糧斷水的圍城政策。此計劃被稱為「將軍之計」(Generals’ Plan),出自一位前國家安全顧問。

雖然以色列軍方10月13日表明並不是在執行此等計劃,但以軍的實際行動卻與這項計劃非常相似。10月以來,聯合國已無法把糧食等人道物資送進北加沙,讓人不得不懷疑內塔尼亞胡政府又再以饑餓作為戰爭手段去把據估計人數約在40萬還留在北加沙的平民趕走。以軍在10月初亦對北加沙開展了新一輪軍事行動,再次集中打擊傑巴利耶難民營(Jabalia,又譯賈巴利亞),並呼籲民眾撤離到南加沙海邊的馬瓦西(Al-Mawasi)--也即是以方聲稱的所謂「人道主義地區」。

10月6日,加沙民眾離開傑巴利耶難民營。(Reuters)

由於這種做法無異於對北加沙進行「種族清洗」,是反人道罪行,其執行手法也將構成戰爭罪行,內塔尼亞胡政府和以色列軍方當然不會公開承認他們正在執行此等政策。

不過,部份以色列媒體,以及多個以色列人權組織,都表明內塔尼亞胡政府正在暗中執行此計劃。以色列《新消息報》(Yedioth Ahronoth)10月11日已稱以軍在北加沙的行動可能是在以較小規模執行「將軍之計」。包括B’Tselem在內的四個以色列人權組織14日則呼籲國際社會阻止以色列將數以十萬計平民趕出北加沙,指出各國都有制止強制人口轉移罪行的責任。

正如本文前段所述,目前國際媒體的焦點都放在黎巴嫩戰場,又或者是以色列對於伊朗的潛在報復,對於加沙的關注度遠較以往為低。連有追蹤報道加沙戰況的媒體也只將重點放在以軍具體行動所造成的人道災難之上,而非其背後近乎「種族清洗」的戰爭計劃。內塔尼亞胡政府大概是看準了這個時機而決定低調執行這個極具爭議性的政策。

圖為2024年10月14日,馬龍派基督教徒聚居的黎巴嫩北部城鎮Aitou遭以軍空襲,造成多人死傷。(Reuters)

分割加沙與「西岸化」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內塔尼亞胡對於未來加沙的部署已變得愈來愈明顯。他一直否定由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來接管加沙的做法。他也知道阿拉伯國家不會冒險出兵來管理加沙。他亦明白以色列如果真的要把加沙管治起來,成本極高。

對內塔尼亞胡而言,唯一的出路大概就是類似以色列前總理夏隆(Ariel Sharon)的五指政策,將加沙分割成好幾個互不相通的地區,以軍守住加沙的對外陸路和水路邊界,也守住分割這幾個不同地區的通道,卻不直接接管加沙的民生。

此前,以軍已經在加沙與以色列的圍牆地帶拆毀建築物、建造緩衝地帶。本年中奪得南部城市拉法(Rafah)之後,加沙和埃及接壤的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也落入了以軍控制,整個加沙的進出都全面由以軍操控在手。

9月4日,內塔尼亞胡解說控制費城走廊的必要性。(Reuters)

另一方面,以軍在北部加沙城以南建立了將加沙城和加沙南部其他地區分割開來、闊兩公里、長六公里的內特扎里姆走廊(Netzarim Corridor)。

根據一些分析,以軍也正計劃建立另一條分割加沙的走廊,位置是在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以北、中部城市代爾拜拉赫(Deir Al-Balah)以南,用以色列境內直面該走廊的村莊基蘇菲姆(Kissufim)命名(按:2004年以色列撤出加沙之前亦曾嘗試建立此走廊)。

將加沙對外和內部交通都操控在手之後,以色列就能夠任意清掃他們眼中的哈馬斯餘眾,並阻止哈馬斯人員在加沙自由往來重新組織起來。這種情況發展下來,很可能會將加沙變成像今天的西岸一般--西岸巴勒斯坦人互相割裂、不經過以色列的檢查站並不能自由來往。

正在建設中的內特扎里姆走廊一處。(Wikimedia Commons)

從較「樂觀」的角度來看,加沙將會變成沒有猶太定居點的另一個「西岸」--無論未來在地管理加沙人民生事務的是誰。

從「悲觀」的角度來看,內塔尼亞胡更可能有意在加沙試行全面的「種族清洗」政策。如果加沙長期處於今天的「無政府狀態」,民眾只能靠外來人道接濟生存,每天都可能會變成以軍「反哈馬斯」軍事行動的受害者,看不到未來會有任何轉變的希望。在情在理,「離開」大概就是最終不能避免的選擇。此時,以色列也許就會像其極右政客所主張的一般重新殖民加沙。

雖然內塔尼亞胡一直否定重新殖民加沙的主張,但人們在他身上卻看到他父親那一種「修正派錫安主義」(Revisionist Zionism)的影子--反對猶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混居,主張用堅不可破的「鐵牆」將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分割起來,甚至希望建成所謂的「大以色列」,不只要吃掉加沙和西岸這些約旦河以西的巴勒斯坦土地,還要把約旦河以東的約旦國也吞併下來。

當然,政治現實決定了「大以色列」難以成事。不過,以色列今天在加沙所做的看起來確實愈來愈像是吞併加沙陰謀的第一步。